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河南省林业生态建设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森林资源总量、林业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等角度,总结了近年来河南省林业生态建设的成就及不足,分析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林业生态建设模式,提出了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地造林树种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退耕还林,是我国当前为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国土的一项重大决策。为使退耕还林农户获取较高经济收益,“稳得住”退耕还林土地,其关键在于退耕还林地造林树种的正确选择。为获得发展山区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效益,退耕还林地的造林树种选择,应遵循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优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按不同效益区划选择树种、多种乔灌草植物相结合、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庇护场所的6项原则。从利用花、果实、种子、芽、枝叶为主获取经济效益,而不以砍伐树干,取根获得效益出发,提出了青剌尖等30余种树种供云南的退耕还林地作造林树种选择用。  相似文献   

3.
山地丘陵区林业生态建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国内外山地丘陵区林业生态建设研究状况作了综述,主要包括山地丘陵区森林立地类型划分、山地丘陵区森林空间配置结构及功能、山地丘陵区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以及山地丘陵区森林经营管理研究,并指出了山地丘陵区林业生态建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问题与退耕还林技术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和经营条件分析,提出适合金沙江流域不同海拔和立地条件的退耕还林的技术模式,论述了经济林模式、生态林模式、用材林模式和林草混交立体模式的适用立地条件、造林树种、经营技术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冀北地区围场县落叶松人工林的调查,从落叶松的林龄结构、落叶松采伐的经济效益、落叶松适生的立地条件及提前主伐利用对非公有制林业的激励等方面,论述了冀北地区华北落叶松提前主伐利用在促进林业发展、发挥生态作用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重建是极为重要的,不但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能产生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的造林绿化事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加快实现生态省的建设步伐,有必要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加大造林绿化林草经营的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7.
对景德镇市公益林立木经济价值及固碳、制氧、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量等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估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海盐县生态公益林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盐县位于浙江省北部的杭嘉湖平原,现有林业用地5741hm^2,活立木蓄积量411308m^3,生态公益林建设面积2063hm^3,存在着生态公益林面积总量不足、林种树种结构不合理、林分质量和生态效益低等问题,必须通过抓好现有林分的改造提高,以绿色通道工程等大工程建设和建立、完善保障体系等措施促进生态公益林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艳波 《绿色科技》2021,(7):122-123
指出了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负有重大的使命和光荣的任务。林业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针对榆林市林业发展的现状,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个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思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详细调查分析红松种子采集,回收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果断地做出了走“政企齐抓共管”的路子,实施了“四早、六宣传、三勤”等有效措施,做到了“组织落实到位、宣传力度到位、督促检查到位”,实现了种子运输管理程序化,回收种子质量优良化的工作目标,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