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经营实践,阐述了丹凤县林区森林资源现状的存在问题,提出了森林经营的具体对策,总结出森林抚育方法(包括抚育对象的确定,抚育须采用的割灌除草、定株抚育、补植等措施),尤其是详细阐述了抚育间伐中确定公益林抚育间伐强度的方法,分别提出了依据林龄、林分平均木树冠面积和优势木平均高确定间伐强度3种方法,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抚育间伐对北京山区油松林乔木层碳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抚育间伐对30 a生油松人工林的影响,以林木分级为基础,以弱度、中度、强度和对照4种间伐强度对油松林进行间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处理对其生长以及碳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中度间伐有益于油松林分生长和碳储量提高,该研究为人工林抚育间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康森 《花卉》2019,(2):237-237
本文主要对人工落叶松抚育间伐木对象进行了简单的研究,确定了开始期间、间隔期限、结束期间、抚育间伐木的强度等因素,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样地设置调查和复测,分析了抚育间伐对小陇山林区华山松林木胸径、树高的生长和材积的影响,探讨了华山松人工林的间伐强度、间伐开始期、间隔期等间伐技术。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强度对华山松平均胸径生长影响极显著,对华山松树高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对测试林分林龄20年时首次间伐基本适宜,第2次抚育间伐林龄为30年;首次间伐林分保留密度宜为2700株/hm~2,根据结论推算与实际情况,华山松人工造林初植适宜密度为4500株/hm~2。  相似文献   

5.
抚育间伐是人工林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以利川地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的地形条件设置对照、轻度、中度和强度4种不同抚育间伐处理水平的8块样地,对间伐前和间伐5年马尾松人工林生长情况开展调查,结果表明,抚育间伐促进了马尾松胸径的生长、提高了马尾松种群的物种丰富度,各种多样性指数随着间伐水平的变化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孙光 《花卉》2021,(2):215-216
抚育间伐是森林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精准提高森林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在森林抚育的过程中出现了超量砍伐和低量采伐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林木的采伐成本,而且也使森林达不到理想的抚育目的。本文在阐述森林抚育间伐重要性的基础上,立足当前森林抚育间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对森林抚育间伐的认识、资金扶持、政策支持、理论掌握情况,森林抚育间伐时间、强度,以及采伐木的选择、伐除、清理等几个方面就森林抚育间伐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落叶松人工商品林间伐抚育作业的意义和影响,探讨落叶松人工商品林抚育作业的原则和规划要求,包括实际考察、控制抚育强度和加强管理工作等,进一步提高林区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抚育间伐是森林培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林分质量的重要措施。在森林培育过程中,充分落实抚育间伐操作,不仅可以维持生态平衡,还能推动森林经营可持续发展。以师宗县地区为例来探究森林抚育间伐问题与对策,介绍了师宗县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森林植被特点,明确师宗县森林抚育间伐的意义。森林抚育间伐包括明确对象、时间、强度以及方法等技术要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当前师宗县森林抚育间伐常见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师宗县森林抚育间伐过程中需要强化认识,坚持科学理念;提升大径出材率,缩短林木培育期;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森林抚育间伐中坚持科学性、适时性以及适量性原则,以提升森林质量,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张海平 《现代园艺》2024,(5):64-65+68
抚育间伐是林场经营的重要方式,为了比较抚育间伐后林木生长的变化情况,以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区的东葫芦林场油松为研究对象,以3500株/hm2为对照样地,分别进行10%(T10)、20%(T20)、30%(T30)、40%(T40)4种不同强度的间伐,对间伐后1年和3年的油松林木生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间伐有助于油松林木的生长,随间伐强度增加,油松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均呈现逐渐变大的趋势。但胸径、冠幅、单株材积三者在一定间伐强度范围内,才有利于生长,并不是强度越大越好。而单位面积蓄积量在间伐后初期内,不会有增加,究其原因,是间伐后油松林木数量减少造成的,因此,应选择最适宜的间伐强度,以平衡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蓄积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抚育间伐对蒙古栎林结构特征的影响,以塞罕坝机械林场的蒙古栎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抚育间伐对林分的直径分布、树高分布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前后林木直径和树高分布均服从于Weibull分布,间伐后小径级林木所占比例明显减小,中大径级比例明显增加;抚育间伐前后,蒙古栎林在多数尺度上都表现为集群分布,但抚育间伐后其聚集程度明显下降;取样大小对蒙古栎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影响,随取样面积的增大,蒙古栎林的聚集程度逐渐下降,逐渐向随机分布转化。综上,抚育间伐使蒙古栎林的林分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结构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抚育间伐对我国森林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如何利用抚育间伐促进森林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花卉》2020,(4)
中幼林抚育是造林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抚育技术应用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林业树木生长的健康性,进而关系到林业建设的成功率。杨树是我国一种较为常见的树种,在当前我国杨树中幼林抚育工作实践中,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抚育效果还不够理想,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为保证杨树中幼林抚育工作的开展质量,本文将针对杨树中幼林抚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抚育管理技术的要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华山松是松科松属中的常绿乔木树种,此类树种原产地在中国。华山松自身木质良好,同时育苗过程相对容易,因此在中国西部地区得到了广泛种植,在恢复植被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而华山松人工林的间伐工作也相应成为新时代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华山松人工林间伐情况为依据,分析了抚育间伐对林分生长特性的影响、抚育间伐对天然更新特性的影响、抚育间伐对植物多样性特性的影响等,以期为同行业人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天然次生林生长演替规律,生态功能退化程度,采取不同类型保育和适应性经营、抚育性采伐等基础理论。实现林分的现状和经营历史多种多样,在抚育作业前进行林分调查,了解和掌握林分的生长发育状态、期望生长及培育的目标,获得中间收入的期望等,确定采取的间伐方法和间伐量(强度),制定和设计相应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15.
王钦钧 《花卉》2019,(2):235-235
针对现阶段山西落叶松成长情况,结合近年来城市发展对落叶松提出的要求,明确新时代下抚育间伐技术的应用特点,深层探索落叶松抚育间伐技术及相关问题,以此为构建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围绕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分析,以便对抚育间伐的各技术指标进行确定。在本文中,提出了在林木生长的不同阶段,需要采取与间伐强度有关的方法,并且还引入了三角形选树方法,以促使林分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人工林空间。  相似文献   

17.
刘杰 《花卉》2020,(18):213-214
本文基于对森林培育过程的简单了解,阐述了在森林培育过程中森林抚育间伐能够维持生态环境,保证森林结构的稳定性和合理性等重要意义,提出了设立抚育间伐的评价体系、实行伐育并存政策等有效措施,进一步保证了抚育间伐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为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对于吉林省地区的森林生长具有重要作用,而抚育间伐作为影响落叶松生长的主要干预措施,主要是指通过对林内环境的改善和调节,从而创造一个适宜落叶松生长的环境。合理的抚育间伐设置对于落叶松的有效生长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结合吉林省落叶松人工林实际生长情况,针对抚育间伐对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9.
李彦芳 《花卉》2019,(10):237-237
抚育间伐是森林培育的重点工作。以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对森林培育提出的要求,明确日益提高的社会公众环保意识,认识到森林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抚育间伐作为森林管护工作的重要措施,在了解了太岳山林区森林培育工作情况的基础上,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各地森林培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朱建刚 《现代园艺》2011,(17):31-32
抚育间伐是培育森林的一项重要手段,其作用在于直接地调整林分密度,加速林木生长,缩短成材期,改善森林卫生状况,提高林木的质量,增强林分的抗逆性,且可获得间伐木材,提前获得经济收益。因此,实施抚育间伐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