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廖松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225-226,239
在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绿色壁垒"已成为现行贸易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这种以绿色壁垒新形式而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给当前国际贸易增添了一道新的难题。绿色壁垒因自身的特性,使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壮大自身经济实力和扩大对外贸易过程中面临着新的困境。通过对我国农产品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剖析,在分析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的基础上,得出相关对策与措施,从而有效地突破绿色壁垒,进一步发展和扩大我国的农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2.
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绿色壁垒的主要内容和形式,阐述了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提出了我国跨越绿色壁垒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以后,绿色壁垒成为我国农产品贸易的主要障碍。针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面临的严峻现状,本文应用战略管理中SWOT方法,分析中国农产品贸易在绿色壁垒条件下的环境因素和资源因素,特别是农产品自身的成本较高,质量安全以及产生的环境信誉问题,从而提出应对绿色壁垒的农产品贸易战略策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使绿色壁垒的实施找到了合理理由。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资源为主题的绿色壁垒已成为新的国际焦点。目前,我国已有多种产品(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因遭遇绿色壁垒而损失惨重。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份额的很大比重,所以,怎样突破别国针对农产品方面的绿色壁垒同时建立本国的绿色壁垒,以及如何积极利用绿色壁垒的双重效应,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我国也正倡导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因此也理应顺应时代潮流,合理发挥绿色壁垒在各个领域的正效应,实现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我国农产品出口不断遭遇国外的绿色壁垒 ,本文从绿色壁垒的种类和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入手 ,提出了农产品跨越绿色壁垒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
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研究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了突破绿色壁垒对策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出口在我国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国出口农产品频繁遭遇绿色壁垒的困扰。开发农产品地理标志不仅可以提高出口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还能有效突破绿色壁垒。  相似文献   

8.
打破“绿色壁垒”的根本性措施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但在复杂的国际贸易中进口国筑起“绿色壁垒”的主要因素并不主要是质量问题。记者最近在山东、江苏、浙江等农产品出口大省采访发现,当地一些政府、企业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多种“另类”渠道,突破“绿色壁垒”,成功地将农产品打出国门。 ——“生的”不行,搞“熟的”。山东省农业厅有关人员说,我国不少农产品确实因质量问题被进口国拒之门外,但近年来,西方主要进口国却因为我国低廉的农产品冲击了本国农民的利益,而从贸易保护主义角度出发,对我国农产品挑三拣四。一些进口国当国内市场需求旺盛时,就对我国农产品大开“绿灯”,当国内市场供大于求时,就利用其先进的检测手段找理由阻止我国农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9.
打破“绿色壁垒”的根本性措施是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但在复杂的国际贸易中,有时进口国筑起“绿色壁垒”的主要因素并不是简单的质量问题。记者最近在山东、江苏、浙江等农产品出口大省采访发现,当地一些政府、出口企业在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积极采取多种“另类”渠道,突破“绿色壁垒”,成功地将农产品打出国门。“生的”不行,搞“熟的”山东省农业厅对外合作处副处长杨鲁勇说,我国确有一些农产品因质量问题被进口国拒之门外,但近年西方主要进口国却因为我国低廉的农产品冲击了本国农民的利益,而从贸易保护主义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10.
冲破绿色壁垒开拓国际农产品市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中面临的绿色壁垒,分析了我国发展绿色食品的优越条件,提出了冲破绿色壁垒,开拓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战略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产品出口中的绿色壁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产品出口多次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冲击,部分农产品出口量锐减或完全丧失出口市场,严苛的技术标准、繁杂的检测项目和程序以及绿色认证制度是中国农产品遭受的主要冲击,文章通过对绿色壁垒不利影响的分析,总结了中国农产品出口之所以受制于绿色壁垒的原因,并提出了中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政策措施,指出在进行标准和认证制度建设的同时,更要重视其落实实施,希望有助于促进中国农产品破除绿色壁垒扩大出口。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陆农产品出口台湾地区的变动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定量分析了1992-2002年我国大陆农产品出口台湾地区的竞争效应、商品构成效应和市场规模效应构成。结果表明,大陆对台湾农产品出口贸易中,主要产品类型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草药等一些特定产品领域;竞争效应是大陆农产品对台湾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贸易顺差产生的关键因素;市场规模效应和商品构成效应对大陆农产品出口的增加起到了逆向作用,其中对台湾需求较高的农产品出口较少是造成商品构成效应不明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运用CMS模型分析了云南省2001~2010年农产品出口增加的成因,结果表明,世界农产品进口规模的扩大、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以及产品出口结构适应世界进口需求结构的变化是推动云南省农产品出口增加的主要因素,而且近几年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成为云南省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从分类产品上看,较强的出口竞争力促进植物性产品和饮料、烟草等产品的出口,而较弱的出口竞争力以及不合理的出口结构阻碍了动物性产品和动植物油脂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14.
李艳君 《农业展望》2013,9(1):60-64
2012年1—10月,中国农产品进口额和出口额分别为922.5亿美元和506.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7%和4.5%。进出口增势减缓,出口呈低速增长,进口仍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主要出口市场明显萎缩,多数农产品出口量减价升,粮食、食糖和棉花进口量激增。展望2013年,受世界经济低速增长、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因素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仍面临很大挑战。在国际粮价飙升的传导作用下,大宗农产品价格高位波动,国内部分农产品供求形势向好.进口快速增长势头将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5.
籍丹宁  曲丽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2):221-223,234
通过分析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总量和结构特征,运用CMS模型实证分析中国对俄农产品出口变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一阶段(2008—2013年),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是增长效应;第二阶段(2014—2016年),综合竞争力效应是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增长效应和动态交叉效应起了明显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6.
范小杉  罗宏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2):205-207,210
该文运用能值分析法,并根据海关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情况,揭示了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类型、规模及其演变趋势,以期为农产品国际贸易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技术性贸易措施具有灵活性和隐蔽性的特点,进口国开始通过使用技术性贸易措施对进口产品执行严格标准,导致技术性贸易措施已成为仅次于汇率、关税的第三大贸易障碍,影响中国产品出口,而中国新疆农产品由于出口市场较集中,经济技术发展程度不高,更容易受到其负面影响,使出口企业蒙受损失,中国新疆农产品贸易受阻。本文基于中国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对中国新疆出口农产品遭遇技术性贸易措施情况和制约原因进行分析,由此针对中国新疆出口农产品提出有效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主要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杰  杨晓京  王娜斯  刘月  朱锐  王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007-7009
介绍了云南省特色农产品出口的总体情况,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考察了云南省主要出口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分析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伶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9):264-266
豆类是我国传统出口农产品,在我国农产品出口中占有一定地位;同时,我国现在又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的进口国。利用1996—2008年我国豆类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分析了我国豆类产品进出口贸易品种结构及其变化,分析了我国豆类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市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我国豆类贸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食品安全标准已经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运用扩展引力模型,使用面板数据分析了食品安全标准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内,食品安全标准抑制贸易,长期内则促进贸易。因此,应充分理解食品安全标准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潜在影响,短期内可开拓食品安全标准较宽松的市场,使出口市场多元化;长期内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