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每年的夏季都是猪肉消费淡季,但2015年的猪肉价格却一反常态。全国猪价如此迅猛的上涨似乎有些突然,但生猪养殖户对此已期待很久。在猪价迅速增长之前,养殖户经历了两年半时间的亏损煎熬,很多养殖户由于没有挺过猪价寒冬,现在只能看着猪价上涨而叹息。2015年上半年,生猪市场的起伏变化,让不少养殖户悲喜交加。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13,(8):34
已经困扰我国多年的猪周期魔咒再次来袭。近日,我国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导致养殖户抛售母猪,引发业内"猪价暴跌之后必有暴涨"的猜测。为什么会出现猪周期?为何养殖户不能进行逆猪周期养殖,扩大养殖规模能否摆脱猪周期魔咒?  相似文献   

3.
正6月,受终端消费不给力、养殖户压栏情绪严重等因素影响,生猪价格出现了回落。山东省畜牧协会生猪产销分会专家组组长周玉晓分析称,生猪价格出现回落是综合因素作用的暂时现象。终端消费不给力、养殖户压栏情绪严重及饲料粮价格开始反弹三大因素造成生猪价格回落。消费清淡,屠宰企业就会减少屠宰量,压缩成本,想尽一切办法压低收猪价格。周玉晓表示,猪价回落的空间不大,回落的时间不会延续太长,猪市产能紧张仍是主格调,生猪供应将延续偏紧局面,从整个产业链来看,2016年6~8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20,(16)
正近几年,以生猪养殖为代表的养殖业行情极度火热。全国各地的猪价不断上涨,生猪养殖户惜售情绪浓厚,导致猪价行情高涨。同时,养殖业政策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今年养殖行业遭遇巨大挑战。后疫情时代,未来养殖业将如何发展?生猪养殖业绩大增今年上半年,生猪销售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生猪养殖业的盈利均值大幅高于去年同  相似文献   

5.
夏道伦 《吉林农业》2006,(11):25-25
自2006年7月下旬以来,猪、禽价格上扬:市场回升速度加快,猪价、鸡价、蛋价上涨幅度超过以往,分析猪价上涨的原因有三。一是自2005年10月份以来,猪价持续下跌。养猪进入亏损阶段,规模养猪场压缩饲养规模,农民散养户纷纷停养或转向其他行业。母猪、仔猪、肉猪养殖数量大幅度减少。二是随着夏季高温季节的到来,养殖户纷纷抢在五月端午节前后出栏肉猪,从而导致7月份以后的商品猪出栏数量相对减少。三是入夏以来,猪流感、猪瘟、猪附红细胞体病等猪病在一些地方流行,导致生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生猪的疾病流行进一步加剧了商品猪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因而,下半年生猪价格回升是其必然趋势。但也会出现小幅度振荡,年底以及2007年年初猪价将进入高峰期。  相似文献   

6.
正安徽是我国养猪大省,年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的8%以上,位于皖北平原的蒙城县是安徽省生猪调出大县,生猪养殖也是该县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近年来,特别是每到临近年关,猪价走势持续走低。笔者经过深入基层调查,发现原因主要是猪群流感爆发,猪肉品质降低,再加上外界因素影响,导致猪价下跌,严重影响生猪养殖户的积极性,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动物诊疗临床经验,浅析猪流行性感冒对  相似文献   

7.
<正>近期,随着生猪行情的持续回暖,养殖户的补栏积极性越来越高。虽然仔猪价格较高,但是依然抵挡不住大家看好后市的信心。如果现在进行补栏,出栏期正好在春节期间。专家表示,今年三、四季度将是猪价明显上涨的阶段,尤其是到了第四季度,猪价预期非常可观。不少养殖户都计划现在补栏以求在春节前抓住高价时机,但依然建议大家理性布局春节期间的产能结构,因为生猪价格依然会延续温和上涨态势,即便在  相似文献   

8.
陈艳丽 《农业展望》2014,(3):25-29,33
2011—2012年,养猪业产能急剧扩张,2012年产能过剩局面在2013年全面显现。2013年春节后国内猪价3个月下跌近三成,创2010年8月中旬以来最低水平。受政府收储、养殖户惜售等影响,生猪淡季供应量出现阶段性减少,猪价"淡季不淡",中秋节连续上涨回升三成。节后猪肉供应充足,需求反弹力度有限,猪市承压弱势波动。2013年11月中旬开始为期1个月的阶段性小幅攀升,12月下旬,由于疫情导致恐慌性抛售,屠宰企业压价等导致出栏量大且集中,猪肉投放轮库、暖冬推迟腊肉制作、需求高峰时间缩短等导致生猪价格开始暴跌,并一直持续至春节后,10年来首次出现旺季亏损。猪价短期反弹无力,2014年或迎上行周期。随着生猪饲养方式的不断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步伐逐步加快,生猪养殖已进入微利时代。  相似文献   

9.
一、2013年1~5月(上半年)国内生猪市场总体特点2013年1月初,全国生猪市场表现格外抢眼。猪价在1月初起突然发力,半个月内,猪价上涨高达每公斤2元多,全国猪价在1月中旬时高达17.7元/公斤。猪价涨幅明显超出预期,部分养殖户惜售心理增强,养殖户普遍押栏,这也为1月下旬猪价的快速下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2014年上半年中国生猪市场特点,指出稳定生猪生产、维护养猪户利益并且平衡消费者与养殖户的利益是当前生猪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现实情况是养猪亏损、消费者亦未感觉到猪肉价格的便宜,而市场并不具备支持猪价持续上涨的条件,因为生猪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并未发生根本改观;猪价震荡下滑,养殖户在心理上需要理性谨慎;目前猪肉消费量已经落入年后的第2个低谷。预计下半年猪价将步入恢复性上涨通道。  相似文献   

11.
日前,随着养殖户压栏情绪高涨,部分地区生猪价格出现微幅上涨态势。专家认为,这是屠宰企业碍于养殖户的压栏行为,不得不适当上调一些猪价以满足自己的收购需求。但是尽管有以上行为出现,猪价的下行风险依然存在。市场消费低迷,猪价受此牵制据屠宰场和肉菜市场反馈,受制于节后肉类消费整体恢复过于缓慢,3月中旬猪肉鲜品和冻品销售困难,屠宰场冻品销售较春节前下降60%以  相似文献   

12.
<正>眼下,马上就要进入冬季,也到了传统的生猪消费旺季,但纵观整个市场,猪价仍然处于弱势下滑的态势。这让养殖户们陷入了出栏与压栏的两难境地,再加上2013年年底以来"猪周期"的不够规律运行,养殖户一时摸不着头脑。猪价在频繁波动中出现持续下跌2014年以来,尽管一些地方在短时间内可能出现生猪价格环比上涨情形,但总体上全国生猪出栏价格呈现出持续下跌的态势。一般来说,每年的生猪市场季节性波动呈现为节假日价位相对较高的特征,但是,2015年春节例外。这除了受到生猪生产能力相对  相似文献   

13.
从今年2月份以来,一降再降的生猪价格对养殖户来说无疑是场恶梦,大部分地区的猪价已降至近几年来的最低点,降幅达到了10%,跌破了5.5:1的盈亏平衡点。生猪平均价格为每千克5.4元-5.6元,养殖户每出栏一头育肥猪,至少要亏损50元-80元。许多地方出现了杀母猪、卖猪场的情况。猪还能不能养,猪价低迷状况要持续到何时,在这段低迷时期我们怎么去做?这些成了养殖户目前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期,生猪价格的连续回落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该如何认识此番猪价回落,生猪价格的下滑对生猪养殖盈利水平的影响?面对市场行情的改变,养殖户又应当如何应对?本期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部生猪监测预警分析师朱增勇和褚衍章对近期猪价的变动和未来走势进行解读,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进入7月份,生猪市场行情并没有受猪肉消费萎靡影响,7月中旬,生猪价格迎来继5月份猪价暴涨之后的第二次上涨,导致这次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上猪源减少,屠宰企业收购生猪不畅,猪价被迫抬高。受阶段性供应短缺影响,预计短期内猪价或仍有上涨空间。据农业部数据显示,市场上能繁母猪量从今年年初以来,在不断在减少,而母猪存栏量的下降对生猪出栏及供应的影响周期为9~10个月,供应量真正开始减少应该是在8、9月,这2个月随着猪源不断减少和养殖户的惜售,生猪价格仍有上涨空间。9月后,随着大院校陆续开学,中秋、国庆两大节日及秋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多家分析机构纷纷预测,猪价拐点可能出现在6~7月,大幅上涨可能出现在7~8月,年底最高点上限16元/千克。预测"拐点"要以市场供需为基点,以母猪存栏为量化指标,猪价"拐点"到来的时机仍需观察。当前养殖户的心理一是养殖户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近年来,互联网迅速发展,打破之前信息不对称的局面。现在,20~50头的小散户都开始分析行情了,通过网站、论坛、人脉关系,对生猪市场行情、后续走向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养殖户们心理都有底了,  相似文献   

17.
虞华  虞丽娜 《农业展望》2013,(12):22-24
“十一”黄金周过后终端消费重现疲态,肉类需求平淡,全国各地生猪屠宰企业的收购力度明显减弱,加之市场流通领域的猪肉供应仍然较为充裕,致使猪市承压弱势波动。虽然屠宰企业不断压低生猪出栏价,但养殖户能适时调整生猪出栏量,未见到明显压栏情况;虽然各地生猪行情盘整不断,但全国猪市保持弱势维稳之势。未来一段时间,猪源相对充足,生猪市场整体供应量仍然较大,生猪价格不会出现明显的起伏,猪价在震荡徘徊一个时期后,随着猪肉消费需求的增加,生猪价格会出现一定的涨幅,或在年底进入上行通道,春节前可能是最高点。  相似文献   

18.
《农家参谋》2012,(12):31
虽然生猪价格在中秋、国庆"双节"前出现连续8周的上涨态势,但节后重拾跌势,不少养殖户仍挣扎在盈亏边缘。业内专家认为,虽然目前猪价相对较低,但母猪存栏量"不降反增",明年猪价难言大幅反弹。目前,应注重加强"反周期"调控稳定市场长期供给。生猪价格连续反弹后再现跌势猪价在经历去年9月份的高峰后,一路下跌,至今年5月中旬,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一度跌破14元/千克,  相似文献   

19.
陈艳丽 《农业展望》2013,(10):19-23
2012年9月~2013年8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几乎连续1年均维持在5000万头以上,生猪产能充足。2013年春节后国内猪价一路下滑,3个月下跌近三成,创2010年8月中旬以来最低水平。受政府收储等影响,猪价5.6月反弹。夏季持续高温天气、养殖户惜售等导致生猪供应量出现阶段性减少,全国猪价“淡季不淡”,至中秋节,价格连续上涨回升三成。中秋节、国庆节期间,市场流通领域猪肉(鲜猪肉和政府投放的冷冻储备肉)供应充足.而需求反弹力度有限,猪市承压弱势波动。随着生猪饲养方式的不断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步伐逐步加快,生猪养殖已进入微利时代,猪周期具有延长趋势。随着节后生猪供应量减少以及需求旺季到来,如果没有重大疫情扰乱市场供应,至2014年春节前的数月,可能会出现连续震荡上涨,但总体稳定,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20.
《农家顾问》2012,(8):10
2012年持续下滑的猪价和上涨的成本形成鲜明的对比,生猪养殖户处于普遍亏损状态。下半年猪价走势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①当前华中、西南产区大体重肉猪待售量仍然较为充足,短期生猪供给量难以迅速减少,因此华中、西南区域猪价以平稳调整为主,需求小体重肉猪的华东、华南区域猪价有微涨空间,华北、东北区域也有望上涨。②2012年年初全国范围内发生了较为严重的仔猪腹泻疫情,导致对应6—8月份生猪出栏量会有所减少,因此预期7-9月全国范围猪价会有所上涨,但最高均价难以突破17,5元/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