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发展农业,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业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选取2000~2017年的中国农业总产值数据为例,研究了中国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选取中国农业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从业人数以及农业机械总动力作为解释变量,建立了解释变量与中国农业总产值的回归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必要的修正。引入农业税作为虚拟变量,对农业税取消是否对农业产值影响进行了检验。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中国农业总产值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回归分析法对1979~2009年影响我国农业产值变化的主要投入品要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农用化肥使用量对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变化有显著的贡献,农用机械总动力对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变化有正的但不显著的影响,农药使用量在短期而言可促进农业产值增加,但从长期看,农药的使用会导致农业产值下降,相反,农用塑料薄膜施用量对我国长期均衡农业生产总值则有显著的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根据1995~2013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及相关指标,主要运用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受灾面积、化肥使用量、机械用量的数据构建理论模型,通过计量经济学分析模型,从而了解影响中国农业总产值的主要因素,并根据模型的分析结果提出对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1990—2017年福建省农业产值、农膜使用量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两变量之间的短期动态波动与长期均衡关系,对福建农业产值与农膜使用量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并构建了其短期动态特征的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农业产值与农膜使用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农业产值是农膜使用量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即农业产值的变化会引起农膜使用量的同向波动。最后,围绕福建农业未来发展从农业产值和农膜使用量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以生命周期评价(LCA)为基础,选取农业能耗状况(化肥、农药、农膜施用强度)、农业生产低碳绩效(碳生产力、财政支农强度、农业碳排放效率)等评价指标,运用趋势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分析安徽省低碳农业发展现状,并对低碳农业中化肥、农药、农膜使用量等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4年安徽省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农膜等碳排放源的排放强度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碳生产力逐年良性发展,农业碳排放效率逐年提高,农业碳排放总体呈正平衡状态。各因素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化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农膜施用量、农用柴油使用量,其各自用量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就相应地分别增加1.36%、1.14%、-0.70%、0.49%。  相似文献   

6.
江苏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经济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正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1):2580-2581,2594
分析了农业现代化的涵义,指出了农业现代化对于江苏省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重要意义。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每公顷耕地施用化肥和农用柴油使用量是影响江苏农业经济的主要因素,农业总产值的增长对每公顷耕地施用化肥依赖程度最高。并指出江苏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应当走环保高效、能源节约的农业,并积极推进现代集约化技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7.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对1996-2008年浙江省农业经济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业内部各产业与农业总产值的关联度排序为:种植业>牧业>渔业>林业;农业生产资料与农业总产值的关联度排序为: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药使用量>化肥使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业劳动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总产值母函数与农用机械总动力、化肥使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子函数之间的灰色斜率关联分析模型,取2005-2011年间各指标数据,分析母函数与各子函数之间的灰色斜率关联度,揭示各子函数对母函数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4个子函数因子中,农用机械总动力对地区农业总产值影响最大,表明良好的机械耕作条件和基础设施有利于提高农业产值.  相似文献   

9.
选取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药使用量、农用化肥施用资源投入指标,选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产出指标,通过DEA模型对甘肃循环农业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技术、政策以及农民本身的观念等存在一定的关系,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对中国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转型提出新要求、新目标与新路径。本文利用1978—2017年中国农业要素投入、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数据,分析了农业要素投入变化、农业产出变化和农民收入变化的趋势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耕地面积在1978—2017年出现了两次面积突增、3次面积下降的趋势。②中国农药使用量在1978—2017年经历了数量长期猛增,而后进入零增长、减量投入阶段。③中国农用薄膜使用量在1978—2017年经历了不断上涨,而后转入使用量低增长或零增长阶段。④中国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在1978—1995年经历了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加、1996—2003年化肥施用量走低、2004—2015年化肥施用量回涨、2016—2017年化肥施用量不变4个阶段。⑤中国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量、主要农产品单产和农民人均收入在1978—2017年实现了长期的增长,但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不同。基于此,本文提出要严格耕地资源保护、减量农业要素投入和发展先进农业技术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选取1991—2021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及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化肥施用量、受灾面积五个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通过Eviews软件对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于农业总产值的影响较为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收集2011年新疆14个地区农业投入的相关截面数据,选取六个农业投入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当年新疆地区农业总产值和对应的农业投入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找出对农业产值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研究发现:影响新疆地区农业总产值的因素主要有农业化肥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造林面积、乡村从业人员数等。最后针对这些显著因素提出相关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1996~201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及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和受灾面积的数据构建计量分析模型,运用计量经济软件对我国农业总产值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建立农业总产值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和受灾面积等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检验,从而得出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多变量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江西省1980~2006年的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VECM等方法对江西稻谷单产和农业现代化指标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肥、机械、用电量和旱涝保收比率均对稻谷产量增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稻谷生产增产作用不明显;每公顷耕地农业机械动力和旱涝保收面积比率对于稻谷单位产量增长的短期效应小于长期效应,而在短期内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大于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15.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岭东南旱作丘陵区的农业生产结构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建立多维动态模型,从而分析农业生产结构现状。结果表明:农业总体可以稳步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与农业总产值的关系最密切,对农业总产值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与种植业产值关系最密切,对种植业产值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构建农业总产值变化的宏观多因素模型,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灌溉面积、农业从业人员、政府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等7个变量,在不同的分位数水平下,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分位数水平下,农业总产值的各个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均有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毕节地区的化肥使用量变化与粮食产量变化情况,选取毕节地区2000—2014年的化肥用量和粮食产值数据,通过对毕节地区调查及查找相关资料,运用相关分析法对化肥的施用量变化与粮食产值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该地区化肥用量与粮食产量存在弱相关关系。期望本次研究能够为毕节合理有效利用化肥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化肥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其应用情况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有直接影响。通榆县是杂粮杂豆大县,近些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业效益的增加,化肥的使用量也随着农业收益增加呈上升趋势,致使现在农村的化肥使用量过大的现象普遍,针对这一问题,为了摸清当前我县化肥施用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农民的肥料使用水平,2015年我们在全县有代表的乡镇进行了化肥使用量情况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使用化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雯  罗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7049-17050,17053
选取我国1989~2009年的数据,对农业总产值与化肥施用量、农用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成灾面积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化肥施用量与成灾面积对农业产值具有显著影响,是影响"两型"农业建设的重要障碍;农用机械总动力与有效灌溉面积对农业产值的影响不显著。基于此,提出了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建议: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化肥科技化施用,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促进农村沼气的发展,开展农村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针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演变问题,开展农业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研究,验证农业经济增长与农用化肥使用量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方法】本文采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我国及31个省市1952到2007年间的化肥、人口、农业总产值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除少数省市外,我国和大部分省市的化肥投入量无论在人均还是总量上都与人均农业总产值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关系,且均已出现拐点并跨越峰值,说明我国化肥的投入量已出现整体的下降趋势。而部分出现倒U的省市化肥投入量还将持续增长一段时间。【结论】总的来说,我国化肥投入为增产手段的趋势已基本得到了扭转,人们消费行为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