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叶螨俗称大蜘蛛、大龙等,包括截形叶螨、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具有个体小,繁殖速度快的特点,对玉米的生长具有严重的危害。单株玉米寄生能够寄生成千上万的叶螨,会造成玉米大面积死亡,影响玉米的产量,因此,需要做好玉米叶螨预测预报,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石嘴山市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玉米已成为大宗优势作物。玉米叶螨随着玉米面积的增大,已成为玉米上的最主要常发性虫害,尤其是今年夏季高温干旱,玉米叶螨发生期提前、发生程度较往年严重。掌握2013年玉米叶螨发生防治情况,找出存在问题、提出防治建议,将对明年开展相关防治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叶螨属蜘蛛纲真螨目叶螨科,是玉米最主要害螨,虽然虫体很小,但极具暴发性和灾害性。随着制种玉米面积的扩大,叶螨在武威市制种玉米区的发生越来越普遍,1998年以来的10a间,制种玉米叶螨中度至中度偏重发生的年份达8a。一般发生年份减产10%~20%,严重发生时减产高达40%~50%,不仅严重地影响玉米的制种产量,而且对制种质量的影响也极大,因此制种企业和农民都很关注玉米田叶螨的防治问题。为此我们对武威市玉米制种区叶螨的主要种类、发生情况和暴发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外来制种玉米面积的扩大、品种的更换以及耕作制度的变化,玉米叶螨发生从轻到重,已成为玉米上的主要害虫,危害损失跃居玉米病虫害首位。现在伊犁地区各地已普遍发生玉米叶螨危害,制种玉米叶螨发生轻重,受气候条件、越冬基数、品种抗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防治时首先要考虑降低越冬基数,重点是适时化防。1农业防治  相似文献   

5.
0 引言 目前,乌苏市玉米主要病虫害有玉米黑粉病、丝黑穗病、地老虎、玉米螟、玉米叶螨等,其中发生严重的是玉米叶螨,成为乌苏市玉米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从2000年开始,玉米叶螨逐渐发展成为乌苏市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2006年干旱少雨,玉米叶螨大发生,危害十分严重.2007年气候异常,雨水偏多,发生较轻.2008年由于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玉米叶螨已基本被控制,呈中度发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夏季雨水偏少、气温偏高、有利于叶螨的发生。玉米田叶螨发生比较普遍,部分地块发生严重。掌握玉米叶螨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叶螨为害,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石河子地区玉米叶螨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叶螨是5种叶螨的混合发生种群。1991年在石河子和沙湾调查表明,其优势种群截形叶螨于4月中旬在杂草上出现,6月上中旬玉米长出毛叶时开始向玉米植株上迁移扩散,8月中旬种群数量达到高峰,9月中下旬转入土缝中以桔红色雌螨集结越冬。合理布局作物、选育抗虫品种及保护天敌,是综合防治玉米叶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1.4万hm 2左右,为害我县玉米的主要害螨为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和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近年来,由于干旱气候条件的影响,玉米害螨为害日趋严重,受害重的田块玉米叶片枯黄早衰,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明确玉米生长中期药剂防治害螨的效果,我们于2000年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介绍安徽省玉米叶螨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特点、危害特点,分析防治效果的限制因素,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为玉米叶螨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玉米叶螨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开展科技入户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叶螨在玉米田的危害性越来越大,而玉米属于高秆作物,大田药剂防治十分困难,下面就玉米叶螨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叶螨俗称红蜘蛛,近年来已成为玉米上的主要害虫,为害损失居玉米病虫害首位.为害同心县玉米的叶螨有两种,一种是二斑叶螨[Tetranychascinnabarinus(Boisduval)],一种是朱砂叶螨(Tetranychas urtricae Koch).由于其个体小,繁殖快、体表有蜡质层保护,防治困难,短期内就可以暴发成灾,给作物造成严重损失,受其为害,一般年份玉米损失率在15%左右,严重年份损失率在4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七八月份是玉米叶螨、水稻灰飞虱、棉铃虫、棉肓蝽发生危害盛期,抓住玉米叶螨、灰飞虱、棉铃虫、棉肓蝽危害盛期进行有效防治是确保玉米、水稻和棉花丰产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在宁夏,玉米叶螨以雌性成螨在土缝、树皮缝、落叶下越冬,6月中旬在玉米上始见,7月上旬出现害状,8月上中旬为螨量和危害的高峰期.玉米叶螨的发生危害程度与当年7-8月份的降雨直接有关,发生期内雨水频繁,日降雨量在15mm以上,可以抑制其发生.玉米产量损失率随单株平均三叶雌螨数、叶螨危害指数和单株平均枯叶数的增加而增大.以8.5%为玉米叶螨经济允许损失率水平,得玉米叶螨防治指标为单株平均三叶雌螨数(R)为153.22头;或叶螨危害指数(D)为44.90;或单株平均枯叶数为1.5.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玉米叶螨发生逐年加重,已成为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一、发生与危害玉米叶螨是一种繁殖能力强、虫口密度高、防治难度大、危害损失重的暴发性有害生物。在伊犁河谷因气候和地理方面的差异,年度之间、地区之间发生程度不同,一般年份中度发生,个别年份中度偏重发生。本地高温低湿、干旱少雨,有利于叶螨发生,玉米叶螨中度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扬黄灌区单种玉米田块玉米叶螨防治技术的调查研究、试验、示范,提出了处理玉米秸秆及残叶,选用抗螨(耐害)品种,规范种植模式,增施氮肥,适时化学防治(采用先进的超低容量烟雾机)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宁夏玉米叶螨发生危害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夏,玉米叶螨以雌性成螨在土缝、树皮缝、落叶下越冬,6月中旬在玉米上始见,7月上旬出现害状,8月上中旬为螨量和危害的高峰期。玉米叶螨的发生危害程度与当年7-8月份的降雨直接有关,发生期内雨水频繁,日降雨量在15mm以上,可以抑制其发生,玉米产量损失率随单株平均三叶雌螨数、叶螨危害指数和单株平均枯叶数的增加而增大,以8.5%为玉米叶螨经济允许损失率水平,得玉米叶螨防治指标为:单株平均三叶雌螨数(R)为153.22头;或叶螨危害指数(D)为44.90;或单株平均枯叶数为1.5。  相似文献   

17.
二斑叶螨为害玉米损失率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 ̄1999年,在二斑叶螨为害期对玉米产量损失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二斑叶螨螨量与产量损失成正相关(r=0.9951),回归方程Y=4.1886+0.3354X。防治指标。7月20日前平均单株玉米有叶螨22头。  相似文献   

18.
一、玉米叶螨 玉米叶螨包括多种类型,在我市主要发生的是截形叶螨和朱砂叶螨等种类,体色为红色和浅黄色。玉米叶螨寄主植物很多,主要有玉米、棉花、豆类、瓜类、  相似文献   

19.
新疆玉米害螨种类分布及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新疆玉米害螨种类、分布地区及为害状识别.采集的200多号标本中,已鉴定出为害玉米的螨类有7种.其中截形叶螨是新疆玉米叶螨的优势种类;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朱砂叶螨在北疆各地玉米田发生为害较普遍;冰草叶螨、敦蝗叶螨则在南疆玉米田发生较普遍,且为害也严重,而细突叶螨和玉米岩螨是首次在玉米上发现为害,属新疆的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20.
玉米红蜘蛛又称玉米叶螨,属株形纲,蜱瞒目、叶满科、是世界性的大害虫。我省玉米产区的主要危害种是截形叶螨和二斑叶螨,一般在干旱年份或干旱季节发生较重,玉米红蜘蛛对玉米产量的危害极大,减产幅度为15~50%,不但影响产量品质,且危害过的玉米茎叶不能作饲草,为此,必须对红蜘蛛的生活史与习性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再根据虫情发生规律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才能减轻危害,确保玉米丰产增收。一、红蜘蛛的生活史与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