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是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有效举措。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已取得一定成就,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创新意识有待加强。为更好地彰显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以志愿服务的现实状况和社会需求为基础,探索高校志愿服务创新意识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2.
志愿者是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宣传以提高社会对志愿者及其服务的认知度、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以协调志愿服务双方的关系,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以保证志愿服务的长效发展及采纳多种组织运行模式以满足志愿者和图书馆双方的需求等方面探讨了未来高校图书馆志愿服务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已经成为志愿服务队伍中的主力军。大学生志愿服务对社会的影响无处不在,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丰富志愿服务的内容,拓宽志愿服务领域,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质量,能够有效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志愿服务已成为我国社会的重要关注点,学生志愿人员是志愿服务工作的主要力量,为志愿服务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我国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开始的比较晚,在服务体系、服务理念等方面依然存在些许不足,因此需要建立高校服务综合体系、加大资金扶持、完善志愿者注册体系等来完善高校志愿服务。以志愿者服务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高校志愿服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其不足为高校志愿服务体系的完善路径提出了几点建议,期望可以为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是新时期学雷锋活动的深化和发展。在校大学生是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和生力军,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是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部分。文章回顾了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历史,总结了积淀的经验与发挥的作用,并在分析目前高校志愿服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特色专业志愿服务活动、完善志愿者选拔培训机制、注重志愿服务活动品牌打造、探索激励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利用新媒体构建志愿服务平台等促进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对学生健康发展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在维护社会核心稳定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就是只有高校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规划纳入到高校日常管理体系中,才能够促使大学生志愿服务得到长期稳定运行,为志愿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为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中国非常重视的工作之一,同时也为广州地区高校开展乡村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指明了方向,高校师生科普志愿服务活动能够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形式和方法,同时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进而更好地助力于乡村振兴发展。为进一步研究高校科普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现状,进一步探索有实效性的路径,本文借从化矮岭美丽乡村科普活动项目为例,对高校乡村振兴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意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的路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住宿书院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住宿书院制的学生管理工作以学生的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为双重目标,更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拉近学生与育人导师之间的距离,这有利于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但住宿书院制模式下的学生资助工作在制度层面、育人导师层面都存在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发挥住宿书院制的优势,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证制度,联合学校其他各个部门协同参与,利用校友资源等多方面共同促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志愿服务作为一种新的思政教育的载体,成为广大高校青年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总结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模式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以往"受众需求得不到满足,学生付出见不到实效"的志愿服务状况,提出构建由高校牵头,大学生志愿者与服务受众结对共建的双向互动、长效双赢的高校志愿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助力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切实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推手作用,必须推动高校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建设进程。高校志愿服务专业化涵盖了组织管理专业化、志愿者管理专业化、项目运营专业化、服务内容专业化、服务评价专业化等五个方面,根据专业化内涵对江苏省部分高校开展调研,结果表明高校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发展还存在着组织管理制度不完善、志愿者管理方法落后、服务内容非专业化、项目品牌意识薄弱,评价与反馈机制缺失等问题。反思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管理僵化,制约了组织内部制度的完善;空谈奉献,挫伤了志愿者参与积极性;调研不足,导致了志愿服务供需脱钩。文章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化的当今,多元化成为全球发展趋势。我国以"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发展的同时对青年的教育提出新要求。中国的教育必须立足时局,与国际同步,培养出优秀顶尖的人才,这使得传统的学院制教育模式受到挑战。国内高校逐渐开始实行书院制的教学模式,加强通识教育,建立现代书院制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终身学习与深度钻研的动力,建设世界一流人才。本文主要以H大学为例从书院制教育改革计划的内容、必要性、困境、路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学生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台湾"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和"全人教育"的理念,为内地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本文通过分析台湾书院制学生管理的特点,结合当前学生管理面临的困境,对创新学生管理的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从管理和技术的角度,应用到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领域,文章在知识管理的视角下对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构成要素展开重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5):280-283
社会责任感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探索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机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导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法和途径。通过界定志愿服务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以舟山D校"95后"大学生为对象,调查了解大学生志愿服务及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内在逻辑关系,提出构建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高校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机制的建议,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日常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着活动形式化、浮躁化、经费不足、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制约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公益性与利益补偿相结合的视角,借鉴市场经济理念,创新模式机制,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健康、持续发展,使志愿服务活动永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6.
青年志愿服务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对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又是高校培养学生的有力途径。为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纳入日常教育教学中,衡水学院创新工作方式,大胆实践,打造品牌志愿服务。本文将重点阐述衡水学院的志愿服务的工作创新经验,以期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开展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文献资料、经验总结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近年来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全面总结与梳理。结果表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有效促成了群众体育发展的社会化,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纽带与桥梁;多种形式与内容丰富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带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到群众体育发展中,科学健身与全民健身深入人心;单一化的志愿服务人群、间断性的活动开展、匮乏的群众体育健身实施、注重城市与农村滞后等问题也同时出现。建议坚持以人为本,全民参与的服务宗旨,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志愿服务群体,建立有效的常态志愿服务机制,依托高校体育专业与地方体育管理机构实施全民健身的可持续化与深入化。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356-358
了解社会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其效果及影响因素。为学校发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依据。采用网络问卷形式,随机选取某本科院校12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社会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显著影响,影响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政治面貌、所在年级、是否担任过班干部、参加志愿服务的情感、对志愿服务的了解程度、参加志愿服务的次数、参加志愿服务培训的次数等。社会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应着重从增加大学生服务机会、完善岗前培训教育、加强志愿服务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兴趣、培养志愿服务情感等方面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现已成为高校开展党员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党员作为青年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其思想境界、精神面貌以及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影响着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本文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探讨了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展生活化的志愿服务、网络化的志愿服务和专业化的志愿服务,以培养大学生党员的服务精神、理性精神和专业素养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品牌和成果,是尽己所长、奉献爱心、助人为乐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与国际接轨的对于有特殊困难的社会成员施与人道主义关怀的有效载体。我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大学生群体中的先知先行者为代表,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和精诚奉献,锻造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品牌,彰显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色,涌流出大学生志愿服务行动对于满足社会需要的活力和价值。在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点赞的同时,有必要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特色展开分析,以利于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规范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