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关于果桑品种选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果桑品种选育研究,在多年进行果桑品种选育的基础上,结合他人已有的研究,分析与果桑品种选育密切相关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如下建议:以桑椹产量高、品质优及抗菌核病为果桑育种目标;以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果桑品种"粤椹大10"为对照品种;重视果桑资源的搜集和评价;在选育方法上,以常规育种为主,采用杂交技术和诱变技术相结合可提高选育效率;应把果桑作为一种果树来对待,并以专用型果桑品种的选育研究为重点,加快果桑新品种的育成,促进桑椹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4个果桑品种在广西龙州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从广西钦州市引进台湾长果桑、台湾四季果桑、大十、本地小叶果桑4个果桑品种,在广西龙州县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台湾长果桑和台湾四季果桑性状稳定,品质较佳,结果早,丰产性较好,适应性强,适合在广西龙州地区种植;大十果实酸甜可口,但产量不高,可作为果叶两用品种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0年,从广西钦州市引进台湾长果桑、台湾四季果桑、大十、本地小叶果桑4个果桑品种,在广西龙州县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台湾长果桑和台湾四季果桑性状稳定,品质较佳,结果早,丰产性较好,适应性强,适合在广西龙州地区种植;大十果实酸甜可口,但产量不高,可作为果叶两用品种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为丰富果树品种多样性,弥补园区早期产品空缺,增加游客采摘乐趣,2011年合肥桃蹊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从浙江引进白玉王、韩国大白珍珠、无籽大十、四季果桑、台湾长果桑等鲜食果桑品种共计20 000余株,种植在三十岗乡汪堰村。现将果桑在合肥地区的品种选择与建园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16个果桑品种在临海的引种试验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临海气候环境的优质果桑品种,引进红果2号、胖果1号等16个品种,与主栽品种"大十"进行对比,从物候期、果实品质性状、产量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及分析。结果表明:"大十"产量高、品质优,尚未发现可全面替代该品种的品种;云果1号表现较优,产量高于"大十",可适量进行推广;日本甜葚、北方红作为晚熟品种可适量种植,以延长鲜果供应期;滇缅、台湾果桑46c019、台湾果桑72c002、云果1号可以作为加工用果进行适量栽培。  相似文献   

6.
<正> 大十果桑是广东省蚕桑所选育的三倍体果、叶兼用桑树新品种,1997年引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由于该品种具有早熟、丰产、果型大等优点,近年来在鄞州发展速度快,露地栽培果桑上市量大增,鲜果销售市场已趋于饱和,果桑采收后期樱桃、枇杷等水果已陆续上市,这些因素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果桑鲜销的价格。为了提高果桑生产的经济收益,我们于2000~2003年在鄞州区进行果桑塑料大棚栽培试验,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巨王果桑是我国果桑专家经过多年选育成功的大果型鲜食和加工型的果叶两用的桑新品种,是我国第三代水果——"果桑"中较有发展前景的品种。1生物学特征和经济性状1.1植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为了丰富市场果桑品种,台州市于2013年引进了大白鹅果桑品种。通过最近2年对物候期、产量和性状的调查以及抗病性田间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在台州表现良好,树势强,抗病性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不易落果,利用其果实色泽玉白带淡粉紫的特点,在休闲采摘游区域,种植大白鹅果桑品种进行颜色搭配,对游客吸引力大。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优质的果桑品种,对现有的5个果桑品种的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测定了5个果桑品种的基本营养成分,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桑果的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果桑品种在营养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用隶属函数分析其营养品质优劣顺序为"白玉王""大十""红果2号""46C019""72C002"。白玉王虽然营养品质最好,但产果量低,极易落果,不含花青素,叶质易老化;72C002和46C019虽然营养品质不佳,但产果量最高;大十营养品质佳,发芽早,成熟早,产果量高,成熟期长,但易感菌核病。综合认为,在有效防控菌核病前提下,5个果桑品种中以大十的优势最佳,产量高,品质优,值得加大推广,尤其适用于果桑旅游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10.
‘粤椹123’是从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 Roxb.)资源‘塘10’与‘航诱31’的杂交后代中通过选择优良单株定向培育而成的果桑新品种。成熟桑果紫黑色,长圆筒形,平均单果质量6.8 g,风味酸甜,出汁率78.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总酸含量5.6 g • L-1,花青素含量1.2 mg • g-1。当年春季种植第2年即可挂果,桑果持续采收期30 ~ 35 d,第3年产量27 000 kg • hm-2以上。适宜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