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农田杂草会对农作物产量与品质产生不利影响,应该根据农田杂草生物特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杂草防治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先对农田杂草具备的生物特性进行分析,再对农田杂草的危害与影响、自然环境对农田杂草产生的影响进地研究,最后提出了多种农田杂草防治技术,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田杂草与作物争夺土壤中的营养,一直以来都是农民防治的对象,但是近年来部分杂草已经产生抗药性,已经很难去除,本文介绍了利用农田杂草生物学特性所采取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介绍农田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危害与防治方法,从温度、水分、氧气、光照4个方面阐述自然条件对其的影响,进而为农业生产中的杂草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由于有机农业耕作系统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除草剂,加上有机农田的杂草种群数量与种类相对较多,其对有机农业产量的影响将更严重。结合国内外杂草发生与防治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并明确了影响有机农田杂草发生的制约因素。从生产系统角度出发,介绍了国内外在有机杂草控制上采用的农业防治方法,如耕作控草、栽培管理控草等;物理机械防治方法,如人工除草、机械除草、物理除草和堆肥除草等;生物防治方法,如以虫治草、利用动物取食与植物竞争控草、微生物除草剂防治等;以及生态防治方法,如作物他感作用、以草治草、作物间竞争治草等控制杂草技术措施与手段。并对今后有机农业杂草生态学、生物学等基础性研究、监测评价、控制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标准化、规模化经济、生态防治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农田生产过程中,杂草不但与农作物争水争肥争光,而且改变农作物田间小气候,有些杂草还是农作物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加快病虫害的蔓延,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依据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规律,浅谈一下杂草的防除技术。  相似文献   

6.
李丹  张杏锋    凯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6):1671-1673,1794
多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起初作为农田杂草备受关注,后因其具有抗旱耐淹耐瘠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对重金属铬的超富集特性,成为水土保持领域和重金属污染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就李氏禾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上的应用、李氏禾在人工湿地上的应用、李氏禾在水土保持上的应用和李氏禾与农田杂草的控制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今后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该植物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分胁迫对农田杂草与作物的影响存在差异,农事操作中常利用水分管理对杂草进行有效防控。论述了水分胁迫对农田杂草种子萌发、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态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农田杂草生态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前言农田杂草是为害农作物的大敌,积极设法清除农田杂草,对于提高作物产量,保证稳定增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农田杂草的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就是它们能产生大量的种子和在不良的环境中处于休眠状态而不丧失发芽力。大量存在于土壤中,具有发芽力的杂草种子,在作物生育季节可以随时发芽出土。因此,进行农田杂草种子休眠期的研究,对指导拟定正确的除草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分布在黑龙江省旱田和水田的杂草约有300余种,但密度最大、危害性最强的只有几十种。我们对这些杂草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在本文提出了这些杂草种子的休眠期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田杂草可持续治理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农田草害一直是阻碍农业生产快速、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我国农田杂草综合治理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杂草危害、演替、抗药性、除草剂药害等问题仍相当严重 ,应进一步加强杂草生物学、生态学应用基础和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农田杂草综合防除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指导思想,从生物与环境关系整体出发,本着安全、经济、高效的原则,在了解杂草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运用现有农业、生物、物理及化学等防除措施,将杂草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达到作物高产优质和保护人、畜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苗圃地常见杂草种类主要有4种,即一年生杂草、二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和寄生杂草。在了解当地杂草种类和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应因地制宜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为减轻苗圃杂草的危害,培育优良园林苗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杂草稻是具有杂草特性的水稻,又称野稻、杂稻、自生稻。由于其生物学特性与水稻极其相近,目前尚无有效药剂进行防治。近几年,抚顺地区杂草稻的发生及为害逐年加重,日益影响到正常的水稻生产和大米品质,必须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3.
杂草稻是具有杂草特性的水稻,又称野稻、杂稻、自生稻。由于其生物学特性与水稻极其相近,目前尚无有效药剂进行防治。近几年,昌图地区杂草稻的发生及为害逐年加重,日益影响到正常的水稻生产和大米品质,必须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4.
本篇文章主要论述了玛纳斯县农田化学除草的技术原则、小麦杂草防治措施、向日葵杂草防治措施、瓜类杂草防治措施、玉米杂草防治措施其它杂草防治等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篇文章主要论述了玛纳斯县农田化学除草的技术原则、小麦杂草防治措施、向日葵杂 草防治措施、瓜类杂草防治措施、玉米杂草防治措施其它杂草防治等技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杂草稻是具有杂草特性的水稻,又称野稻、杂稻、自生稻。由于其生物学特性与水稻极其相近,目前尚无有效药剂进行防治。近几年,昌图地区杂草稻的发生及为害逐年加重,日益影响到正常的水稻生产和大米品质,必须加以防治。一、杂草稻的发生及为害特征  相似文献   

17.
杂草抗药性的形成、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杂草抗药性的形成主要由杂草本身的生物学、遗传学特性和外界因素除草剂的选择压及单一的种植制度造成;抗性形成的速度则与除草剂的选择压、抗性基因的起始频度、杂草的适合度和杂草的种子库寿命有关;抗性机制主要有除草剂代谢作用的增强、作用位点的改变和对除草剂的屏蔽或作用位点的隔离;抗药性杂草的治理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田检疫、合理使用除草剂、科学的种植体系、生物防治及除草剂抗性作物的利用等。  相似文献   

18.
在农田生产经营过程中,杂草对于农作物具有很强的危害性,若不及时对之进行清除,会使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农田杂草侵入农田和造成危害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步形成的,且受诸多因素影响,所以要有效地治理杂草也需运用综合防治体系及其有效的技术措施。对此,本文进行了分析研究,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1—2003年,进行了农田杂草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基本摸清了淮北地区农田杂草种类和群落分布。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筛选出一批高效、经济的新型化学除草剂,并配套相应的应用技术,针对部分难除杂草,应用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20.
杂草稻是具有杂草特性的水稻,又称野稻、杂稻、自生稻。由于其生物学特性与水稻极其相近,目前尚无有效药剂进行防治。近几年,吴忠市利通区杂草稻的发生及为害逐年加重,日益影响到正常的水稻生产和大米品质,已引起农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