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养猪生育中,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尤其出生后7日内为最多,死亡的主要原因:白痢、发育不良、压死和冻死.所以,加强初生仔猪7d内的保温、防压护理,这是第一关键时期.从生后10~25d,由于母猪泌乳一般在21d左右达高峰后就逐渐下降,而仔猪生长发育却迅速上升,需乳量不断增加,如不及时喂料,以补充母乳之不足,容易造成仔猪瘦弱得病而死亡,这是第二关键时期.仔猪一个月后,死亡较少,食量增加,是仔猪由吃乳为主过渡到吃料独立生活的重要准备期,这是第三个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
在仔猪培育过程中,有三个关键时期,把握好这三个关键时期可极大地提高仔猪成活率。第一个关键时期是仔猪出生后7d内,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尤其出生后7d内为最多,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白痢、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3.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尤其是出生,7d内最多。死亡的主要原因:白痢、发育不良、压死和冻死。所以,加强初生仔猪7d内的保温,防压护理,这是第一关键时期。从生后10~25d,由于母猪泌乳一般在21d左右为高峰后就逐渐下降,而仔猪生长发育却迅速上升。需乳量不断增加,如不及时喂料以补充母乳之不足,容易造成仔猪瘦弱得病而死亡,  相似文献   

4.
正在养猪生产中,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尤其出生后7日内为最多,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白痢、发育不良、压死和冻死。所以,加强初生仔猪7天内的保温,防压护理,这是第一关键时期;产后10~25天,由于母猪泌乳一般在21天左右达到高峰后就逐渐下降,而仔猪生长发育却迅速上升,需乳量不断增加,如不及时喂料,以补充母乳之不足,容易造成仔猪瘦弱得病而死亡,这是第二关键时期;仔猪一个月后死亡较少,食量增加,是仔猪由吃乳为主过渡到吃料独立生活的重要准备期,这是第三个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5.
<正>要想提高初生仔猪成活率,必须抓好三个关键期的饲养管理。(1)加强初生仔猪7 d内的保温、防压护理。(2)出生后10~25 d,由于母猪泌乳量一般在21 d左右达高峰后就逐渐下降,而仔猪生长发育却迅速上升,需乳量不断增加,如不及时喂料,以补充母乳之不足,容易造成仔猪瘦弱得病而死亡。(3)仔猪出生1个月,死亡较少,食量增加,是仔猪由吃乳为主过渡到吃料独立生活的重要准备期。本文主要从仔猪生理特点、生长规律入  相似文献   

6.
在养猪业中,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尤其出生后7d内为最多,死亡的主要原因:白痢、发育不良、压死和冻死.所以,加强初生仔猪7d内的保温、防压护理,这是第一关键时期.从生后10~25d,由于母猪泌乳一般在21d左右达高峰后就逐渐下降,而仔猪生长发育却迅速上升,需乳量不断增加,如不及时喂料,以补充母乳不足,容易造成仔猪瘦弱得病而死亡,这是第二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尤其出生后1~8d内为最多,死亡的主要原因:白痢、发育不良、压死和冻死。所以,应加强1~8日龄仔猪的保温、防压护理。这是第一关键时期;出生后20d,由于母猪泌乳一般在这个时候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而仔猪生长发育却日益旺盛,需乳量不断增加,如不及时喂料,  相似文献   

8.
以青海省民和县小规模养殖的哺乳仔猪为材料,从仔猪初生重、仔猪死亡时间、母猪产仔胎次3个方面对仔猪断奶前死亡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初生重对仔猪死亡有一定的影响;出生后7d内是仔猪死亡的高峰期;初产母猪产仔死亡率高达15.42%.  相似文献   

9.
<正>在养猪生育中,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尤其出生后7d内为最多,死亡的主要原因:白痢、发育不良、压死和冻死。所以,加强初生仔猪7d内的保温、防压护理,这是第1关键时期。从生后10~25d,由于母猪泌乳一般在21d左右达高峰后就逐渐下降,而仔猪生长发育却迅速上升,需乳量不断增加,如  相似文献   

10.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尤其出生后1~8d内为最多,死亡的主要原因:白痢、发育不良、压死和冻死。所以,应加强1~8日龄仔猪的保温、防压护理。这是第一关键时期;出生后20d,由于母猪泌乳一般在这个时候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而仔猪生长发育却日益旺盛,需乳量不断增加,如不及时喂料,以补充母乳之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