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灌用砂过滤器的过滤与反冲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节水灌溉工程中使用的砂过滤器的过滤与反冲洗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提出了新的过滤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式,给出了新的计算初始水头损失公式。分析了过滤和堵塞的规律,并根据反冲洗试验结果,提出了最佳反冲洗强度和最佳膨胀率,为正确设计和使用砂过滤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微灌反冲洗过滤器的水动三向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试验测试了水动三向阀在不同工作压力条件下的过流量、水头损失等水力性能指标及阀正常工作时的最小启闭压力、启闭时间和最大启闭次数等参数。测试结果表明:在过滤、反冲洗2个工作状态下,水动三向阀的水头损失值在合理的范围内,符合工程设计指标;启闭时的灵敏度较高,水压在0.05MPa以上即可实现正常启闭,完成一个启闭过程需3~16s的时间不等;最大启闭次数平均在1690次以上。以上指标均能满足过滤系统的规定要求,并达到较好的实际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微灌用自吸式自动过滤器滤网内外工作压差的设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滤器是微灌工程中处理含沙水源的重要设备,在预设细过滤网内外压差的条件下对微灌用自吸式自动过滤器的过滤和反冲洗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在过滤过程中,细过滤网内表面的泥沙含量和内外压差值随过滤时间增长不断增多,当压差值大于预设压差值时,需对过滤器进行反冲洗。若预设压差值过大,排污时间间隔变长,细过滤网将承受较大压力差而严重影响使用寿命;相反,过滤器的过滤时间较短,频繁排污,影响泥沙的过滤效果,因此如何设置细过滤网内外压差值显的尤为重要。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细过滤网内外预设压差值的变化范围为0.021~0.086 MPa,并对80目的自吸式自动过滤器进行了试验,结合过滤时间、过滤流量、水头损失等因素,预设压差值设为0.08 MPa时过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介绍几种过滤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根据系统上游的水质情况,实验得出不同类型过滤器对去除灌溉水中不同污物的有效性,根据过滤器对各种污物的有效过滤程度来选择。  相似文献   

5.
叠片式自动反冲洗过滤器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叠片式自动反冲洗过滤器的结构设计、性能测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该种叠片式自动反冲洗过滤器,结构设计独特,外形美观,拆装方便。性能测试表明:水头损失小,反冲洗压力低,冲洗效果好,可替代进口产品。可广泛适用于微灌系统的水质过滤,也可与自动化系统配套使用,实现过滤器的自动反冲洗。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进入高产高效、优质低耗的现代农业,对灌溉用水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滴灌作为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其最大的优点在于通过与其它农业先进技术相结合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显着的经济效益.过滤器适用于蔬菜、果树、温室、花卉、茶园、绿地及大田各类农作物的灌溉,节水、节能、改善植物品质、提高产品档次、维护生态平衡、利国利民,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备灌溉产品.  相似文献   

7.
鉴于目前市场上的筛网过滤器自动反冲洗控制仪具有价格较贵、功能不健全的缺点,开发出一款具有成本低、集成度高,以及手动冲洗、自动冲洗和故障报警功能的优点的控制仪。系统以HT46R23单片机为核心构建,采用了1151DP5E型差压变送器、SFP-1106型配电器、AT24C02存储器、DS1302时钟芯片等。自动冲洗包括定时冲洗和差压冲洗两种功能。用户可通过按键设定定时冲洗的时间参数、差压冲洗的压差参数和冲洗时间参数。详细说明其构成原理、设计方法及软件流程图。它为同类产品的技术实现提供一个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8.
微灌砂滤料的表层过滤和气水反冲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砂过滤器模型,在3种滤料粒径的条件下进行了过滤和气水反冲洗试验研究。根据在不同的过滤速度、原水颗粒质量分数、粉煤灰粒径条件下测得的滤层表面的压力,判断各因素与发生表层过滤的关系。以出水浊度随时间的变化,对比3种加气模式以及单纯水洗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原水颗粒质量分数和煤灰粒径是发生表层过滤的主要影响因素,且砂滤料的粒径越小,越容易发生表层过滤,在一定速度范围内过滤速度的影响最小。反冲洗以出水浊度为指标,气冲-气水混冲-水冲与气水混冲-水冲要优于气冲-水冲和单纯水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微灌用滤网过滤器设计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在农业微灌系统中常用过滤器的类型及合理选用的依据;总结了过滤器的安装及运行操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微灌是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微灌均匀度系数是衡量微灌系统灌水均匀度的重要指标。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微灌灌水均匀度智能测试方式,此法可对微灌系统的均匀度进行快速测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微灌用自清洗网式过滤器自清洗结构流场分析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清洗过滤器是灌溉节水系统关键设备,随着微灌系统自动化程度提高,对该设备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在概述了过滤器特点及原理的基础上,运用FLUENT流体软件对自动清洗结构进行流场分析,得出速度矢量分布图,在此基础上,根据吸管流速相对方差与相对极差的计算结果,改变排污管、吸管部位的直径,使各个吸管的流量基本保持一致,达到吸污...  相似文献   

13.
国内微灌用叠片过滤器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灌是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的重点技术。过滤器是微灌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灌溉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对其研发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介绍了微灌用叠片式过滤器的工作原理与特点,对叠片过滤器在研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并对叠片过滤器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网式旋流自清洗过滤器过滤性能的影响因素、过滤器和吸污器内部流场分布规律,对过滤器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利用Gambit软件建立过滤器和吸污器仿真简化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过滤器和吸污器内部流场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以过滤器出口大小、吸污器转速、吸污口宽度为影响因子,除杂率为评价指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组合试验方法,分析各影响因子对过滤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过滤性能的主次因素为过滤器出口大小、吸污器转速、吸污口宽度;最优参数组合:过滤器出口大小为300mm、吸污器转速为30r/min、吸污口宽度为20mm时,除杂率为87.4%,过滤器过滤性能性最佳。  相似文献   

15.
微灌用滤网过滤器水力性能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滤网过滤器是一种特殊的泥沙处理设备,有着比较独特的水力性能。从分析其过滤机理出发,结合实验研究,得出:在浑水条件下,滤网过滤器过滤元件的过水面积应该设计偏大一些,预留一部分的堵塞面积,保证筛网在堵塞到一定程度之前,堵塞对过滤器的局部水头损失增幅的影响不是太大,从而保证在这段时间里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初步分析了滤网过滤器的...  相似文献   

16.
全自动温室钵苗移栽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钵苗移栽机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设计了一种可实现8爪整体间隔取苗、分散间隔投苗、可用于穴盘到穴盘或花盆间的高效全自动钵苗移栽设备。阐述了移栽机的结构原理与工作过程,基于整体间隔取苗、分散间隔投苗原理,对移栽机整体结构及取苗爪分散部件进行设计,并合理规划移栽策略;综合考虑移栽动平台运动规律及同步带变形对动平台定位精度的影响,在ADAMS中建立移栽动平台刚柔耦合仿真模型,分别选取动平台水平运动等加速等减速、三次多项式和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3种运动规律定位精度均大于99.7%,其中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下定位精度最高。在不同移栽频率下对移栽动平台的定位精度及整机作业性能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动平台在行程内的运动误差在0.15~1.22mm,在120株/min移栽频率下移栽合格率可达90.23%,且随着移栽频率降低,移栽合格率逐渐提高,整个移栽作业运动协调可靠,定位精度高,可实现整体间隔取苗、分散间隔投苗的高效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7.
自清洗网式过滤器水头损失决定着过滤器在过滤过程中的工作效果。【目的】探究立式和卧式2种自清洗网式过滤器水头损失的变化规律。【方法】通过室内原型试验,重点开展了自清洗网式过滤器水头损失与进水流量,含沙量与过滤时间关系的试验探究。【结果】2种过滤器水头损失变化规律一致,进口流量对自清洗网式过滤器水头损失的影响远大于含沙量的影响,随进口流量的增加,水头损失增加;同时,根据连续性方程及局部水头损失公式建立了进水流量与水头损失之间的数学表达模型;将试验结果进行拟合验证,发现2种过滤器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均小于5%,且公式拟合度均可达96%以上。【结论】公式可指导自清洗网式过滤器水头损失的理论计算,确保自清洗网式过滤器最优工况运行。  相似文献   

18.
微灌带的发展研究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全球节水灌溉意识的不断提高,出现了许多生产和引进微灌产品的厂家.为此,介绍了微灌带的发展情况;分析了不同种产品的性能及其特点;总结并归纳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并预测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