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原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生态环境脆弱,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差,这些都成为海原林业发展的瓶颈所在,为了克服上述困难,海原县林业局于2008年开始实施宁夏海原县干旱山地容器育苗造林技术推广项目,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干旱山地造林极为困难,受气候及立地条件影响,造林极为困难,成活率差,保存率低,一次造林需多次补栽,且生长十分缓慢。而节水抗旱造林技术却能有效拓宽干旱地区造林的时间和空间,实现由春季造林向春、夏、秋三季造林转变,且造林后不缓苗、生长健壮、成活率高,造林成果当年即可见效,是现代林业发展过程一项非常先进适用的造林措施。  相似文献   

3.
干旱山地造林极为困难,受气候及立地条件影响,造林极为困难,成活率差,保存率低,一次造林需多次补栽,且生长十分缓慢。而节水抗旱造林技术却能有效拓宽干旱地区造林的时间和空间,实现由春季造林向春、夏、秋三季造林转变,且造林后不缓苗、生长健壮、成活率高,造林成果当年即可见效,是现代林业发展过程一项非常先进适用的造林措施。  相似文献   

4.
甘肃中东部地区,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造林成活率低,成林困难。如何增加、保持土壤及苗木水分,提高造林成活率仍是当前和今后干旱造林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笔者通过长期造林试验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了适宜干旱地区抗旱造林的经验和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兰州北山干旱区云杉卡氏造林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解决干旱山区造林保存率低下的问题,在兰州市北山干旱山区的徐家山试验基地相同立地条件下,采用卡氏、干旱造林方式进行云杉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卡氏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明显高于干旱造林,3年生卡氏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93%以上;采用卡氏造林的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发枝数、新梢生长量均明显高于干旱造林,二者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6.
深穴整地穴底植苗草灌覆盖的造林新方法可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对提高干旱地区油松造林成活率有显著作用,同时对促进林木的生长也有一定作用。 河北省的燕山丘陵区,长期以来该地区油松年年造林不见林,特别是干旱阳坡,土壤水分条件差,导致造林成活率低。为提高造林成活率,我们于1993~1997年,在迁西县干旱阳坡上进行了不同植苗造林方法的比较试验,总结出了深穴整地穴底植育草灌覆盖的造林新方法,使油松造林成活率由50%左右提高到90%左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特殊天气(干旱)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方法]在干旱、半干旱的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东马场林场荒山地段,选择阴坡和阳坡各6.7 hm2,于2021年4月中旬完成了造林试验,观测干旱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在造林荒坡地段利用森林多功能近自然营林技术和高质高效便捷鱼鳞坑造林整地技术进行造林。[结果]从阳坡和阴坡栽植的6种树种的成活率来看,均为阴坡(87.66%)高于阳坡(69.90%);降雨量和气温对造林成活率影响极强;无论是阳坡还是阴坡各坡位样地土壤含水率总体均随土层加深而逐渐增加,且下坡土壤含水率相对于上坡较高;当0~4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均值为10.2%时,栽植深度对造林成活率和影响差异较大,栽植深度为20 cm左右时造林成活率效果差,栽植深度高于30 cm,造林成活率效果最好。[结论]降雨量、气温、土壤含水量和栽植深度是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刺槐容器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刺槐是北方干旱阳坡造林的主要树种,由于近几年干旱少雨,造成刺槐造林成活率低,为了提高造林成效,我们采用了刺槐容器苗造林,使刺槐的造林成活率得到了提高,为了推广刺槐容器苗造林技术,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抗旱保水剂在干旱山区造林中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唐山博亚科技工业开发公司生产的抗旱保水剂,在干旱荒漠地带进行造林试验,以高干苗木株施20~30g,低千苗木株施10~15g效果最好,当年造林成活率可提高55个百分点,造林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差,导致地区的造林存在成活率低、植物生长稳定性差、林业资源保存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效率。为了能够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将目前所采用的抗旱造林技术进行有效的搭配使用,这样可最大限度提升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白蜡缠膜造林试验研究,提出了一个提高白蜡造林成活率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在干旱风沙地区,能防止白蜡抽干,提前萌芽,提高萌芽率,早发芽,快生长,提高成活率。方法简单易行,效果好,实用性强,成本低,特别适合于同类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包括秦州、麦积两区和甘谷县、武山县、秦安县、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5个县.年降水量500~600 mm,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供水严重不足,造林成活率低.近年来我们针对该区实际情况,采用主动抗旱造林技术,通过不断地试验和实践探索,总结出了天水市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MDB-3吸水剂在干旱山地造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和技术措施,经过3年多的观察测定,运用科学的分析手段,得出了在干旱山地造林绿化中使用MDB-3吸水剂,具有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树木生长的作用为今后推广应用先进的林业技术,提高造林质量,加快绿化速度,提出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干旱造林成活率低,一直是造林工作的难题。尤其是干旱阳坡造林,成活率更是极低。这一情况严重影响了林地的高效利用和森林资源的恢复进程。本文总结长期的林业生产经验,从造林整地、树种选择、栽植方法等多方面,介绍了为解决这一难题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宁南黄土丘陵区集流整地造林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偏小,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分别采用漏斗式集水坑、水平沟及鱼鳞坑等集流整地造林模式与无集流措施对比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集流整地造林相对无集流措施造林,成活率平均提高31个百分点,造林3年后幼树生长量(生物量)平均增加50%以上。各集流整地模式造林在同一立地条件下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影响干旱河谷造林成活率的因素较多,如何解决这些因素,提高干旱阳坡造林成活率,是困扰我县提高造林质量和生态环境建设稳步发展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7.
钟文  刘世明 《北京农业》2011,(27):46-47
干旱问题是影响西北地区造林的"瓶颈"因素,如何克服干旱的影响,提高造林成活率,是林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总结多年造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一些适宜本地区气候特点的造林方法,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荒山造林受干旱环境的制约、干旱灾害的影响,使造林成本和难度在不断加大。目前尚未绿化的荒山一般是远山、高山、瘦山,立地条件较差,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蓄水保土能力差,水分亏缺尤为突出,大量的实践中可以证明,在干旱瘠薄的荒山上造林要达到85%以上的成活率,每公顷投资至少要达到2.8万元以上。荒山上造林成本不断的增加,直接影响造林质量、种苗数量、抚育投工量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最终导致荒山地块造林保存率低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行唐县持续干旱,造成许多树种成活率、保存率相当低,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省市领导经过实际调研,要求在工程造林中大力推广容器苗造林。容器苗造林既可节省成本、按需培育,又能提高造林成活率,且造林时间较长。侧柏容器苗就成为荒山造林、封山育林工程的首选树种。行唐县上闫庄乡上闰庄村南进行了侧柏容器苗造林,效果很好,成活率达到90%以上,保存率达到87%以上。现将侧柏容器苗造林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不同覆盖技术,进行综合试验,努力提高干旱山区造林成活率,为我县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造林技术,确定在大通县青山乡龙卧尕庄阳坡建立抗旱造林科技示范点48hm^2。本文通过不同覆盖技术对不同树种造林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技术探讨,旨在为我县天然林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