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玉米一埯多株专用播种机,充分利用玉种郑单958品种特性,科学合理地调整玉米播种株行距.在充分满足玉米营养、生殖生长的基础上,合理地增加每667米z种植株数,通过合理密植,每667米:保苗6500~7000株,  相似文献   

2.
玉米地迷宫     
《现代农业》2004,(10):6
玉米对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在它还嫩的时候卖出去可以煮着吃,又香又饱人。等玉米成熟老的时候,把粒儿搓下来,磨成面,收成就是我们一年的企盼。而这收成也要看老天爷的脸儿吃饭。老天爷要变了脸儿,收成也要泡了汤。我们祖祖祖辈辈就是这么种玉米吃玉米,从没想过在玉米收成之外再能几倍地挣钱,甚至十几倍地挣钱。可是玉米除了收成之外还能有什么能让人十几倍地挣钱呢?您别急,在英国的  相似文献   

3.
玉米丝黑穗病,俗称乌米、哑玉米,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害,在我国北方发病率较高,有些地区的发病率甚至会超过50%,极大地降低了玉米产量。文章针对北方玉米丝黑穗病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鲜食玉米与棉花间套作技术是在过去棉区经常应用的玉米(收获硬籽粒)与棉花间套作技术上作了改进后的新方式,通过选用早熟优质糯玉米品种,实施覆膜保温促苗等玉米促早栽培技术,提早收获玉米一个月,缩短了玉米棉花的共生期,使棉花及早进入纯作生长环境,达到了玉米,棉花双丰收,经我地2年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一般667m2产玉米青穗640kg,产值1000元,棉花皮棉也可稳定在65kg左右,两者合计产值可达2000元,比纯作棉地增加产值800元。切实解决了棉地经济效益下降问题,为棉区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提供一条新的路子,鲜食玉米与棉花间作套种的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市海门镇利北村、德胜镇朝阳村等地都进行过同一块地栽培三季鲜食玉米的实践。青穗采收时间分别在6月中旬、8月中旬和11月上旬,亩产量春玉米850kg、夏玉米650kg、秋玉米700kg,每kg价格分别为1.30元、1.10元、1.20元,三季亩产值可达2660元。加上春玉米之前的一茬青蚕豆,亩产400kg,亩产值280元,全年亩总产值近3000元。一年收四熟,是一种高效茬口。  相似文献   

6.
近年,菜场上卖玉米棒子的人多了起来,生意很不错,从初夏一直卖到秋末,价格高的时候一个棒子卖两三元,低的时候1千克也能卖出三四元。能卖这价的当然不是普通玉米,而是鲜食特用玉米中的一种——甜玉米。鲜食特用玉米一年可以种三五茬.效益相当可观.被一些大中城市的城郊政府列为高效特色产业,鼓励发展。既然是特用,它的各方面和普通玉米有较大地不同.为了使读者朋友们对鲜食特用玉米有个较为全面地了解.本刊在此特请特用玉米专家、鄂甜玉4号育种人秦慧豹谈谈。  相似文献   

7.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黑龙江省八五。农场的畜牧业快速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如何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对玉米的需求,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一条主要途径。经过两年试验,初步探索出垦单5号玉米品种在该地区适宜的种植密度,以便于更好地为玉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服务。  相似文献   

8.
一、精细整地 1、选地:覆膜玉米选地最忌低洼地,由于低洼地含水过多,地温低,速效养分释放慢,影响玉米根系发育和植株生长,易贪青晚熟。选茬时要求选肥力较高,土壤肥沃茬口。如玉米茬、土豆茬等,茬口尽量干净。  相似文献   

9.
2005年,秦安县引进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玉米产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但同时也出现了小麦面积缩减和耕作倒茬的矛盾。为了在我县充分发挥全膜的作用,我们在大力推广这一技术的同时,进行了玉米收获后的再利用试验,总结出玉米全膜覆盖后免耕连播小麦栽培技术。克服了全膜投入大、玉米收获后刨根难等缺点;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郑州市第一大秋粮作物。也是增产潜力最大的农作物之一。为了更好地因地选种、提高粮食产量,针对郑州市各类产田农业生产现状。本试验筛选与该地区肥力特征相适应的玉米新品种,最大程度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为提高不同产区玉米产量提供理论依据。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0年6~10月分别在荥阳市广武、新密、郑州市农科所试验地进行。荥阳为中肥力耕地。  相似文献   

11.
一、试验目的为了探索玉米生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通过不同覆盖方式试验,选择适合我市旱地玉米种植的最佳覆盖方式,为今后山旱地玉米高产集成技术与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增加花色 同一品种的多样性,能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如花生,可以种植黑花生、白花生、红花生;菜豆除绿色的外,还可种植黄荚品种、红荚品种;玉米可种植黑玉米、红玉米、甜糯玉米、高油玉米、高蛋白玉米。多样性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需求,收入自然不错。  相似文献   

13.
通辽市过去在玉米的种植上一直未脱离开越区种植、品种单一、质量效益差和加工转化增值能力低的老路。随着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和农区畜牧业、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我们对玉米这一优势作物进行了重新审视,认识到玉米不但是我市的优势粮食资源,更是重要的优势经济资源。为了更好地发挥玉米生产的优势,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内引外联,我市以玉米为原料的工业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农作物病害,目前除了我国一些玉米盛产地外,一些西方国家此种病历也多有发生。此种病毒多以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玉米粗缩病已成为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笔者从事农业技术研究工作多年,就这一问题作一浅议。  相似文献   

15.
植保无人机是一种新型无人飞行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因为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病虫害,而利用植保无人机可以有效防治玉米病虫害。通过综合利用导航飞控和地面遥控等方式,可以高效地喷洒药剂和粉剂,优化整体施药环境,提高施药过程的精确性,有利于节省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分析了植保无人机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可供实际植保工作借鉴,有效防治玉米病虫害,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崔兰英 《河南农业》2023,(28):51-52
<正>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俗话说:“玉米套大豆,十种九不漏,玉米不减产,大豆额外赚。”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是利用两种作物的植株高度差,充分发挥边行效应和大豆固氮养地作用,有利于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土壤地力,从而达到农作物协同共生、一地双收的效果。玉米收获后每667 m2产量约650 kg,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2006,(5):24-25
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鲜食玉米食用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品尝到又甜又糯的鲜食玉米。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玉米室2003年引进了一种新型的鲜食玉米——加甜型糯玉米美玉3号,该品种将糯性和甜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友谊农场三分场九队职工王忠民引进粘度强、口感好、高产的“垦粘一号”,分三批种植了二亩粘玉米。三月底在中棚育苗,4月20日左右玉米苗就可以下地,然后扣上薄膜。头批玉米麦收开始就可上市,  相似文献   

19.
高油玉米与畜禽饲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油玉米具有较高的能量水平,而且有较高的蛋白质,赖氨酸和VA,VE含量,是一种高效饲料玉米。用高油玉米养猪,可显著地提高饲养效率,降低单位增重所需饲料量,减少饲料中蛋白补充物加入量;用高油玉米养鸭,在饲料中以少加或不加额外油脂,单位饲料增重明显高于普通玉米,并能有效地提高蛋鸭的产蛋量;用高油玉米饲养奶牛,无论干物质摄入量,体重增加量和牛奶产量也都优于普通玉米。  相似文献   

20.
麦垄套种玉米占河南省玉米栽培面积的30%左右,在河北、山东、安徽等地也占有较大的比例。近年来,由于小麦机械化收割时的碾压而影响玉米出苗或损伤小苗,常造成玉米减产,使这一栽培方式受到很大冲击,面积逐渐减少。自1994年以来,我们对长葛市三角王村豫玉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