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法”是一种驱除病邪的重要治疗方法,凡病邪积聚于里而形成的里实症,原则上都可用下法,所以说下法专为里实症而设,主要用于胃肠积滞,火热内盛,水饮寒积等。前人有“表症为重者禁用,正气虚弱者慎用”。笔者认为不然。现就体会略谈如下,以便商讨。  相似文献   

2.
"下法"是一种驱除病邪的重要治疗方法,凡病邪积聚于里而形成的里实症,原则上都可用下法,所以说下法专为里实症而设,主要用于胃肠积滞,火热内盛,水饮寒积等.前人有"表症为重者禁用,正气虚弱者慎用".笔者认为不然,在临床实践中得以广泛的应用,现就体会略谈如下,以便商榷.  相似文献   

3.
寒实症由阳虚阴盛所致,病因不外乎外感风寒或内伤阴冷,前者引起表寒症,后者引起里寒症.笔者对10年来临床上所见的107例寒实症病例的分析结果表明,患畜往往是即有表症又有里症.治疗时若只顾解表,而不清里,病邪留恋不除,久之里症愈重,若一味清里而不解表,则越清越虚,阳气不能布化周身,外邪则不断入里,形成表不解里难清.治疗延误预后不良.笔者在临床中应用五积散治疗寒实症患畜107例(马属动物89匹,牛28头),除1头牛延误治疗无效外,余均治愈,治愈率98%.介绍如下:一,方剂组成当归30g 苍术30g 川芎20g 白芷25g  相似文献   

4.
内治八法     
内治八法是八种基本治疗方法的总称.在治法上古今各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但根据八纲辨证所设置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较为重要.八法各有其适应病证,在兽医临床上,采用哪种治法是针对患畜具体病证而拟定的.若病邪在表用汗法;病邪在半表半里用和法;病邪在里,如属实证,在上可用吐法,在下可用下法;病性属寒用温法,病性属热用清法;如体质衰弱属虚者用补法;如为积滞、积聚属实者用消法.下面主要介绍这八种治法及其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笔者承《内经》之法,遵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厌早”,用承气汤类方对中兽医内科危重兼有“腑实”的病例进行治疗,收效甚捷,从而对下法的应用作了初步讨论。下法渊源于《内经》,仲景承《内经》之旨,对下法作了创造性的发展。宋金时攻邪代表张从正继仲景之法着重用“汗、吐、下”三法祛除病邪。明末清初吴又可辈用“汗吐下”三法,尤其对下法的应用更为重视,提出“客邪贵乎早逐”、“勿拘于下不厌迟”。祖国兽医学对下法论述颇多,《三  相似文献   

6.
汗、吐、下三法是中医常用之治法,是给病邪以出路的方法。汗法也称解表法,是通过开泄腠理,使表邪随汗而解。吐法是通过呕吐而排除留在咽喉、胸膈、胃肠内的痰涎、宿食、毒物等有形实邪,特别是近几年的洗胃法就是吐法的进一步发展。下法即通过泻下、排积、逐水以消除燥结、积滞、实热及水饮等的治法。当然病邪的出路,不只局限于以上三法。张子和《儒门事亲》中有“予之三法能兼众法……以余之法所以该众  相似文献   

7.
"下法"是中医"八法"治则之一,是祛邪外出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邪"是指外感六淫之邪和包括疾病发展过程的某些病理产物,如瘀血、痰浊、宿食、燥粪之类,下法有荡涤实热、泻下瘀血、攻逐宿痰、破解泄气等多种作用.笔者在兽医临床中运用下法治疗各类家畜38例,治愈36例,有效率94.7%.  相似文献   

8.
<正>少阳证的病原体位在半表半里,其病因有三:一是邪入肌表,未及时治疗,表邪未解而顺经传入少阳经:二是外邪直中半表半里;三是里邪外出,阳明经病邪传入半表半里而致。当邪入少  相似文献   

9.
少阳证病位在半表半里,其病因一是邪人肌表,未及时治疗。表邪未解而传人少阳经;二是外邪直中半表半里;三是里邪外出,阳明经病邪传人半表半里而致。当邪入少阳致使少阳机枢不利,正邪纷争,故见寒热往来、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等。这些主证也是诊断少阳经病证的主要依据,现就临证体会分析浅述。  相似文献   

10.
在兽医临床实践中,常遇到病邪在半表半里的证侯,证见寒热往来,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等症状。主要是由于畜主大意,邪入肌表,未及时治疗,表邪未解而顺经传入少阳经,或者是外邪直中半表半里,或者是里邪外出,阳明经病邪传入半表半里而致。此时,既不可发表又不可攻里,就应该用清透并行祛邪扶正的和解少阳法治疗。临床上只要将此方掌握得当,辨证合理,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病例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每逢冬、春,由于气候、饲管、劳役等因素的影响,耕牛内科疾病时有发生,临床治疗中运用下法对耕牛内科疾病进行治疗,可收到较好效果。所谓下法,是运用泻下方药,使畜体排便作用增强,从而达到治愈家畜疾病的目的的治疗方法。所谓里实证是指从疾病的部位来看属里,就疾病的性质而论又属实证的一类病证的总称。下法并不是泻下药物的单纯应用,而是针对不同病情以泻下药物为主配合其它药物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1里实证的病因(1)外感六淫之邪,由表入里。(2)饲管使役不当等因素直接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失调,以致出现气血壅滞、脏腑不和…  相似文献   

12.
羊痘,又名“羊天花”,是急性热性病症。羊感受疫疠之气,致使皮肤和粘膜出现痘状丘疹和疱疹,现代兽医学认为其病原是痘病毒。本病近十年在福建省多次暴发流行,给养羊业带来严重损失。1病因病机由于饲养管理不良,羊舍拥挤、污秽,湿热熏蒸,使痘病毒经口鼻或肌表传入羊体而发病。1.1痘毒首先侵犯卫分表现发热、恶寒、流涕、咳嗽、结膜潮红、口色红、无苔或苔薄白,脉浮数。1.2毒邪未解,传于气分病邪由表入里,里热渐盛,表现肺热、咳喘、便结、口干、舌红、舌苔黄燥、脉洪大。1.3毒邪侵犯营分在眼睛周围、嘴唇、颊部、鼻端、乳房、阴囊、肛门、四肢…  相似文献   

13.
肖咏 《水禽世界》2023,(3):25-26
<正>病有阴阳表里之分、虚实寒热之别,疾病从表入里需要几日时间,传或不传,发展或不发展,与机体的体质有密切的关系。体质强壮,则抵抗邪于外,邪不易入内,表证多长;体质虚弱,可能不显表证,病邪直接入里。所以,病的辨证还应灵活对待,反复总结,不可拘泥于书本。本文将四种常见解表经方在禽病临床上的应用详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少阳病是病邪既不在表,又未入里,而在半表半里的证候。在人医临床上其主症是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而在兽医临床上诊断本病则较困难,易误诊而将其混同于风寒外感或里实证加以治疗,结果是汗法  相似文献   

15.
畜体外感初起,病邪袭表,卫阳被遏,肺失宣肃。治疗当用宣肺解表法。邪从表解,邪有出路,则不致由表入里,蕴结热毒,产生种种变证。  相似文献   

16.
<正>鸡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禽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中兽医认为,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传染病称之为"瘟疫"或者"疫病",认为它是由一种天地间不正之气——"疠气"侵犯机体而造成的,又叫"疫疠"。当鸡群受到应激、饲料营养不足或感染其他疾病时,会引起自身正气不足、营卫不固,使外邪有机可乘,造成疫毒入侵,随后病邪会随气血入里,进入肺、肠、心、肝等五脏六腑,最终造成血淤气滞、热毒壅积、阴阳俱损。按照中兽医辨证论治原  相似文献   

17.
中暑俗称发痧,现代兽医学称为日射病,热射病,是牛在炎热盛夏感于暑邪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热性病。它以大热、汗出、大渴、神昏为特征。膘肥体壮的牛和肤色易吸热、汗腺不发达的水牛发病较多。1病因病理夏日暑气当令,气候炎热,在烈日下使役或曝晒过久或畜舍狭窄,通气不良,长途运输过度拥挤等等,均可使畜体元气亏损,暑邪乘虚袭入而发本病。因暑热燔灼,故见壮热气粗,且积于心胸,触犯心包,闭塞心窍而昏迷。暑热蕴蒸于里,逼津外出而大汗出。暑为阳邪易伤阴液,故口干、喜饮。暑邪阻遏气机,使四肢厥冷。  相似文献   

18.
<正>1临床应用发汗法主要适用于外感表征,也可应用于具有表征的痈肿、痘疹、水肿早期等。因为病邪侵犯畜体,大多从毛孔侵人,然后由表入里。因此,使用发汗法必须在病邪还没有入里以前,使病邪和汗一并从毛孔排出。发汗法主要有辛温发汗、辛凉发汗两大类。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用汗法治疗畜病屡见奇效。1.1辛温发汗用于发散在表的风寒,适用于怕冷重、发热轻的表寒征;又用于消泄水肿,如前半身水肿较明显、兼有  相似文献   

19.
表寒里热,系指风寒束表,实热郁内,多为邪盛入里化热,或新感引动伏火,或太阳病误下,邪陷入里所致。外感有表虚、表实之分,内热有在脏、在腑之别;治疗大法为表里双解,辛温以散表寒,寒凉以泻内热。多年来,笔者体会到,只要辨证确切,用经方治疗这类病证,能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阳明病多属表邪传里、化热为燥的里热证,常见于急性热病的极期。阳明主胃肠,故阳明证实质上是肠胃实热的证候,即所谓“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根据邪热入里后是否与肠中糟粕互结,阳明病又分为经证和腑证。 (一)阳明经证(内热炽盛) 1.临床表现:身大热、大汗、口干舌燥、脉洪大等症状,或见四肢厥冷。 2.证候分析:阳明经证为病邪入里化热,邪热尚未与肠中糟粕互结,仅是无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