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就无融合生殖的定义,无融合生殖类型及产生途径,无融合生殖育种的基本条件和判别方法及无融合杂种优势固定育种的优越性等若干问题作了探讨,以促进无融合生殖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
无融合生殖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大刚 《种子》1995,(3):40-40,45
本篇概略地叙述了无融合生殖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意义,利用无融合生殖改良作物已经取得的成就,目前的任务和未来的希望。同时讨论了不同作物利用无融合生殖的具体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植物界存在的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和无融合生殖三大系统中,无融合生殖是较少研究而又有特殊价值的一种生殖方式。孤雌生殖属于无融合生殖的一种,它是指植物体内大孢子母细胞经过正常减数分裂后所产生的单倍性卵细胞未经受精,单独发育成胚而后生成种子或长成植株。孤雌生殖与花粉(花药)培养均属于单倍体育种的范畴,是快速育种的重要途径。但比起花粉培养,目前对它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诸如孤雌生殖的产生机理及各种作物的有效诱导技术等,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无融合生殖是植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生殖方式,高粱无融合生殖为育种提供了选育更高产量、具有多种抗性、品质优良的杂种机会,是最理想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式。论述了高粱无融合生殖类型、发生机制、遗传研究及其育种前景,为最终实现高粱杂种优势固定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他作物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水稻无融合生殖固定杂种优势育种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介绍了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最新进展,两种固定杂种优势的育种方法及其应用,长花药野生稻分子遗传学研究初步进行简况,粳稻84-15兼性无融合生殖的特性和细胞胚胎学的珠心胚现象。  相似文献   

6.
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新安 《作物杂志》1994,10(5):20-22
植物无融合生殖研究周新安(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武昌,430062)无融合植株的后代多数情况下是母体的重演,是一种通过种子克隆植物的方法,其作为植物育种工具有重要意义(hanna,1987)。1无融合生殖的类型目前在30多个科,300多个物种……  相似文献   

7.
无融合生殖:它的证实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ann.WW  李刚毅 《种子》1992,(3):77-79
无融合生殖是一种通过种子进行的无性繁殖方式,它为未来的作物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了独特的机遇。在一些栽培物种及与其有关的近缘野生植物中,无融合生殖发生的频率较低。本文的目的在于帮助植物育种工作者和遗传学家认识无融合生殖并提出在植物改良中的可能利用方法。无融合生殖向主要作物上的转育可以不需要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而进行纯杂种的培育和商品化生产,可省工节支。由于专性无融合生殖的杂种产生杂合而整齐一致的后代,因而提供了一个将杂合基因带进新的遗传型的有效方法。优良的专性无融合生殖的杂种可不必进行稳定性试验而直接进行产量比较。无融合生殖杂种的利用可以简化商品杂种的生产过程。几种无融合生殖的机制都是遗传控制的,因此植物育种计划中的遗传操作将是一个主要问题,诸如以下的现象都应该作为无融合生殖的特性而加以调查:(1)杂种F_1或开放授精的杂本后代的一致性:(2)杂交后代中的母性类型;(3)不稳定基因型的高结实率;(4)多胚或一胚多苗现象。  相似文献   

8.
陈国安 《种子》2001,(5):61-62
早在 30年代 ,Navasshion和 Karpechenko就讨论过无融合生殖 ;嗣后 ,一些研究者发现了牧草、高梁、玉米、小麦等的无融合生殖。 80年代开始 ,我国的科学家注意到水稻无融合生殖在杂种优势利用上有着重大意义 ,并通过远缘杂交方法获得了无融合材料 ,鉴于无融合研究的新进展。 80年代末 ,袁隆平教授在杂交水稻三个战略阶段中 ,提出利用无融合生殖是一系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但利用无融合生殖 ,首先必须筛选可资利用的无融合基因 ,研究无融合生殖基因的遗传行为 ,为育种实践作指导。笔者本文的目的就是利用见诸报导的有关资…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化结合利用基因组间和多倍本杂种优势,开创水稻育种新途径的策略。纵观水稻育种的历史,无论是常规杂交育种,还是杂交稻育种,其研究战略都是建立在有性生殖和二倍体基础上的,归根结底,都是利用栽培稻同一基因组(A基因组)内优良基因的重组以及从野生稻向栽培稻引入少数优良基因。从作物进化趋势看,水稻是二倍体,基因组小、DNA含量低、染色体小,增加基因组数,提高倍性水平,利用异源多倍体杂种优势将是水稻育种新途径。针对同源四倍体水稻结实率低的关键问题,可采取拉大亲缘关系距离、减少多价体形成,应用广亲和、无融合生殖基因等措施,从遗传机理上提高多倍体水稻结实率。按三步实施战略:一、选用极端类型籼粳稻、爪哇稻,诱导亚种间杂种多倍体;二、诱导亚洲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以及非洲野生稻种间杂种多倍体;三、诱导AA基因组的栽培稻与其它不同基因组野生稻(BB、CC、BBCC、CCDD、DD、EE、FF、GG、HHJJ)的种间多倍体。在实施过程中发挥一特殊基因材料的特殊作用,如广亲和基因对于克服籼粳杂种一代不育性、特别是雌败育的作用,无融合生殖缺乏减数分裂发生和受精过程对于克服染色体配对分离而导致的杂种败育的作用,以及类似于小麦中存在的抑制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Ph基因对于防止水稻异源多倍体的基因组间部分同源性配对形成多价体、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等现象的作用,为选育异源多倍体水稻、无融合生殖水稻提供可靠保证。近三年的实践已经初获良好的结果,利用无融合生殖水稻品系籼粳交,亚洲稻与美洲稻杂交已获得杂种优势明显、结实率高达85%的优良多倍体株系,为实现这一育种新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二倍体水平上选育水稻无融和生殖种质的难度较大,而在多倍体水平筛选水稻无融和生殖新种质已成为水稻无融和生殖研究新的生长点。研究者已明确提出水稻无融合生殖育种的主要目标,即全显性和简单性、专一性和自发性、兼有性和致死性、多倍性和杂和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稻无融合生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二倍体水平上选育水稻无融和生殖种质的难度较大,而在多倍体水平筛选水稻无融和生殖新种质已成为水稻无融和生殖研究新的生长点。研究者已明确提出水稻无融合生殖育种的主要目标,即全显性和简单性、专一性和自发性、兼有性和致死性、多倍性和杂和性。  相似文献   

12.
谷子无融合生殖的胚胎发生研究结果表明:谷子SMA-1的无融合生殖为无孢子生殖和二倍体孢子生殖两种类型。无孢子生殖类型与专性无融合生殖狼尾草相同,单核胚囊经二次有丝分裂形成四核胚囊,无反足细胞。二倍体孢子生殖类型与磨擦禾相似。胚珠发育不同时期的观察统计表明,该系前期的无融合生殖频率较高,达13.3%,在有性、无  相似文献   

13.
利用EMS化学诱变高粱无融合生殖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使用浓度为0.3%的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高粱无融合生殖系1094和2083的种子。4叶期将其幼苗移栽至大田试验地。目的是为了研究EMS对2个高粱无融合生殖系的影响,并选择变异株创新种质。结果表明,经过EMS化学诱变处理后,2个高粱无融合生殖系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M0代田间鉴定得到了株高、穗长、育性及结实率等突变体。两年平均株高、穗长、育性的变异率分别是0.66%、1.03%和1.93%,结实率以30%~40%分布的突变株为最多。因此,该技术在育种实践和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无融合生殖的概念 无融合生殖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无融合生殖是不通过受精作用的生殖方式,它包括单倍体和二倍体两种无融合生殖。对作物改良意义最大的是二倍体无融合生殖。被子植物的二倍体无融合生殖可以有8种不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粱SSA-1无融合生殖特性及其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去雄杂交鉴定、遗传分析,对高粱SSA-1无融合生殖系的结实特性,无融合生殖频率及其遗传行为进行了鉴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SA-1具有自主结实特性,其自主结实为13.3-32.7%。绳索产受两对隐性基因控制,无融合生殖频率为25.5%-52.2%,为的兼性无融合生殖类型。该系无杂交不孕性,无融合生殖表达不受授粉方式,父类型等因子的影响,是目前无融合生殖研究以及固定杂种优势的良好基因材料。  相似文献   

16.
高粱无融合生殖系SSA-1和296B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粱无融合生殖系SSA-1和296B的选育牛天堂,张福耀,吴树彪,韩雪梅,韦耀明,尚勇进,孟存刚,阎喜梅,王景雪,郑静波(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太原030006)无融合生殖是植物种子的无性生殖方式,也是固定杂种优势的理想工具。禾本科作物的研究开始于Rao等...  相似文献   

17.
袁隆平院士在杂交稻育种构想中阐述了杂种稻育种的三步走战略:三系法,两系法与一系法,而一系法作为杂种应用的终极方法,袁先生将其实现希望放在无融合生殖上.  相似文献   

18.
被子植物的无融合生殖和它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无融合生殖是植物以无性繁殖产生种子的一种生殖方式.被子植物的无融合生殖以其发生的细胞学机制分为:未减数配子体无融合生殖;减数配子体无融合生殖和珠心胚结构(或孢子体无融合生殖)三种不同的基本类型.体细胞无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和珠心胚结构是被子植物常见的无融合生殖类型.这三种常见类型发生的细胞学机制和遗传特  相似文献   

19.
植物杂种优势育种途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该文讨论了植物杂种优势育种三个途径;植物常规杂种优势育种,植物无融合生殖杂种优势育种,植物双重杂种优势育种。研究表明,植物双重杂来自固定杂种优势遗传稳定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它们各自挟带雄性不育因子和恢复基因,植物双重杂种优质育种的研究对第二次绿色革命有着重要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的是冬小麦兼性无融合生殖系871131研究结果,am871131初次杂交时F1表现隐性性状,F2不分离,F3整齐一致,表现十分明显的无融合生殖特性,经过几年的组合再配,正、反交,广泛测交,双胚苗筛选,去雄套袋等,结果表明这一材料是兼性无融合生殖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