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目的】为深入研究叶用莴苣抽薹的激素协同调控关系和内在机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延迟抽薹调控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别对叶用莴苣易抽薹品种GB-30、中间型品种GB-26与耐抽薹品种GB-25喷施外源生长素(IAA),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赤霉素(GA3)、生长素(IAA)、脱落酸(ABA)以及茉莉酸甲酯(MeJA)含量。【结果】低浓度的IAA处理后3个不同品种的GA3含量增加,较高浓度的IAA处理之后,前9 d的GA3的含量都会显著降低,随后回升。低浓度的外源IAA会促进内源IAA的增加,高浓度处理之后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会使内源IAA的含量提前达到峰值。喷施较高浓度的IAA能够使GB-25和GB-30的ABA含量提前达到最大值。在处理前期,MeJA均有一个累积的过程,第9天时达到最大,3个品种的处理组在第9天时MeJA的积累量都比对照要高,其中易抽薹品种的差距是最明显的。【结论】叶用莴苣在抽薹前需要较低量的GA3、IAA和较高量的ABA、MeJA。外施IAA能够提高内源GA3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激素处理对叶用莴苣抽薹的影响。【方法】以绿色散叶莴苣耐抽薹GS59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激素喷施处理后,利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叶用莴苣中相关激素水平变化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在整个处理期内未发生抽薹;矮壮素处理后,叶用莴苣株型紧凑、茎粗壮且不易发生抽薹;赤霉素与生长素处理后植株均提早发生抽薹;三碘苯甲酸处理后,叶用莴苣早期无显著变化,后期发生迅速抽薹现象,但植株叶片小,茎细弱。【结论】在生产栽培时,可根据不同需要,进行激素选择。为了提高产量,可喷施矮壮素;为了促进抽薹开花,赤霉素为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3.
在当归苗期选用8种外源激素的不同浓度进行茎叶喷雾处理,研究外源激素对当归的抽薹率、生长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外源激素在当归苗期进行喷雾处理,对当归抽薹、地上部分生长(株高、叶片、冠幅)都有一定的影响,可有效提高当归单根鲜重和产量。其中青鲜素1.700 g/L处理效果最佳,抽薹率最低,为6.67%,较空白对照低32.66百分点;地上部分生长量(株高、叶片数和冠幅)略高于空白对照;单根鲜重最大,为120.60 g,较空白对照增加182.63%;折合产量最高,为10 130.04 kg/hm~2,较空白对照增产163.78%。综合考虑认为,用青鲜素1.700 g/L在当归苗期进行喷雾处理不但可有效降低当归抽薹率,且对当归地上生长量(株高、叶片和冠幅)无显著影响,并增加当归单根鲜重、提高当归产量,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种苗大小和外源激素对当归抽薹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GA3、NAA和CTK等3种外源激素处理当归大、中、小苗,研究种苗大小和外源激素对当归的抽薹率、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外源激素处理的小苗抽薹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抽薹率为14%;未经外源激素处理的中苗是主根长、收获株数和产量的最优处理,但种苗大小和外源激素对当归主根长影响差异不显著;50 mg/L CTK处理可促进大苗根部的膨大和伸长生长,有利于根部干物质的积累;50 mg/L GA3处理有利于中苗侧根数的减少。 相似文献
5.
甜菜当年抽薹过程中呼吸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温光条件诱导甜菜 (Beta vulgaris L.)当年抽薹 ,测定了甜菜幼苗在抽薹过程中体内呼吸酶的变化 :抗坏血酶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在低温春化后较高 ,以后随着抽薹、开花的进行活性逐渐降低 ;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反 ,在抽薹前 ,活性较低 ,抽薹后 ,活性逐渐增强。这些酶系统活性的交替变化表明与春化作用相关的甜菜抽薹进程中呼吸代谢过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温光条件诱导甜菜 (Beta vulgaris L .)当年抽薹的过程中 ,诱导株内部发生着复杂而综合的生理和生化过程 ,在低温春化后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表现出较高水平 ,以后随着生育的进程而逐渐降低 ,与对照组差异显著。试验设计中首次运用甜菜材料进行了细胞色素氧化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并与上述结果相互佐证 ,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7.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7,40(6):39-43
以MS为基本培养基为对照,在培养基MS + 6-BA 1.0mg / L和MS + 6-BA 1.0mg / L + NAA 0.1mg / L的培养基上接入的山丹小鳞茎无菌苗,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研究山丹继代培养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继代培养过程中添加的外源激素不同,小鳞茎表现的形态变化也不相同,相对应的是内源激素的含量也发生一定的变化。在MS培养基和同时添加6-BA 1.0mg / L和NAA 0.1mg / L的培养基上小鳞茎ABA含量变化均较为平缓,在添加6-BA 1.0mg / L的培养基上ABA的含量呈现先上升后和呈递渐下降的趋势;在添加了6-BA 1.0mg / L和6-BA 1.0mg / L + NAA 0.1mg / L外源激素的培养基上小鳞茎的ZR,IAA和GA3含量的高低均与其增殖率呈负相关,而ZR / IAA的比值却与不同培养基中小鳞茎的增殖率呈正相关。当ZR / IAA高时诱导芽的分化,比值低时诱导根的产生。而IAA / ABA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比值低时有利于小鳞茎的分化,与ZR / IAA的比值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低温诱导甜菜抽薹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低温可以导致二年生糖用甜菜抽薹,使块根产量比正常甜菜产量减少10%~20%,含糖率降低0.8%~1.6%。采用代表性差异分析cDNA-RDA(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ofc DNA)技术,经过三轮差减杂交,获得在低温诱导甜菜茎尖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DP3,为甜菜抽薹相关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不同外源激素对杂交鹅掌楸扦插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经NAA、NAA IBA和NAA BA处理后的杂交鹅掌楸插穗为材料,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研究其在春季扦插生根过程中5种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激素提高了插穗生根率,生根性状得以改善,其中以NAA BA处理为最优。生根过程中,IAA、ZRs和iPAs共同对愈伤组织的形成起作用,GA4则对根原基的形成起作用。所有激素都不能降低ABA质量分数,但会使ABA质量分数变化更为活跃。生根率和生根时间接近的NAA处理和NAA IBA处理插穗的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相似。NAA BA降低了IAA质量分数,但使iPAs和ZRs质量分数显著增加,并促使iPAs、ZRs和GA4质量分数顶峰提前到来,这是NAA BA处理后插穗生根能力显著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11.
几种杀菌剂防治甜菜褐斑病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出防治黑龙江省甜菜主产区甜菜褐斑病效果较好的杀菌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使用杜邦福星、异菌脲、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阿米西达、凯润等7种杀菌剂,在3个时期对甜菜品种SD13829进行叶面喷施。通过对褐斑病发病情况调查及块根产量和含糖比较得出:喷施3次供试7种杀菌剂后最终防效达27.61%~68.26%,提高产量4.85%~15.28%,含糖率增加0.63%~7.73%,产糖量增加5.74%~24.20%。其中杜邦福星、苯醚甲环唑处理对甜菜褐斑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分别为60.73%和68.26%,产量增加15.28%和13.14%,含糖率增加7.73%和5.99%,产糖量增加24.20%和19.91%,推荐其在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12.
The content of sugar is influenced by sucrose synthase (SS) activity in roots.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level in the amino- nitrate ratio on SS activity of leaves and roots, roots yield and sugar content in sugar beet were studied in the field experiment by nutrient solution cult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S activity in leave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roots. With nitrogen level increasing, SS decomposition activity enhanced, and synthesis activity reduced. SS activity was regulated by different nitrogen forms and the ratio of NO3– and NH4 . SS synthesis activity was enhanced as NH4 increasing when NO3–: NH4 ≥1, and it decreased as increasing NH4 when NO3–: NH4 ≤1, and it was the highest when NO3–: NH4 =1. SS decomposition activity was enhanced as NO3– increasing. Sucrose content in root was lowed as nitrogen level increasing, but it was enhanced as NH4 increasing in the same nitrogen level. Root and sugar yield were the highest in the medium nitrogen level and NO3–: NH4 =1. The result in field experiment corresponded with that in the nutrient fluid culture. It provides a basis for using reasonably nitrogen fertilizer in sugar beet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3.
甜菜亚硝酸还原酶(NiR)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简并PCR和RACE方法克隆甜菜NiR基因,并利用网络工具分析预测了其编码蛋白.结果表明,该NiR基因(登陆号:HQ224499)全长为2014 bp,编码一个包含599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分子质量为66.88 ku; NiR为易溶,亲水性较强的蛋白,同时有明显的疏水峰;经BLASTp比对表明,该蛋白序列与菠菜NiR蛋白同源性最高.Geno3d模建预测,NiR蛋白中有57个β转角,24个α螺旋. 相似文献
14.
甜菜害虫专家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总结甜菜害虫知识和专家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网络的甜菜害虫咨询专家系统.该系统由害虫管理模块、预测预报模块、防治决策分析模块、解释文本数据库4部分构成,是对甜菜害虫进行识别、查询、防治和用药指导的较为完整的体系,初步实现了甜菜害虫的网络诊断和查询功能,可为人们提供系统的科学防治措施和综合治理甜菜害虫的专家决策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以甜菜品种KWS0143为材料,采用“3414”设计方案,探讨肥料对酶活性的影响及酶活性与甜菜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甜菜生育期间,随着施氮水平的升高,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增强,磷肥与酶活性在生育前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8月初(块根增长初期)可以通过增施相应肥料来调节氨同化途径的强度;谷氨酰胺合成酶... 相似文献
16.
NaCl胁迫下甜菜三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甜菜ST13092为供试品种,采用室内营养液水培培养方式,研究不同NaCl浓度对甜菜内源激素(IAA、GA3、ABA)的影响,以及在盐胁迫条件下三种内源激素含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IAA和GA3含量均随浓度升高显著降低,其中,280 mmol·L-1降低量最大,210 mmol·L-1降低幅度大,70 mmol·L-1几乎未受影响;IAA含量仅有280 mmol·L-1处理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其他各个处理均呈升高趋势。ABA含量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而明显升高;除3 mmol·L-1对照外,其他各处理均随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IAA/ABA和GA3/ABA均随NaCl浓度升高而降低;随着时间延长呈现先下降后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7.
采用育苗和移栽技术有机结合的系统思想设计出满足甜菜移栽农艺和高速自动移栽机技术要求的链式纸钵结构,研究了甜菜育苗用链式纸钵结构及其结合部结构参数优化组合。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链式纸钵分离力和破损率为目标函数,以结合部的连接部长度、连接部数量和分离导引部长度为影响因素,对链式纸钵结合部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链式纸钵结合部结构参数优化组合为连接部长度5 mm、连接部数量4个、分离导引部长度50 mm,为提高甜菜自动移栽机作业速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甜菜氮素同化与蔗糖代谢的关键酶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以甜菜高糖品种甜研7号为试材,采用框栽方法,进行各生育时期氮素同化酶与蔗糖代谢关键酶的测定。研究表明,在甜菜幼苗期和叶丛形成期,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分别与根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和蔗糖合成酶(SS)分解方向活性呈显著和极显著关系,叶片NR活性与根中SS合成方向活性关系虽呈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在甜菜块根增长初期,根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与根中SPS活性呈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分别与根中SS合成与分解方向活性呈显著和极显著关系。可见根中氮素同化和蔗糖代谢存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明晰补水移栽对纸筒育苗甜菜苗期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比较了地下式补水与传统的地上式补水的土壤润湿结构特征,补水量对甜菜苗期地下部根系与地上叶片发育的影响,以及补水移栽在两种土壤条件下的甜菜产量与品质效应。结果表明,地下式补水创造了环裹于秧苗纸筒底部的土壤湿润球,利于向秧苗供水与田间有效保水。随补水量的增加,甜菜苗期侧根数、主根长、主根粗、根鲜重、叶片量、叶面积随之显著增长。在华北寒旱区砂质栗钙土农田,以成活率与壮苗为目标的甜菜移栽补水量为150~200 ml·株-1、壤质草甸栗钙土农田为100~150 ml·株-1为宜,较不补水甜菜块根增产68.78%~81.82%,糖产量提高65.57%~81.82%。地下式补水移栽,是提高甜菜成活率的关键;适量补水实现培育壮苗,成为甜菜高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