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2 毫秒
1.
冬季昼短夜长,气温低,家畜免疫能力下降,常因环境质量和营养水平下降而发生疾病。如何搞好家畜安全越冬,减少发病死亡率,是养殖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家畜饲养场在冬季要实行综合性措施,预防家畜疾病的发生。做好冬季动物疾病预防工作,可以有效的减小家畜死亡率,帮助家畜安全的过冬。在家畜饲养的过程中,应当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进而预防家畜疾病的发生。本文主要由以下五点对冬季家畜疾病预防展开探究,以及为冬季家畜饲养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冬季气温较低,家畜免疫系统脆弱,极易受到疾病的侵害,因此,做好冬季家畜的疾病预防是养殖户加强饲养管理的关键。本文结合冬季家畜常见疾病特点,从保暖、防疫、卫生、营养等角度探究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家畜饲养安全过冬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冬季家畜容易出现的一些疾病的预防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家畜的饲养,是我国农村的一大特色,但是在家畜饲养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家畜会发生创伤,因而较易患破伤风病。本文结合笔者对所在工作区域的家畜患破伤风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家畜破伤风病及其治疗进行概述,然后分析中西兽医采取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希望能减少家畜患病风险,提高治愈率,促进家畜饲养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牧草一般指供饲养的家畜使用的草本植物.牧草的种植不仅为家畜提供了优质的饲料,而且满足了现代化家畜饲养要求.但是随着气温的下降,大部分牧草便会停止种植,冬季家畜的饲养面临着饲料短缺的困扰,通过种植越冬牧草可以有效的解决冬季和早春饲草短缺的情况,可有效缓解家畜冬瘦或死亡等现象的发生,从而降低家畜饲养成本,提高效益.因此,加强对越冬牧草的田间管理对于提高越冬牧草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越冬牧草的田间管理与利用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生产中得到了应用推广,养殖户的经济收入明显增加。但是,也有少数养殖户在冬季利用塑料大棚饲养牛时,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致使被饲养的牛群发生皮肤霉菌病,该病俗称“钱癣”,是由皮肤霉菌中的发癣属和小芽孢癣属引起的各种家畜皮肤病,最易感染的是牛,此病不分年龄、性别均可发生,幼年家畜较易感染,对此情况我们进行了调查,并采取了预防治疗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冬季气温下降,奶牛易发生冷应激,给养殖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从饲养管理、防寒保暖、设备维护、疾病预防等方面对冬季规模奶牛场的关键点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因冬季气温低,家畜很容易在冬季寒流来袭时着凉感冒或诱发其他疾病,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做好家畜冬季的疾病预防。一、为家畜提供合理的环境在设计畜舍时,就应该考虑到其冬季的防寒保暖性能。冬季来临之际,及时对畜舍的防寒保暖体系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畜舍没有风洞并具有较好的防寒保暖性能。尤其要注意对门窗的检查,如果门窗出现松动或防寒保暖效果不好,要及时采用塑料布、棉被等做好防寒保暖处理。另外  相似文献   

9.
冬季奶牛一般不会发生较大的传染性疾病,但是由于北方冬季气候寒冷且干燥,家中饲养的奶牛容易因为自身抵抗力下降而出现一些疾病。所以,养殖户和大型牛场的饲养管理者应当确保牛场产奶量的同时,积极做好预防奶牛疾病的工作。1感冒冬季气温较低,容易引起风寒侵体,导致以呼吸道为主的感染。患病牛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嗜睡,羞明流泪。体温升高,有时达到40℃以上,耳尖和  相似文献   

10.
滨州地区冬春季多风,寒冷干燥,牛处于消耗饲料营养状态,饲料利用率、肉牛出栏率均较低,牛只自身抵抗能力也比较低,既容易感染传染性疾病,也容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因此,在冬春季需要采取正确的饲养管理,才能保证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本文从饲料营养、生产管理、生物安全和预防保健四个方面对滨州地区冬春季肉牛的生产管理进行阐述,旨在为滨州地区肉牛养殖提供理论支持,提高牧场冬季饲养水平,提升牧场冬季肉牛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冬季天气寒冷,农户饲养家畜如果保温不善,长期在寒冷潮湿环境中饲养,其尾巴、四肢、耳朵、乳房、阴囊、包皮等末梢部位很容易被冻伤,甚至死亡,尤其是体弱家畜更易发生。如果冻伤后感染,还会出现干性坏死,波及关节、骨骼等部位,表现为运动功能受阻。现将家畜冻伤的预防及治疗方法简介如下:1冻伤的症状1.1表层冻伤病畜表现为皮肤及皮下组织充血、水肿、疼痛。有的皮肤上出现大小不一的水疱,然后水疱中黄红色液体逐渐变干,表皮脱落。有时因水疱被擦破而引起感  相似文献   

12.
羊是畜牧养殖中最为常见的养殖动物,与其他家畜饲养一样,一旦管理不善极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在春季羊更容易患上疾病,导致羊群的死亡几率急增,所以应该根据春季羊的发病症状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治疗措施,从而提高饲养效益.本文对春季羊的常见疫病提出防治意见,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丽雅 《兽医导刊》2020,(2):164-164
冬季气候较为寒冷,温度较低,此时家畜的免疫能力下降,家畜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所以家畜养殖业的疾病治疗和防疫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在了解冬季家畜疾病相关知识基础上,更好的推进家畜疾病治疗与防疫工作进行.  相似文献   

14.
家畜孕期流产每年都给我国的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做好家畜孕期疾病的预防与诊断显得无为重要,本文对家畜孕期常见疾病进行总结,为今后能更好地预防家畜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许达 《现代畜牧科技》2020,(4):59-59,61
貂繁殖力强,养殖经济价值高,受到养殖户的欢迎,养殖数量逐年增多,但其没有像饲养其他家畜那样普遍和久远,对于大部分养殖户来说还是一种新的饲养动物,对貂的疾病发生及预防还不太不了解,现就貂的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方法进行介绍,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列举了动物的常见疾病,如普通疾病、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疾病三大类,并分析了每一类疾病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指出在饲养管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家畜疾病产生的原因与饲养管理密切相关,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以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进入冬季,昼短夜长,气温低,气候出现干燥,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气温会出现骤降、霜冻。家畜免疫能力下降,这一季节正值传染病多发,常因环境质量和营养水平下降而发生呼吸道传染疾病。  相似文献   

18.
冬季的气温较低,日照时间短,气候干燥,天然饲料资源减少,这些都不利于畜禽的生产,如果饲养管理工作没做好,将对畜禽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在春节前后畜禽产品需求量较大、市场价格较高的时期,影响更大。为了消除冬季寒冷对畜禽生产的不利影响,养殖户要认真做好冬季的畜禽饲养管理工作,以全面提高畜禽养殖经济效益。1加强畜舍的防寒保暖工作,防止畜禽受寒和外感疾病的发生低温有利于流感、牛痘和新城疫等病毒(菌)的繁殖。风雪寒潮等低温袭击是羔羊肠痉挛及各种家畜家禽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肾炎等疾病的病因或诱因。畜舍内温度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四季气候不同,气温变化明显,如果转季时家畜自身的调节功能较弱,可导致发生各种疾病,影响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损失。若能根据气候特点及疾病的发生规律,在转季之前进行有针对性的药物预防,可有效地预防疾病。家畜四季中药预防方法简单,经济有效实用,养殖户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20.
<正>在家禽饲养过程中,受环境、气候和人为因素等影响会出现感染疾病的情况,尤以冬季发病几率最高,若控制不及时或效果不佳,不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对食品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诱发公众卫生事件,因此在家禽饲养过程中开展科学有效的防治工作意义重大,具体可从饲养、预防和治疗三个角度出发,明确冬季家禽疾病防治要点。1选择优质家禽在冬季家禽疾病预防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保证家禽品种选择的优质性,从根源上防止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