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奶牛产后瘫痪症,中兽医称产后瘫痪、产前胎气,均属于产科疾病的范畴,目前在我区奶牛养殖场时有发生,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常见病。笔者自2006年以来在兽医临床上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具有缩短病程、提高疗效、节省开支且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等优点。治疗50例产前产后瘫痪病例,  相似文献   

2.
吴曦 《广东奶业》2004,(3):27-27
奶牛产伤性瘫痪是奶牛躺卧不起综合症的一种。它多由妊娠后期饲喂精料过多,胎儿生长过于迅速体重较大或胎位不正,产道开张不完全,分娩时强行拉出胎儿,以致胎儿压迫产道,使坐骨神经、闭孔神经、胫神经损伤,而导致母牛产后发生瘫痪。此病多见于初产牛。本病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常因治疗不当、疏于护理,淘汰率极高。笔者近年临床治疗11例,其中治愈7例,淘汰4例。现将诊治情况及体会简要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牛的瘫痪可分为产前瘫痪和产后瘫痪 ,中兽医俗称产前胎气 ,产后风 ,在我区兽医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产科疾病。据临床资料记载 ,产后瘫痪多于产前瘫痪。特别是高产奶牛和体质瘦弱的耕牛和羊多发 ,常在产后 1~ 4天发病 ,最快者产后几小时即可发病。产前瘫痪多在产前 15天左右发病率较高。主要原因是由于母畜机体内发生急性代谢紊乱 ,妊娠期饲料中长期缺乏矿物质钙磷以及长期缺乏运动所致。发病年龄一般在 4~ 7岁的牛 ,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奶牛以夏季较为多见 ,黄牛冬季多见。临床上发病较急 ,多呈慢性经过 ,要注意观…  相似文献   

4.
综合治疗奶牛产前产后瘫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产后瘫痪症,属于家畜产科疾病的范畴,目前在我区奶牛养殖场时有发生,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一种常见病,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淘汰,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经济损失。笔者自2000年以来在兽医临床上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节省开支,安全可靠,无副作用。治疗50例产前产后瘫痪病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据临床资料记载,产后瘫痪多于产前瘫痪,特别是高产和体质较差的奶牛多发,多在产后1~6天发病,最急者产后1~3小时即可卧地不起而发病;产前瘫痪多在产前7~26天左右发病较高,有特殊病例在怀孕4~5个月而发病。究其原因是由于母畜…  相似文献   

5.
姜林 《山东畜牧兽医》2009,30(11):36-36
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多发生在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青壮牛奶牛,对奶牛业的危害很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一种病,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奶牛被淘汰,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牛产后子宫脱出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在从事兽医临床实践的过程中,整复过水牛、黄牛、奶牛乃至杂交牛产后子宫脱出病例,其中尤以一例产双胎奶牛产前瘫痪伴发子宫脱出的病例较为典型.现将这一典型奶牛产前瘫痪伴随子宫脱出的整复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7.
牛产后子宫脱出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在从事兽医临床实践的过程中,整复过水牛、黄牛、奶牛乃至杂交牛产后子宫脱出病例,其巾尤以一例产双胎奶牛产前瘫痪伴发子宫脱出的病例较为典型。现将这一典型奶牛产前瘫痪伴随子宫脱出的整复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8.
综合治疗奶牛产后瘫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产后瘫痪症,中兽医称产后瘫痪,产前胎气,均属于产科疾病的范畴,目前在我区奶牛养殖场时有发生,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一种常见病。笔者自1996年以来在兽医临床上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节省开支,且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等优点。治疗50例产前产后瘫痪病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牛生产瘫痪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但压迫性产道神经损伤引起的瘫痪比较少见。早期确诊,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否则就会引起牛的终身瘫痪。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家畜瘫痪56例,治愈49例,其中犬瘫痪恢复较快,治愈率87.5%,有效率达100%,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研究资料,对奶牛低血钙性产后瘫痪、低血磷性产后瘫痪、低血钾性产后瘫痪、低血镁性产后瘫痪的临床症状、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希望能为兽医临床工作者精准化诊断、治疗奶牛产后瘫痪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该文简要阐述了母猪瘫痪的病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方法,通过2起典型病例分别介绍了母猪产前瘫痪和产后瘫痪的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方法即西药治疗以补钙补糖和对症处置为治则;中药治疗分别以八珍搜风汤和中兽医民间验方治疗产前瘫痪和产后瘫痪。同时采取加强患猪护理,调整优化母猪日粮营养构成、适当增加妊娠母猪运动量和日光浴等综合措施,取得较满意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宁夏地区近3年规模化奶牛场6 000余头奶牛的围产期疾病进行跟踪调查,根据奶牛预产期前1周内的临床征兆分析其在分娩中和产后可能发生重大致死、致残、高发疾病的风险。奶牛在分娩中发生的主要疾病是产程延长、难产、产道损伤和产道感染,犊牛死亡或犊牛拉伤;产后母牛容易发生胎衣不下、急性产道性败血症、产后瘫痪、皱胃移位、子宫炎、酮血病,前胃迟缓、急性坏死性肠炎和腹泻等疾病;新生犊牛易发生的疾病主要是腹泻、肺炎。调查发现:产前1周发现有分娩风险信号的母牛,产后60 d内病死淘汰率明显高于非风险分娩牛;奶牛产前1周出现肥胖、瘤胃空虚、腹围异常增大、腹下严重水肿、年龄偏大、走路摇摆等信号,则在分娩中存在着高风险。采取适当的干预防控措施,可降低分娩高风险牛的分娩风险和产后疾病,从而降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生产瘫痪是乳用牛的多发病,临床上采用乳房送风或大剂量补钙等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役用秦川牛发生产后瘫痪的不多,截瘫则更少,因此不被人们重视,常因诊疗不当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我院门诊收治的一例役用秦川牛产后截瘫,用上述方法治疗,效果不佳,后用针灸疗法治愈,现介绍如下。(一)病例礼泉县北屯乡王某饲养的一头秦川老母牛,1989年2月21日难产,当地兽医从产道拉出死胎,25日该牛卧地不起,肌肉震颤,病情危重,当天用车拉到我院诊治。经检查,体温38℃,心率72次/分,精神萎靡,反应迟顿,瘤胃蠕动微弱,  相似文献   

14.
正胎衣不下是指母畜(牛)产后胎衣在12小时内不能自行脱落排出体外,临床上较为多见。笔者在兽医临床上采用中药方剂为主治疗此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多年来的临床经验证明胎衣不下不及时治疗,就会引起乳房炎和产道炎症,影响产奶产犊。1病因多因产前劳役过度,营养不良,畜体羸瘦,气血不足,使胞宫功能减弱;或胎儿过大,胎水过  相似文献   

15.
一些牛常因产后诱发瘫痪,对此,笔者采用我院已故祖传四代名兽医李俊业老先生生前惯用的治疗马属动物产后风的中药方剂配合针灸、肌注,实践验证效果甚佳。临床遇24例奶、耕牛产后瘫痪,经3—5次用药  相似文献   

16.
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多发生于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青壮奶牛,对奶牛业的危害很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此病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奶牛被淘汰,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目前,牛代谢性障碍疾病时有发生,尤其母牛产后发生的代血钙较为常见,是严重危害养牛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牛的生产瘫痪,又称产后瘫痪,产后低血钙,产褥热,乳热症,俗称产后风,胎风或胎气等。是牛产前产生突然发生的一种急性代谢性疾病。在临床上多以知觉丧失,  相似文献   

18.
产后瘫痪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多发生在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青壮奶牛,对产奶牛危害很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此病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奶牛淘汰,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将兽医实验室监测技术应用于临床,对影响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疾病--乳房炎,产前、产后瘫痪,酮病等做出快速定性诊断:有针对性的治疗用药.以达到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减少诊疗费用、降低患牛的非正常淘汰率和奶产品的药物残留的作用.经示范试验,兽医实验室监测技术用于奶牛乳房炎.产前、产后瘫痪,爬卧不起综合征,酮病诊疗:试验组较对照组每隐性乳房炎病例节省诊疗费18元,每临床型乳房炎病例节省诊疗费97元,每产前、产后瘫痪病例节省诊疗费79元,每一酮病病例节省诊疗费42元,且对照组有乳房炎未愈淘汰1例,产前、产后瘫痪未愈淘汰1例,发痛淘汰率分别占10%、16.7%,试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产后后躯瘫痪是指母畜产后后驱不能站立或站立困难,奶牛、耕牛较易发生。下面我们介绍一例耕牛产后后躯瘫痪的诊治情况。1发病情况2004年5月21日,我市兴隆乡李某饲养的1头30月龄本地耕牛初产1头雌性犊牛,产前3小时左右发现母牛卧地不愿站起,产后2小时左右发现卧地不起。当地兽医在牛发病后1小时,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风湿灵等药物,每日1次,连用3天,均无效果。据畜主介绍,该病牛产犊过程较慢,胎衣正常排出,食欲、排粪尿正常,犊牛日哺乳2次。2临床症状及诊断病牛膘情一般,卧地不起,由于治疗延误,造成前肩、后臀部共有3处较严重褥疮、水肿,两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