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从半枝莲中提取总多糖和总黄酮,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方法从半枝莲中提取总多糖,采用乙醇提取的方法,从半枝莲中提取了总黄酮,建立含量测定方法,测定总多糖和总黄酮的含量,计算得率。结果:总多糖提取的平均得率为10.3%,含量为56.3%;总黄酮提取得率为11.7%,含量为13.0%。结论 :该提取方法简单方法 ,含量测定方法线性关系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绞股蓝饮片、绞股蓝超微粉以及绞股蓝发酵液中绞股蓝多糖的含量,为绞股蓝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水煎煮法,水提法,醇碱提法、醇处理水提法和石油醚醇处理水提法5种不同方法,对绞股蓝饮片中的绞股蓝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及比较,确定最佳提取方法。采用所确定的最佳处理方法测定绞股蓝超微粉中绞股蓝多糖含量。而绞股蓝发酵液直接采用醇沉处理测定其中的多糖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五种提取方法以醇碱提法提取绞股蓝粗多糖含量最高为49.1400mg/g,纯度最高为0.2068g/g;绞股蓝叶超微粉提取的绞股蓝粗多糖含量为158.5500mg/g,纯度为0.2448g/g;二次发酵液提取的绞股蓝粗多糖含量为1638.5500mg/g,纯度为0.6161g/g。(结论)五种提取方法中以醇碱提法提取的绞股蓝多糖含量和纯度最高;绞股蓝超微粉中的绞股蓝多糖含量明显高于绞股蓝饮片中的,但经过发酵处理的绞股蓝中的多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以甘肃省酒泉地产枸杞为试验对象,采用超声辅助优化枸杞多糖提取工艺,并对酒泉地产枸杞药材中多糖及其单糖组成进行测定分析。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以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时间为考察因素,开展单因素试验,并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按照苯酚-硫酸法测定枸杞中总多糖,利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枸杞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显示,枸杞多糖超声辅助最佳提取工艺为固液比1∶20(g∶mL),超声时间30 min,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90 min。采用上述工艺,酒泉玉门市柳河乡产的枸杞中多糖净提取率最高,为3.83%;利用苯酚-硫酸法和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别测定9批枸杞总多糖含量和自制枸杞多糖的单糖组成,酒泉玉门市花海镇和瓜州县布隆吉乡产的枸杞中总多糖含量较高,为3.21%和3.01%;自制枸杞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7种单糖组成,平均含量分别为0.62%、1.01%、3.59%、8.22%、3.59%、0.76%和4.79%,且玉门市和瓜州县产的枸杞多糖中单糖含量较高。枸杞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稳定可靠,为其加工生...  相似文献   

4.
中药复方免疫增强剂中多糖的提取及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对中药复方免疫增强剂中的多糖进行了提取,并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然后回归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多糖在试验剂量下无毒副作用,对免疫器官的增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中药的使用效率,降低临床的使用成本。采用藿香、半枝莲、陈皮、甘草四味药材,并利用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进行发酵,在波长510 nm处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显色,在波长490 nm处测定总多糖含量。结果显示,经发酵后,半枝莲、陈皮、甘草的总黄酮含量均有所下降,且藿香中总多糖含量有所下降。陈皮水提液及乳酸杆菌发酵提取液中总多糖含量最高,其次是甘草乳酸杆菌发酵液的总多糖含量21.33 mg/g,半枝莲水提液73.97 mg/g,除陈皮外,其余三味药材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总多糖含量极低。由此可知,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发酵后会显著降低半枝莲、陈皮、甘草的总黄酮提取量,对藿香的影响不明显;经乳酸杆菌发酵后,显著提高半枝莲,甘草的多糖提取量;枯草芽孢杆菌几乎不能促进以上中药的多糖释放。  相似文献   

6.
为了制备多糖铜络合物并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D_(50)),试验采用水提醇沉法从阿里红中提取总粗多糖,并通过苯酚-硫酸法和红外光谱法对阿里红多糖进行检测;用GB/T5009.13—2003法对多糖和络合物中的铜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利用红外光谱法和电镜对多糖和络合物进行扫描观察;给小鼠口服多糖络合物,测定半数致死量。结果表明:多糖含量为32.92%、铜含量为0.558 g/kg,多糖铜络合物中铜含量为51.05 g/kg(相对多糖);阿里红多糖铜络合物半数致死量为602.56 mg/kg,可信限是464.52~781.63 mg/kg。说明阿里红多糖络合物是低毒性药物。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水提醇沉淀法研究了影响可溶性荷叶多糖提取的因素并测定了其多糖含量.通过控制和改变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沉淀体积倍数研究这些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并且利用三氯乙酸法除蛋白质.时荷叶多糖进行初步纯化.结果表明,荷叶多糖最佳提取的条件为:80℃、3h、2.5倍体积乙醇沉淀效果最佳,粗糖提取率为1.795%,糖相对含量为7.23%,3%浓度的TCA溶液除蛋白质效果最好,糖相对含量为9.98%.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常见11种蜂花粉,用硫酸—酚法进行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以玉米、向日葵、荷花花粉多糖含量较高,而油菜、玫瑰、党参花粉含量较低,并对花粉多糖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不同蜂花粉多糖含量的差异,试验对杂花粉、油菜花粉和茶花粉进行了多糖提取及含量的测定,蜂花粉原料通过粉碎、冷冻、水浴加热、过滤、烘干、二次醇析、离心和低温真空干燥等步骤,获得蜂花粉的粗提取物,再采用苯酚-硫酸法检测花粉多糖的实际含量,并通过计算得出蜂花粉多糖的提取率。结果表明:在相同提取条件下,茶花粉、油菜花粉的多糖含量与杂花粉1号、2号相比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0.
蒽酮-硫酸法测定酵母多糖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的方法被各种测糖的专著收载,而文献报道的酵母多糖含量的测定一般采用的都是苯酚显色法。作者旨在采用蒽酮 硫酸法测定酵母制品多糖的含量,为酵母多糖含量的测定提供一种新方法。结果,摸索出一套适合酵母多糖含量测定的蒽酮 硫酸比色法,采用本方法对酵母培养液进行测定,得到了准确的多糖含量,且本方法具有简单、易掌握、快速等优点,对生产上检测多糖含量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新型油脂产品——以复合多糖和蛋白微囊包被乳化脂肪粉中粗脂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建立了一种以复合多糖和蛋白微囊包被乳化脂肪粉中粗脂肪含量的检测方法,通过120℃高温加热1h破坏乳化和微囊包被下的结合态脂肪,再以石油醚(30~60℃)作为提取溶剂,使用索氏提取法对粗脂肪含量进行测定。该方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与回收率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试验采用水浴提取法提取七味地藿颗粒中的多糖,通过苯酚-硫酸显色体系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该方剂中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温度和料液比等因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25,提取时间为2 h,提取温度为90℃,提取次数为3次时,七味地藿颗粒多糖提取效果最好,提取率为28.01%。该优化工艺条件稳定、可靠,可作为工业化生产七味地藿颗粒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益生菌FGM发酵黄芪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本试验以发酵黄芪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工艺的提取参数进行优化,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发酵黄芪多糖的含量影响显著,并且两两因素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影响发酵黄芪多糖提取含量的工艺因素按主次顺序排列为:料液比 > 提取温度 > 提取时间;乳酸菌发酵黄芪液多糖提取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65 min、提取温度80℃、料液比为1:9,在此条件下,发酵黄芪多糖的含量为6.72 mg/mL。试验证明该工艺可行,可为新兽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桑叶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桑叶粗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桑叶粗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以加水倍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设计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采用苯酚一硫酸比色法进行桑叶粗多糖含量测定,比较得出桑叶水提物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浓度乙醇对桑叶粗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显示,煎煮次数对桑叶粗多糖提取率影响最大,当加水倍数为25倍,煎煮时间为2 h,煎煮2次时桑叶水提物中桑叶粗多糖提取率最高,为4.94%。但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最终确定桑叶水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5倍水,煎煮2 h,煎煮3次。乙醇浓度对桑叶粗多糖的含量及得率影响很大,70%乙醇醇沉所得水提物中桑叶粗多糖质量最大,40%乙醇醇沉所得桑叶粗多糖含量最高,平均含量达41.5%,显著高于其他乙醇浓度(P < 0.05),提示乙醇浓度越高,桑叶粗多糖含量越低,但得率越高。桑叶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倍数为25倍,煎煮时间2 h,煎煮3次,采用70%乙醇醇沉。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高得率的山豆根多糖提取工艺,试验以山豆根为原料,采用木瓜蛋白酶酶解法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最佳提取工艺,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山豆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酶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值。山豆根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浓度2%、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3 h、酶解pH值5,山豆根粗多糖含量为88.48%,多糖的提取率为5.11%,明显高于水提醇沉法提取的粗多糖得率(3.54%)。该方法简便、成本低、提取率高,适用于山豆根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6.
甘肃岷县不同海拔栽培当归多糖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甘肃岷县不同海拔区域栽培当归多糖含量进行测定,探索当归多糖含量与栽培区域海拔之间的关系。方法:加热回流提取当归多糖,苯酚-浓硫酸法比色,在490 nm处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对照标准曲线计算样品多糖含量。结果:当归多糖在2 300-2 900 m区域内随海拔升高含量逐渐增高,在海拔2 900-3 100 m区域内随海拔升高含量逐渐下降,其中2 600-2 900 m海拔区域栽培当归样品多糖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海拔区域当归多糖含量。结论:本研究探讨了当归多糖含量随栽培区域海拔的变化规律,对当归最适栽培区域的选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提取方式对玉米皮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试验分别采用酶法、超声波法、微波法、微波辅助超声波法以及传统热水浸提法提取玉米皮多糖,并对不同提取方式得到的多糖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结合微波法提取得到的多糖含量最高,为15.85 mg/g,但其抗氧化能力最低;传统热水浸提法得到的多糖含量最低,为8.50 mg/g,其抗氧化能力也较低;酶法提取得到的多糖含量较高,为12.99 mg/g,且其抗氧化能力最高。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研究了提取温度(A)、料液比(B)、提取时间(C)及提取次数(D)对中药复方粗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最佳提取条件参数为A3B1C3D3,即浸提温度80℃,料液比1∶10,浸提时间3 h,提取次数3次。中药复方多糖提取物GCPS中多糖含量为43.45%。苯酚-硫酸法是目前测定多糖含量较可靠的传统方法之一,本法简单快速,结果稳定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9.
茶多糖是黑茶功能活性物质之一。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六堡茶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优化后的多糖进行纯化与组分测定。结果表明,六堡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浸提时间120 min、液料比15 mL/g、提取温度70℃,得率为10.81%。六堡茶多糖的组分为33.61%的总糖和35.09%的糖醛酸以及16.37%的蛋白质和2.5%的多酚。文章明确六堡茶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并测定基础组分,为六堡茶多糖提取工艺标准化提供参考,使六堡茶多糖成为饲料添加剂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砂海星(Luidia quinaria von Martens)提取残渣进行营养成分分析,为砂海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水分、灰分、粗脂肪、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参照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还原糖、总糖、多糖的测定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氨基酸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氨酸的测定参照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脂肪酸的测定采用气—质联用法;化学元素Ca、Mg、Fe、Pb、Mn、Zn、Cu、Ni、Co、Cr的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Hg的测定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结果]砂海星提取残渣中水分含量为1.75%,灰分含量为81.40%,粗脂肪含量为0.67%,蛋白质含量为11.99%,还原糖含量为0.20%,总糖含量为2.16%,多糖含量为1.96%,总氨基酸含量为13.69%,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化学元素中Ca、Mg、Fe含量较高。[结论]砂海星提取残渣营养成分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