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为分析不同色泽菠萝蜜果肉中类黄酮物质的差异,以红色和黄色菠萝蜜果肉为材料,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平台,定性和定量分析类黄酮物质。结果表明:菠萝蜜果肉中共鉴定出82种类黄酮物质,包括27种黄酮、24种黄酮醇、12种黄烷酮、11种黄酮碳糖苷以及8种其他类型类黄酮物质;定性定量分析的整体结果表明,红色果肉中类黄酮物质的种类和总含量要明显优于黄色果肉;红色果肉和黄色果肉之间差异组分的统计结果表明,在红色果肉中优势积累的类黄酮物质有19个,仅3个黄酮碳糖苷在黄色果肉中优势积累。研究结果揭示了红色果肉中类黄酮总含量和种类的优势,为菠萝蜜品种选育提供了数据和材料参考。  相似文献   

2.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对单丛茶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单丛茶大多采用烘干工艺干燥,本文对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岭头单丛茶加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处理样茶感官品质审评、生化成分测定以及香气物质的检测分析,发现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对单丛茶品质具有改善作用,主要表现在茶汤滋昧相比较为醇和.实验发现先经过初步烘焙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茶叶品质最优.同时,实验结果也提示,不...  相似文献   

3.
权启爱 《中国茶叶》2010,32(11):13-15
广东省梅州市永利机械设备实业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DSTDG系列茶叶真空冷冻干燥机(图1),近两年在茶叶加工中逐步获得普遍应用,本文特对其作业原理、主要结构、使用操作和在茶叶加工中的使用效果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菠萝蜜果肉类胡萝卜素分析方法、分析呈色组分,本研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果肉中类胡萝卜素组分,通过比较不同色泽果肉中类胡萝卜素物质差异,鉴定呈色组分。结果表明,用含0.01%BHT的正己烷∶丙酮∶无水乙醇(2∶1∶1,V/V/V)作为提取液,结合超声震荡、皂化脱脂等步骤,能有效提取菠萝蜜果肉中总类胡萝卜素。组分分析采用YMC carotenoid column C30(4.6×250 mm)色谱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hotodiode array,PDA)在450 nm波长下,检测出16种不同的类胡萝卜素组分。定量结果表明,β-柠乌素是红色果肉的呈色组分,紫黄质是黄肉果肉主要的呈色组分。差异组分之间存在一定的代谢关联,即紫黄质合成前体的裂解反应及下游异构化反应是造成果肉色泽差异的潜在原因。  相似文献   

5.
真空冷冻干燥对乌龙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应用于清香型乌龙茶干燥工序(冻干茶),与冷冻茶和烘干茶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冻干茶的芳樟醇、香橙烯、β-石竹烯、异戊酸苯乙酯、β-杜松烯、橙花叔醇、法呢醇含量高于冷冻茶和烘干茶;真空冷冻干燥可有效地保护乌龙茶的“色”、“香”、“味”,表现为香气馥郁清高、花香显、汤有香、味醇厚;与冷冻茶和烘干茶比较,具有综合品质优、贮藏期长、运输及销售方便等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潮州单丛茶属于乌龙茶系列,是我市特色农产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色高档单丛茶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传统的乌龙茶初制工艺为:晒青-凉青-做青(浪菜)-杀青(炒青)-揉捻-千燥六道工序,本项目通过在初制工艺中使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将茶叶在揉捻后通过真空冷冻干燥机械脱水干燥后,使茶叶色、香、味及内含物不因高温干燥变化而分解。  相似文献   

7.
以菠萝蜜种子淀粉为壁材,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香草兰精油微胶囊,以包埋产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微胶囊的包埋条件进行优化探讨。结果表明:5个单因素中,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为壁芯材比例、包埋温度和包埋时间。响应面优化得到香草兰精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芯材比例为7.5∶1;包埋时间72 min;包埋温度54℃,此条件下的包埋产率为(95.46±0.2)%,包埋率为(76.35±0.6)%,载油量为(27.73±0.3)%。试验证明,此条件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吻合,此工艺条件可为菠萝蜜种子淀粉包埋香草兰精油微胶囊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蕹菜梗叶绿素的最佳浸提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蕹菜梗叶绿索的最佳浸提工艺为:乙醇浓度85%、料液比1:5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4h,其提取率为0.1957mg·g^-1;蕹菜梗叶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但不溶于水,其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0nm,且具有较好的耐光和耐热性。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澳洲坚果油提取得率并获得高品质油脂,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澳洲坚果油,并分析提取油脂的理化性质。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提取溶剂、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以及液料比对提取率的影响,然后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正己烷对澳洲坚果油提取率较高;适当增加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以及溶剂量,澳洲坚果油得率均随之增加;通过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澳洲坚果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为9.6∶1(mL/g),超声功率为520 W,超声时间为32 min,澳洲坚果油得率达69.1%,2次提取总得率达96.3%。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是一种有效的油脂提取方法,从脂肪酸成分比例及理化性质来看,澳洲坚果油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金柑果皮精油的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金柑果皮精油超临界CO2流体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14 MPa,萃取温度31℃,萃取时间120 min,CO2流量26 L/h,在此优化条件下,金柑果皮精油得率为(5.08±0.03)%。金柑果皮精油理化性质研究表明,在20℃条件下,金柑果皮精油酸值为0.466 8、酯值为4.245 6、密度为0.838 g/mL、折光度为1.470 7、旋光度为1.366 8,精油与95%乙醇的互溶比例为1∶6.1。金柑果皮精油功能团鉴定结果表明,金柑果皮精油含有醇类、醛酮类、不饱和脂肪酸,不含酚类、羧酸衍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