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生产上的灾害性病害,是由昆虫传播的一种病毒病.由灰飞虱带毒,传播危害玉米,引起玉米粗缩病发生.  相似文献   

2.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病毒病,主要借灰飞虱传播危害.近年来,本镇随奶牛业发展,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粗缩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害已发展成为本镇玉米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毒的一种病毒病害,玉米一旦感染粗缩病毒很难根治;而玉米顶腐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危害较严重。防治上应加强玉米田间管理,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病能力;同时采取治虫控病,切断毒源传播,防止植株被感染。1玉米粗缩病发病特点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带毒传播引起的一种病毒病,是目前威胁我市玉米生产最严重的病害。玉米粗缩病毒在大麦、小麦和看麦娘、狗尾草等禾本科  相似文献   

4.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RDV)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病.MRDV属于植物呼肠弧病毒组,是一种具双层衣壳的双链RNA球形病毒,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玉米粗缩病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如果得病产量损失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和种植感病品种而逐年加重,如今发展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的病害.  相似文献   

5.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带毒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可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本文综述了玉米粗缩病的病原、病害症状、发病规律与防治手段,并对玉米粗缩病抗性育种研究进行了概述,着重介绍了玉米粗缩病抗性育种在常规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转基因育种中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河南省玉米生产中的病害发生规律有了新的变化,影响玉米产量的玉米粗缩病。从2006年以来,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了解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特点,掌握田闻鉴别的基本要领,并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防治,将会有效减轻和控制粗缩病对玉米生产的威胁,促进玉米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粗缩病是玉米生产中常发的一类病害,由灰飞虱携毒传播,近些年该病害在阜南县玉米生产中发生程度加重,给当地农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结合实践,文章总结了玉米粗缩病发生的症状、规律、发病的影响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玉米的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生产上的灾害性病害,是由昆虫传播的一种植物病毒病。目前,由于对玉米粗缩病毒RBSDV的基础研究有待突破,玉米粗缩病尚无特效药剂防治,一旦发病对玉米生产危害极大,控制关键在于治虫防病,截断病毒传播途径,把传毒媒介消灭在传播之前。  相似文献   

9.
玉米粗缩病(MRDV)是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重要病害,苗期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s Fall‘en)持久方式传播,整株系统发病,病株一般减产50%以上。玉米粗缩病成为制约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2001—2003年对玉米粗缩病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和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0.
玉米粗缩病是严重危害玉米的一种暴发流行性病毒病,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black-streaked dwarf fijivirus,RBSDV)引起。该病害由昆虫介体灰飞虱传播,在套播地、果园改造地以及果园边、沟边的地块发病较重。本试验旨在明确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对玉米粗缩病的传毒介体—灰飞虱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原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鄢洪海  夏淑春  张茹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291-17293
总结了山东济宁地区灰飞虱的发生特点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规律。定点调查和相关因子分析表明,水稻条纹叶枯病大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传毒昆虫数量大、栽培方式的变化、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病原致病性发生变异、防治方法不当等,提出通过种植抗病品种、改变栽培方式、加强种植管理等方法预防病害发生,采用药剂浸种、秧田防治、大田防治等方法进行统防统治。  相似文献   

12.
赣豆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豆4号”(原代号赣83-60)系江西的中熟春大豆“六月白”与从福建引进夏大豆“融豆21”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经省区试鉴定,适应全省各地区种植,属春大豆类型。中熟,全生育期95d,株高50~60cm,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有限结荚习性,结荚高度15cm左右,单株结荚25~30个,单株生产力9~10g。叶片大小中等,叶色深绿。花白色,荚果茸毛棕色,成熟后呈褐色,不易裂荚。每荚粒数2~3粒,籽粒椭圆,种皮黄色有光泽,脐褐色,百粒重18~20g,粗蛋白质达45.3%,脂肪含量为18.68%。1991~1994年参加江西省预试和区试平均产量达1938.68kg/hm2,比CK(矮脚早)增产11.1%,居第一位,1993~1995年生产示范平均产量1978.1kg/hm2。通过N、P、K及密度试验对该品种的综合研究、筛选出了三种高产高效最佳栽培模式。1996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灰飞虱传水稻病毒病控害减灾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10多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相继在江苏盐城流行,为此,我们较全面、系统、深入调查研究了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的灾变规律和防控技术。摸清了灰飞虱发生、传毒和病毒病的流行致灾规律,明确了一些水稻品种的抗耐病性,以及防虫网阻隔、适当迟播、耕翻灭茬等农业、物理措施在控制灰飞虱发生和传毒的作用,筛选出一批化学农药品种,为有效防治灰飞虱、预防病毒病提供了高效、低毒的对路药剂。集成一套适合本地现行种植方式,易于操作,可持续的灰飞虱传水稻病毒控害减灾技术,供各地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4种常见桑树病害桑疫病、桑褐斑病、桑炭疽病、桑黄化型萎缩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为生产上防治相关病害提供参考。防治桑树病害应选栽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科学合理地选用化学药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不同种源水稻品种的抗性鉴定与筛选提供依据。[方法]进行江苏省内不同种源晚粳水稻品种自然情况下全生育期发病试验、防治后大田后期发病试验和武进区优质晚粳水稻品种防治后大田期发病试验3、个优质晚粳水稻品种不防治的大田系统病情观察试验。[结果]种植抗性较强(如南粳42、华粳6号、南粳44等)的水稻品种,既能大大减少用药次数,避免频繁用药,降低成本,减少面源污染,也能大大减轻条纹叶枯病的危害,特别是在灰飞虱特大发生的年份,种植抗病品种的优势明显。[结论]品种抗病性表现与种植地域、种植年份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陈静  钱晓刚  姜萍  冯卫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789-1791
[目的]为贵州省油菜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因素在贵州省油菜生产中的作用进行评价。[结果]在准则层排序中,各生产技术对产量的贡献率以施肥最大,其次是品种,最后是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其贡献率分别为41.04%、34.29%、18.74%和5.92%。在措施层排序中,杂交品种对产量的影响最大,贡献率为27.12%,其次是氮肥16.83%和密度9.46%,常规品种7.17%、有机肥6.61%、磷肥6.58%、钾肥5.89%、播期4.18%、硼肥5.13%、免耕栽培2.85%、虫害综合防治3.15%、病害综合防治2.77%、育苗移栽2.25%。[结论]贵州省油菜要获高产,必须以优良品种为基础,平衡施肥为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适宜冀东滨海稻区种植的耐旱水稻新品种,通过水作和旱作栽培模式下与作物生产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指标(如生育期、产量性状指标等)的变化,探讨了21个水稻稳定品系的抗旱性。结果表明,栽培稻旱作较水作生育期延长、株高降低、穗长缩短,产量降低,影响旱作水稻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每穗粒数。通过抗旱力指数法和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认为稳定品系wd1、wd11、wd10、wd12属于中熟品种,产量稳定,综合性状优,是适宜旱作的稳定品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10个烟草品种对烟草赤星病的抗病性,为酉阳烟区烟草品种的选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生产中常用的10个烟草品种对烟草赤星病的抗性,并对各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了测量.[结果]烟草赤星病发病从轻到重的顺序依次为云烟87、云烟97、南江3号、NC297、中烟103、红花大金元、K326、NC102、云烟85和贵烟4号,其中云烟87烟草赤星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最低,分别为22.5%和3.16,云烟97和南江3号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与云烟87很接近,分别为23.0%、3.32和24.5%、3.22,同属于发生相对较轻微的品种,上述3个品种对烟草赤星病的抗性相对较高,而K326、NC102、云烟85以及贵烟4号的发病率则相对较高,均高于30%,对烟草赤星病的抗性相对较低.南江3号的株高、茎围、腰叶长、腰叶宽等农艺性状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结论]综合比较抗病性和农艺性状,南江3号具有很好的栽培价值,适合在酉阳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烟草赤星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方法]比较不同品种、不同施肥量、不同移栽期、不同药剂对赤星病的抗病、发病关系以及防治效果.[结果]中烟103抗性最强,中烟100、K326次之,云烟87、CF205最差.N、P、K比例以1.0∶1.2∶3.0或1.0∶1.5∶3.0为宜,氮肥用量一般施纯氮67.5~90.0 kg/hm2为宜.5月5~20日移栽是最适宜的种植时期.防治赤星病效果最好为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防效为53.44%.[结论]为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黄淮海地区日光温室秋延后番茄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适合黄淮海地区日光温室秋延后栽培的番茄品种,以6个番茄新品种为试材,以当地栽培较多的粉之星为对照,对参试各品种的植物学性状、结实性、抗病性和丰产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瑞粉882、爱吉112、欧粉308比对照品种粉之星植株生长势壮,且叶色深绿;株高、茎粗分别比对照高3.09%~1.14%、13.04%~18.26%;结实性方面也显著优于对照品种,表现为果实单果质量大(280~310 g),果实高圆型,商品性好,果实硬度高;抗病性强,其中TY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灰叶斑病发病株率明显比对照低;3个品种的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34.8%、30.4%、26.1%。综上所述,瑞粉882、爱吉112、欧粉308综合表现为丰产、抗病、结实性好,是适合黄淮海地区日光温室秋延后栽培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