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目的]明确不同土壤质地及种植模式对花生品质的影响。[方法]设砂土、两合土、黏土3种不同土壤质地和麦垄套种、麦后起垄和麦后起垄覆膜3种种植模式。[结果]黏土上种植花生脂肪含量、亚油含量最高,砂土上种植花生蛋白质含量、油酸含量和O/L比值最高;不同种植模式中脂肪含量麦垄套种﹥麦后起垄﹥麦后起垄覆膜,蛋白质含量麦后起垄覆膜﹥麦后起垄﹥麦垄套种,且麦后起垄覆膜种植使花生的蛋白质含量和油酸含量增加,亚油酸含量下降,O/L比值提高。[结论]不同土壤质地和种植模式对花生品质的影响较大,应该根据不同的生产目标,选择不同的土壤质地及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集成、推广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设置麦垄套种、麦后平地栽培、麦后起垄种植、麦后起垄地膜覆盖种植4个试验处理。试验表明,麦后起垄地膜覆盖种植方式经济效益最好,4个处理的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麦后起垄地膜覆盖种植、麦垄套种、麦后起垄种植、麦后平地栽培。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产量的影响,以豫花9326为供试品种,采用麦套、麦后直播起垄喷施液态膜、麦后直播起垄覆膜三种种植模式。试验结果表明,麦后直播起垄覆膜、麦后直播起垄喷施液态膜种植均较麦套种植增产,麦后直播起垄覆膜增产最多。  相似文献   

4.
豫北地区花生种植模式以麦垄套种为主,传统麦垄套花生种植模式与农机农艺不融合,机械化种植难,不利于高油酸花生推广应用。改革传统的种植模式,推广高油酸花生麦垄套种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能够实现粮油协同增产增效,提高生产效率。本文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介绍了该生产技术规程,为高油酸花生麦垄套机械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种植方式对麦油两熟制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花108为试材,在大田条件下设置麦田套种、直播露地和直播覆膜三种种植方式,系统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麦油两熟制花生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生生育前期,夏直播覆膜处理可提高其叶面积系数,增加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增加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促进营养生长。麦套花生能显著提高花生生育中后期叶面积系数和叶绿素含量,改善光合性能,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单株结果数、出仁率和果重。三种种植方式下花生产量表现为麦套直播覆膜直播露地。发展麦油两熟制花生,在人力和物力充足条件下,宜选用麦田套种方式;为适应机械化,宜采用夏直播覆膜栽培,同时力争早播和适当增加密度,保证产量。  相似文献   

6.
以高油花生新品种冀花4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春播、麦套期播和麦后夏直播3种播种期和5种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荚果产量随播种期的变化趋势是春播>麦套期播>夏直播,播种期对籽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播种时间推迟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间荚果产量有一定差异,在12万~21万穴/hm2密度范围内,随密度增加荚果产量增加,而密度对籽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明显。通过试验,冀花4号适宜春播和麦套种植,适宜的种植密度为15万~21万穴/hm2。  相似文献   

7.
商花511是商丘市林科学院以豫花15号为母本,商研9658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育成的高产高油抗网斑病大果花生新品种。在2012~2013年河南省麦套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商花511平均荚果产量5 906.19 kg/hm~2,平均籽仁产量4 149.3 kg/hm~2;在2013年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中,商花511平均荚果产量6 036.45 kg/hm~2,平均籽仁产量4 309.50kg/hm~2。商花511粗脂肪含量为56.62%,油酸含量44.9%,亚油酸含量33.4%,油亚比1.34;高抗花生网斑病,中抗花生叶斑病,中抗花生病毒病,抗根腐病和颈腐病;百果重270.6 g,百仁重110.9 g,出仁率70.6%,生育期120天左右。商花511于2015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及周边地区淮河以北春播、麦垄套种、油菜茬、蒜茬花生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1 选育过程花生是河南省的主要油料作物 ,常年种植面积 6 0多万hm2 ,种植方式以麦垄套种和夏直播为主。多年来 ,我省各育种单位育成的适合麦垄套种的花生品种较多 ,适宜夏直播的早熟品种很少。在豫南、豫西夏直播花生产区和豫北、豫东高水肥区 (小麦长势好 ,套种困难 )生产上均急需早熟优质花生新品种。针对市场需求 ,我们以早熟 ,抗性强的风沙 4号作母本 ,以丰产、长相好、产量高、荚果整齐、双仁果率高的珍珠豆型品种锦 - 4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经连续定向选择 ,75 4 1- 0 - 4 1- 9- 5 - 4表现突出 ,1981年晋升为品系 (代号开 75 4 1) …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植方式对冀西北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和引入的彩色花生为试验材料,研究覆膜双行垄种、单行垄种和平地直接条播3种种植方式对冀西北地区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双行垄种能提高花生出苗率,且使花生出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明显提前,与单行垄种和平地直接条播相比,覆膜双行垄种能显著提高花生的百果重和百仁重,并能增加花生的单株结果数,因此能显著提高花生产量;不同种植方式对花生子仁品质也有影响,覆膜双行垄种能显著提高花生蛋白质含量、油酸/亚油酸比值。同一种植方式下,彩色花生的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花生,在冀西北地区有更大的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花生新品种邢花4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8252为母本、白沙101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邢花4号,具有高产、早熟、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和适宜烘烤等特点,适宜在北方夏花生产区麦垄套种或夏直播.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花生品种品质演变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河南省1983-2010年育成的63个花生品种的籽粒品质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3-2010年间河南省育成花生品种的籽粒脂肪含量在46.64%~57.45%,花生脂肪含量从1997年开始呈缓慢增加趋势,高油品种数量明显增加,其中2000年以后育成的高油品种占1983-2010年间育成高油品种的83.33%;籽粒蛋白质含量在19.27%~31.1%,1983-1996年间育成花生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呈增加趋势,1996年后,育成品种的蛋白含量呈逐年降低的趋势,但年际间变化不大;油亚比(O/L)在0.88~1.96,1995-2005年间育成的普通花生品种油亚比(O/L)缓慢增长但仍较低,2008年始油亚比(O/L)大幅增加,而珍珠豆型花生品种油亚比(O/L)变动不大且水平较低。综合分析得出,河南省高油花生品种有所突破,花生品种的油亚比近年来有所提高,但需继续提高,高蛋白质花生育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 of peanut quality on the storage stability of peanut butter. The quality of 17 varieties of peanuts was analyzed, and each was used to prepare peanut butter. For different storage temperatures and durations, stability of the peanut butter was measured according to three indicators: peroxide value, acid value, and centrifugal r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anut components and peanut butter storage stability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fatty acid composition between different varieties of peanut. Peanut butter prepared with high oleic peanuts (Kainong 17-15) had a significantly longer shelf life than that of other varieties. Th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ability of peanut butter and peanut quality suggests that oleic acid and linoleic acid we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n stability.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high oleic peanuts (HOP) is the most suitable variety for making peanut butter, which can allow farmers and processors to choose the specific variety for better product and shelf life.  相似文献   

13.
以赣花7号花生为试验材料,采用低温贮藏、干燥贮藏、气调贮藏和通风贮藏对花生仁进行处理,检测贮藏期间花生仁的酸价、过氧化值、粗蛋白含量、油亚比、氨基酸含量和黄曲霉毒素B1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生仁的酸价、过氧化值和粗蛋白含量都呈上升趋势;油亚比在贮藏后期升高;氨基酸总量在贮藏后期降低;黄曲霉毒素B1含量贮藏前期未检出,后期逐渐升高。气调贮藏、低温贮藏和干燥贮藏能较好地保障花生仁贮藏品质,尤其对抑制花生仁的氧化酸败及其黄曲霉毒素B1防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选育出适合我国南方生态气候条件种植的珍珠豆型高油酸花生新品种,为南方花生产区高油酸花生生产发展提供优良品种.[方法]将从美国引进的高油酸种质SunOleic 95R分别与我国珍珠豆型高产、抗病品种汕油162、粤油13和粤油45进行杂交,从杂交后代材料中筛选得到符合育种目标的高油酸品系,并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选育的桂花37属珍珠豆型花生品种,油酸含量82.90%,亚油酸含量2.60%,油亚比(O/L)32.34,且高抗青枯病、抗叶斑病和锈病.在国家(南方片)花生区域试验和广西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中,荚果产量分别为3670.35和3814.05 kg/ha,分别比对照品种(汕油523和桂花21)减产6.02%和2.26%;在广西北流生产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5570.70 kg/ha,与所有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5550.36 kg/ha)相比,桂花37增产0.37%.2016年6月桂花37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选育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桂花37的油酸含量高且抗病性强,适合在我国南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植模式的花生单粒精播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春播和麦套2种种植模式下不同密度单粒精播对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精播密度对春播花生花育20号和麦田套种花生花育22号的主茎高、侧枝长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提高,而分枝数、单株结果数、双仁果率和饱果率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小粒花生花育20号的适宜密度大于大粒花生花育22号,两者适宜密度分别为22.5和21.0万穴.hm-2,比常规双粒穴播分别增产2.2%和4.1%。  相似文献   

16.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新品种漯花4011是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为适应中国长江流域生产需要选育出的优质、矮秆、高出仁率花生新品种。2009-2010年参加国家长江流域片花生品种区试,两年荚果平均产量3 923.70 kg/hm~2,比对照中花15减产4.92%,子仁产量2 982.00 kg/hm~2,比对照增产1.5%。2010年生产试验,汇总荚果平均产量4 493.55 kg/hm~2,比对照品种中花15平均增产3.37%,子仁产量3 415.05 kg/hm~2,比对照增产8.66%。含油量56.20%,蛋白质含量24.68%,油酸含量43.7%,油酸/亚油酸比值1.32。漯花4011中抗叶斑病,抗锈病,高抗青枯病,抗旱性强,抗倒性强,种子休眠性强。2012年2月通过国家花生新品种鉴定,审定编号为国品鉴花生2012015。  相似文献   

17.
花生烘烤食用品质评价及指标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花生烘烤食用品质评价方法,筛选评价指标,建立预测模型,为花生食用品质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51个不同品质类型花生品种(系)的籽仁为试验材料,测定烘烤籽仁的食味指标、外观指标、质构指标和营养指标等食用品质相关指标27项,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对花生烘烤食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聚类分析对51个花生品种(系...  相似文献   

18.
间作遮荫对花生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花生单作为对照,设置30、35、40、45、50 cm 5个木薯花生间作行距,播种90d后测定花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与单作对照相比,间作花生的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Chl a+b)、初始荧光(Fo)、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低;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最大光化学效率(Fv/ Fm)、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升高;且窄行距(30~35 cm)处理的Pn、Fv、Fv/Fm、Fv/Fo、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Yield)高于宽行距(45~50cm)处理.间作遮荫使花生功能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一系列变化是花生对间作遮荫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