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1引起犊牛腹泻的原因引起犊牛的腹泻是多因素的。大量检测表明,急性犊牛腹泻是由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而引起的,而这些细菌和病毒在健康犊牛肠道内是普遍存在的。据资料记载,犊牛腹泻与病毒有关的占70%、与大肠杆菌有关的占29%、与隐孢子虫有关的占33%。大肠杆菌是犊牛腹泻最常见的细菌性原因,多感染20日龄以内的犊牛,粪便带有血液和炎性产物。沙门氏菌引起2~6周龄的犊牛发生腹泻,也常见于2~3月龄的犊牛发病。魏氏梭菌引起犊牛发生急性出血性肠炎和迅速死亡。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多见于5~15日龄犊牛,也见于6~24月龄的青年牛发病。隐孢子虫…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掌握本地区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因,有效治疗和预防犊牛腹泻,采用病毒在不同培养基的菌落形态和生化实验的反应不同,分离病原并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出了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经分析犊牛腹泻大部分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也有一部分是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引起,但大多数病例是混合感染,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是危害养牛业的重要病毒性传染病,该病毒主要感染犊牛,成年牛也可以感染发病,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具有潜伏感染和免疫耐受的特征,从而对本病的综合诊断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主要综述了牛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为基层养殖场的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诺如病毒是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的RNA病毒,可感染人类和包括牛在内的多种动物,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年龄的牛中均发现了该病毒。近年还没有适合该病毒的细胞培养系统,有关其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等方面的信息有限。该病毒常在犊牛腹泻粪便中被单独检测到,或与其他致腹泻病原混合感染,表明该病毒与犊牛腹泻的发生有关,深入对该病毒的研究对犊牛腹泻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对牛诺如病毒的病原学、致病机制、流行病学和诊断方法等研究进行综述,为该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某规模化奶牛场发生一起新生犊牛腹泻病例,为了确定发病原因,通过临床剖检,无菌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PCR检测病毒等技术,最终确诊这起疫病为牛冠状病毒(BCoV)、牛轮状病毒(BRV)和大肠埃希氏菌混合感染所致的犊牛腹泻。对分离到的大肠埃希氏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左氟沙星和诺氟沙星敏感,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多黏菌素B、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多西环素、氨苄西林、大观霉素均耐药。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地区分布情况、季节性特征和混合感染病原类型,基于中国知网、NCBI等数据库,对2008-2018年间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病例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全国18个省市地区统计样本数量共计6951份,其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阳性样本数3345(48.12%)份,混合感染阳性样本数1325(19.06%)份;我国中部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率高于其他省市;冬季(12~2月)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多发季节;细菌和病毒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主要病原,在与细菌的混合感染中,主要混合感染病原类型为大肠杆菌,在与病毒的混合感染中,可以与猪圆环病毒2型、猪轮状病毒、猪瘟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嵴病毒、猪Delta冠状病毒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进行混合感染,混合感染主要以二重混合感染(15.41%)为主,三重混合感染和四重混合感染分别占总样本数的3.25%和0.40%.本文归纳了近10年我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基本特征,为了解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混合感染及提高疫病综合防控水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犊牛腹泻是牛群养殖过程中高发性疾病之一,特别是在规模化养殖中,因为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原菌较多,而且多数都是混合感染,常规的治疗方案一般收效甚微。因此,找出犊牛腹泻发生的原因,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是保证犊牛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就犊牛腹泻发生的病因,感染的主要病菌和防治方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犊牛腹泻是指新生10日龄左右的犊牛所发生的1种急性腹泻,由于肠道内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或者是营养性因素、环境性凼素致使犊牛免疫力低下所表现出来的1种征兆.近几年来,随着养牛业规模扩大,犊牛腹泻的病例呈上升趋势,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了犊牛早期的生长发育和后期生产性能的发挥.犊牛腹泻常为混合感染,症状相似,但病程各异.因此弄清犊牛腹泻的病因,准确作出诊断,及时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正腹泻是犊牛最常见、最易发的消化道疾病症状,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引起犊牛死亡,特别是冬季和早春气候恶劣,若初生犊牛发生腹泻时不能尽早发现并处理,经常导致大批死亡。引起犊牛腹泻的因素错综复杂,各种病毒、致病菌和多种寄生虫及饲喂不当均可引起犊牛腹泻。病毒、致病菌、原生寄生虫常常同时感染,协同致病,临床表现更为复杂。因此明确引起初生犊牛腹泻的发生原因与过程,对准确诊断及  相似文献   

10.
犊牛腹泻是犊牛常见的疾病之一,影响犊牛生长发育和成活率。2021年1月,西昌市某奶牛场发生犊牛腹泻,为确定病因,笔者运用PCR和RT-PCR方法对该场22份犊牛腹泻粪便样本进行10种腹泻病原检测,结果得出:22份样本均检测到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BVDV);16份样本显示牛诺如病毒(BNoV)阳性;12份样本显示纽布病毒(NeV)阳性;8份样本显示牛轮状病毒(BRV)阳性;4份样本为牛细小病毒(BPV)阳性;牛冠状病毒(BCoV)和环曲病毒(BToV)各1份样本显示阳性;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等细菌性病原均未检出。本调查结果表明引起该场犊牛腹泻的原因主要是多种病毒的混合感染,其中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的感染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11.
2022年3月,河南省某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发生一起新生犊牛腹泻病例,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的基础上,采集6头腹泻犊牛的新鲜粪便进行了寄生虫卵检查、小球隐孢子虫、牛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大肠杆菌K99抗体检测,血液样品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原检测,组织样品进行了细菌分离。结果表明牛轮状病毒抗原6头阳性,阳性率100%;冠状病毒抗原4头阳性、2头阴性,阳性率66.7%;其他病原均为阴性。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牛冠状病毒和轮状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犊牛腹泻。根据诊断结果,采取了改善饲养管理、补液、收敛、止泻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临床防治犊牛腹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猪两种腹泻病毒混合感染的病原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我省流行的疑似猪病毒性腹泻进行了病原诊断,通过细菌培养、RNA电泳和电镜形态观察等辅助诊断和免疫萤光特异性诊断,确诊该病病原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混合感染,混合毒代号为TPV3。  相似文献   

13.
Calf diarrhea is a kind of digestive tract disease caused by a variety of pathogenies, which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surviv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alves. Escherichia coli, bovine rotavirus, bovine coronavirus and other pathogens often cause diarrhea in calves, in addition, the secondary infection and mixed infection also occurre in different pathogens, which lead to great difficulty for prevention of calf diarrhea. A variety of vaccin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lf diarrhea at home and abroad. Now, except only minor commercial calf diarrhea vaccines have been found in abroad, there is no one multivalent commercial calf diarrhea vaccine in China. Based on previous study, the progress of pathogens and vaccines for calf diarrhea were elaborated in the study, which could provide exploitation references for the commercial calf diarrhea vaccine in China.  相似文献   

14.
郭沈涛  于辉  林旭埜  李华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12):3618-3624
犊牛腹泻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对犊牛的成活、生长、发育等有较大影响,给奶牛和肉牛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牛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等均可引起犊牛腹泻,且各种病原间还会发生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给防控工作带来较大困难。国内外开发出各种疫苗用于防控犊牛腹泻病,但除了国外有少数商品化疫苗外,目前国内还没有一种针对由多种病原引起的犊牛腹泻病的商品化疫苗。文章就犊牛腹泻病原及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国内开发商品化犊牛腹泻病疫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推动畜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其中动物疫病的防控是一项重大难题。动物疫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甚至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该文主要论述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举措,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进而推动畜牧业健康稳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6.
犊牛病原性腹泻是新生犊牛的一种常见问题,对养牛业危害很大,且病原较为复杂,不同地区该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死亡率都不尽相同。大批文献从不同角度对该病进行了报道,本文对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病原、病原性犊牛腹泻在我国的流行情况以及主要的防控手段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临床有效防控犊牛病原性腹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小反刍兽疫、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的传入,炭疽、链球菌病等常规动物疫病时有发生,病原混合感染、病毒变异导致病情复杂,原来已经消灭或扑灭的疫病又死灰复燃,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通过走访乡镇畜牧兽医站和部分养殖户,对全县动物疫病防控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综合研判并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应用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诱生腹水McAb,将3株单抗混合,用于实验室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其对病毒具有中和作用,可使病猪耐过PEDV的侵袭;用于生产场的发病猪,初步证明疗效显著,保护率达91%,而未注抗体的对照发病猪全部死亡。上述结果表明,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McAb混合制剂确能缓解发病症状,减少新生猪的死亡。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新疆石河子某规模化奶牛场犊牛腹泻病死率较高的原因。本研究对腹泻犊牛的粪样及病死犊牛肠道内容物进行病原检测,并对分离菌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耐药基因检测、动物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最终明确病因主要由牛冠状病毒(BCoV)和牛轮状病毒(BRV)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引起。药敏试验表明,分离到的大肠杆菌对28种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仅对多粘菌素和呋喃妥因敏感,并且发现该菌同时携带2种毒力基因和10种耐药基因。本研究分离的一株大肠杆菌携带有丰富的耐药基因,具有多重耐药性,为该奶牛场上临床治疗加大了难度。而本试验结果为该养殖场提供科学的临床药物指导,为该牛场治疗此次犊牛腹泻提供了依据,同时为新疆犊牛腹泻混合感染的防控提供了病例参考和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动物疫病防控形势越来越复杂,基层畜牧兽医机构建设及队伍薄弱、服务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凸显,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加强乡镇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笔者就在凉州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工作期间遇到的基层动物防疫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提出相关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