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特优716系用南平市农科所翻行选育的恢复系南恢716与不育系龙特浦A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6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从南平市农科所引进在我镇试种,经3年多点试种结果,该组合表现生育期理想、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深受农户欢迎。  相似文献   

2.
Ⅱ优183系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183配组而成的中籼杂交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今年引进我县松港沙头、赤岸村等地作晚稻试种2公顷,表现丰产性好、熟期适中、抗寒性较强、米质较优等特点,在热资源偏少的闽东稻区作晚稻种植具有推广价值。现将试种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D优15系南平市农科所、南平市种子管理站、邵武市种子管理站用不育系D62A与南平市农科所选育的恢复系大粒香——15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经各地试验试种,表现群体整齐,产量高,丰产、稳产性较好,熟期转色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闽审稻2006027)。  相似文献   

4.
泸优125系南平市农科所用泸香90A与自育恢复系南恢125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中稻新组合。2002年由南平市种子管理站引进试验,2003~2005年在闽北各县(市)试种示范,表现出丰产、稳产性好,米质较优等特点。2006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为配合该组合在南平市扩大推广种植,现将试种示范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特优009是南平市农科所用龙特甫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009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在各级区试及多点试种中,表现熟期适中,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审定号。阉审稻2004012),同年进入南方稻区华南早籼高产组国家品种生产试验,并于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国审稻2005001)。  相似文献   

6.
特优009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009系南平市农科所用龙特浦A与南恢009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南安市2005年、2006年引进该组合进行多点试种、示范,表现高产、抗病、米质优等特点,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目前正成为我市晚稻主推组合之一。  相似文献   

7.
D优19系南平市种子管理站和南平市农科所甩D62A与恢复系南恢19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经各地试验试种表现熟期适中。丰产性好。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闽审稻,2005H02)。  相似文献   

8.
冈优科01是南平市农科所用冈46A和自选恢复系南恢科01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经多点试验、试种,表现熟期适中,丰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强。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闽审稻2006H01)。  相似文献   

9.
泸优科02系南平市农科所用泸香90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科02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经各地试验、试种,表现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熟期适中等特点。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闽审稻2006H02)。  相似文献   

10.
Ⅱ优辐819是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辐819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0~2002年参加福建省晚籼中迟熟A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3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晚季,漳州市引进该组合在各县(市、区)试种,均表现出丰产稳产性好、米质优、生育期适中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川优12号系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川香29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12配组而成的高产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7011)。该组合于2006年引进少量在福建省建瓯市玉山镇试种,表现丰产性好,耐肥抗倒,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品质较优,适宜在该镇作单季中稻推广种植。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和单季中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章子剑 《福建农业》2007,(4):12-13,29
泸香优5648是南平市农科所用泸香A与南恢5648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籼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至2005年参加福建省中稻区试,表现突出,2006年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建阳市于2004年开始引进试种,经过3年多点试验、示范,该组合表现产量高、适应性较广、稳产性好、米质较优等特点,增产增收效果较明显,受到种植农户的好评,在我市做中稻种植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Ⅱ优516系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南恢516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2006年参加福建省B组区试,2007年续试,2007年进入福建省中稻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9015)。2008年,建瓯市东峰农技站引进作经后稻种植20亩,2009年扩大种植160亩。经试种示范推广结果表明,该组合生育期适中,群体整齐,穗大粒多,丰产性  相似文献   

14.
泸优5648系南平市农科所用泸香90A与自选恢复系南恢5648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具有广泛的推广潜力和应用价值。2004年参加福建省中稻优质组区试表现突出。200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从2007年开始在顺昌县中、晚稻多点试种,均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株型紧凑、椿高适中、后期转色好、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特优125系南平市农科所用龙特甫A与自育恢复系南恢125配组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8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于2005--2006年在我镇晚稻区试.2007年参加晚稻大田生产试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组合表现产量突出,结实率高,适应性广,田间抗性好,米质中等,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泸香优1256是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泸香90A与南恢1256配组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杂交中稻新组合。2003年参加品比试验和多点试种,同年在福建省第二届优质稻品种(组合)招标评选中中标,2004年参加福建省中稻优质组区试,2005年续试与生产试验同步进行,已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加快该组合的试验、示范、推广步伐,2001—2005年在海南三亚,福建建阳、武夷山等地进行高产制种技术研究,现将其亲本的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特优航1号系福建省农科院利用航天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而成的中晚太空超级杂交稻新组合。2002年12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进一步探讨该组合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的适应性和丰产性,2003年我县在海拔1010m高的丰源村试种了1.53hm^2,表现为熟期适中、丰产性好、抗性较强等特点。现将试种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徐健 《中国农技推广》2007,23(7):16-16,33
泸优125是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泸香90A与自育恢复系南恢125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中籼新组合。2007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作中稻栽培表现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现将试种情况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泸香优1256系南平市农科所用泸香A与恢复系南恢1256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经过我市的两年示范种植,该组合表现米质优,丰产稳产,熟期适中,耐寒、耐旱性较好。现将两年来试种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准两优893系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准S与R893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双晚新组合。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顺昌县从2007年开始引进试种,分别在洋口、埔上、大干等乡(镇)多点试种:2008年继续试种,表现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产量高、米质优、稳产性好等特点.适宜在顺昌县双晚或烟后稻瘟病轻发区种植。现将该组合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