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水培法研究了钙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的根系活力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钙处理会显著降低玉米幼苗的根系活力,增加Ca2+含量根系活力显著增加,而在较适宜的Ca2+浓度下根系活力有所下降。缺钙处理叶片中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随着Ca2+浓度增加,叶片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减少;根系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增加,根系中脯氨酸在Ca2+含量为6 mmol/L时略有降低。增加Ca2+浓度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根系中变化无明显规律。表明适合浓度的Ca2+能提高玉米耐盐性,原因是钙参与了盐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在植物中的运输和分配。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神秘果(Synsepalum dulcifcum Denill)的耐盐能力,研究其在NaCl胁迫下的适应机制并丰富果树的耐盐机理,通过盆栽试验法,以0、2‰、4‰、6‰、8‰NaCl溶液分别对幼苗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叶片叶绿素、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物酶、丙二醛含量及土壤实际盐度。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神秘果叶片的叶绿素合成受到明显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随浓度增加而显著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是先升后降,在4‰时达到最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处理浓度呈负相关;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对照相比有显著增加,推测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在胁迫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渗透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硅对干旱胁迫下野生大豆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外源硅对干旱胁迫下野生大豆生长的影响,以野生大豆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外源硅对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的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会使野生大豆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SOD、CAT、POD活性降低,细胞膜透性、MDA、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随着硅处理浓度的不断升高,野生大豆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逐渐增加;低浓度硅胁迫提高了SOD、CAT、POD活性,降低了细胞膜透性、MDA、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硅胁迫浓度的不断提高,SOD、CAT、POD活性逐渐下降,细胞膜透性、MDA、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先下降再升高。说明一定浓度的外源硅能有效促进干旱胁迫下野生大豆幼苗的生长,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细胞膜透性、MDA、游离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能够缓解干旱胁迫对野生大豆幼苗的危害,提高野生大豆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4.
混合盐胁迫下马铃薯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白品种为试验材料,在离体条件下研究了NaCl和Na2SO4两种混合盐胁迫下马铃薯脱毒苗叶片中几种渗透性物质含量的变化。NaCl和Na2SO4分别按2:1,1:1和1:2摩尔比例混合,每一种比例下设7个盐浓度梯度,即0%、0.15%、0.30%、0.45%、0.60%、0.75%及0.90%。混合盐胁迫下,马铃薯叶片脯氨酸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则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盐浓度对马铃薯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脯氨酸含量影响极显著;盐组合对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极显著,但对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影响不显著;盐浓度和盐组合交互作用对马铃薯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脯氨酸含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NaCl处理对野大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NaCl处理条件下野大豆叶片抗氧化酶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以不同浓度NaCl处理野大豆幼苗,对其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野大豆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呈持续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在低盐度处理范围内变化不明显,高浓度NaCl处理时明显高于对照;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含量增加,可溶性糖(SS)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研究表明:在NaCl处理下野大豆主要通过SOD、POD清除活性氧,脯氨酸可能起到主要的渗透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对大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大豆各生育时期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胁迫系数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2个大豆品种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个大豆品种在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均下降,可溶性糖含量(WSS)升高,游离脯氨酸(Pro)含量逐渐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多数逐渐增加,过氧化物酶(POD...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对甜菜叶、根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营养液中不同盐度(0.2%~0.8%)对甜菜代号K叶片和根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甜菜幼苗叶片的单株叶面积、相对含水量、肉质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在叶片中呈逐步升高趋势;在根内则呈下降趋势。研究证实了NaCl浓度低于0.4%,对甜菜的生长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超过0.6%的高浓度NaCl对甜菜的生长有胁迫作用,浓度越高胁迫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下外源脱落酸对大豆花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豆品种绥农14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大豆花期干旱胁迫条件下喷施不同浓度外源脱落酸(ABA)对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并对不同浓度脱落酸的作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正常供水相比,干旱条件下的大豆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降低,喷施一定浓度外源ABA明显缓解了干旱胁迫下大豆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幅度。喷施ABA后1~13 d,4.0 mg.L-1的ABA明显提高了过氧化物酶的活性、1.0 mg.L-1ABA能明显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并能缓解叶绿素含量的降低;3.0 mg.L-1的ABA明显使脯氨酸含量增加;2.0 mg.L-1的ABA对缓解丙二醛积累作用明显。综合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施一定浓度的脱落酸维持了大豆花期叶片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有效的提高了叶片抗氧化能力和控制了叶片的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9.
水分胁迫对玉米叶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在盆栽人工控制水分的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水分胁迫强度对不同抗旱性玉米杂交种叶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程度增强,不同玉米品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脯氨酸含量成倍升高,二者与品种抗旱性没有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10.
NaCl胁迫对两种铁线子属果树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法,对铁线子属果树人心果[Manilkara zapota(L.)van Royen]和古巴牛乳树[Manilkara roxburghiana(Wight)Dubard]进行NaCl胁迫处理,测定叶片的叶绿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等指标及盆土的实际盐度。结果表明,人心果在盐度1.98‰以内、古巴牛乳树在盐度2.42‰以内没有盐害;在NaCl胁迫下,两树种的叶绿素合成受到明显抑制;随着处理浓度增加,人心果叶片的SOD活性升高,各处理浓度下的活性都显著高于对照,但POD和CAT活性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古巴牛乳树叶片的CAT活性升高,但SOD和POD活性降低,三者活性在各处理浓度下都显著高于对照;人心果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在各处理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处理浓度为4‰及以上时显著高于对照,古巴牛乳树叶片的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在处理浓度为4‰及以上时显著高于对照,推测脯氨酸、可溶性蛋白作为渗透调节物质在人心果、古巴牛乳树受NaCl胁迫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野生、半野生和栽培大豆为材料,在旱棚盆栽条件下进行苗期干旱胁迫试验.对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WS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及SOD活性表现为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栽培大豆;而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POD活性则表现为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栽培大豆.干旱胁迫下不同类型材料各生理指标与正常供水条件相比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降幅为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栽培大豆;脯氨酸含量增幅为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栽培大豆;而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增幅变化顺序为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栽培大豆.在干旱胁迫下,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生理指标发生显著变化,3种类型大豆的变化幅度差异显著.野生大豆在干旱胁迫下生理指标的表现优于半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  相似文献   

12.
野生大豆由于丰富的遗传背景在大豆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选取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的野生大豆与栽培在中国北京种植,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比较.与栽培大豆相比,野生大豆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47.55%),较低的脂肪含量(12.91%).此外,野生大豆的异黄酮含量高并且具有较好的胞囊线虫抗性.将经过筛选的不同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进行杂交,已经选育出一些具有高异黄酮含量和良好胞囊线虫抗性的大豆材料.同时研究了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的天然杂交,发现通过分析F1代花色和荚皮色的分离情况可以鉴定天然杂交种.结果证明通过杂交的方式将野生大豆中的目的基因导入栽培大豆进而提高大豆育种效率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不同盐分胁迫对野生大豆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年生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野生近缘种和基因资源,具有耐盐碱、抗寒、抗病等优良性状.研究其种子萌发的耐盐性,为利用盐碱地资源和野大豆的引种驯化供依据.以山东德州一年生野大豆为材料,研究NaCl、Na2SO4、Na2CO3及三者的混合盐的胁迫对野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胚生长的影响.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加,野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发芽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而低浓度的Na2SO4(10~50 mmol·L-1),Na2CO3(0~10 mmol·L-1)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的NaCl(>200 mmol·L-1)、Na2SO4(≥200 mmol·L-1)、Na2CO3(≥75mmol·L-1)抑制种子萌发;10 mmol·L~Na2SO4处理下,其胚根胚轴长度都大于未经盐处理的,低浓度的盐分促进了胚根和胚轴的生长.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盐分促进一年生野生大豆胚的生长,野生大豆的胚根比胚轴对盐分更敏感.  相似文献   

14.
以酸性土壤耐受能力差异明显的2个大豆品种丹波黑大豆和云南小黑豆为材料,分别在pH 4.55的黄壤、pH5.60的红壤和pH 7.14的正常土壤上盆栽种植,于出苗后50 d观察生长状况并测定根和叶的主要生理指标,研究大豆对酸性土壤胁迫的耐受生理机理.结果表明:在弱酸和强酸性土壤上丹波黑大豆都能形成根瘤、生长良好,而云南小...  相似文献   

15.
NaCl胁迫下野生大豆生理生态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贺莉  徐晓腾  刘菲  刘霞 《大豆科学》2011,30(2):242-245
为明确野生大豆的耐盐性及其在盐胁迫下的生理生态反应规律,用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处理野生大豆幼苗,分析了不同胁迫程度和胁迫时间下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盐胁迫对其生长无显著影响,但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其鲜重的增加速率逐渐降低,植物组织含水率降低,根冠比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先大幅增加后稍有降低,可溶...  相似文献   

16.
以野生大豆YD63和栽培大豆ZD19为研究对象,通过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茎秆解剖结构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和阐述这些解剖结构与功能和环境适应性间的关系,旨在为大豆抗逆性研究提供解剖学依据。结果表明:1)野生大豆表皮毛和腺毛多于栽培大豆,且角质层厚度、表皮厚度和表皮比例均大于栽培大豆,表皮和外皮层细胞的木质化和木栓化程度也高于栽培大豆;2)野生大豆皮层、韧皮部、木薄壁组织和髓的比例均大于栽培大豆,茎秆机械强度降低,可塑性升高,抗逆性增强;3)栽培大豆木质部、木纤维和总纤维比例均大于野生大豆,并且表皮细胞壁厚度、韧皮纤维壁厚度、木纤维壁和导管壁厚度均大于野生大豆。栽培大豆组织木质化的比例大于野生大豆,茎秆的机械强度升高,可以更好地维持直立生长和形态构建;4)栽培大豆微管形成层的细胞层数和厚度均大于野生大豆。栽培大豆木质部的比例大于韧皮部的比例,而野生大豆两者比例基本相同;5.)野生大豆韧皮部厚壁组织几乎是连续分布,仅在髓射线处中断,而栽培大豆是不连续的,呈片状分布,野生大豆韧皮部厚壁组织的比例大于栽培大豆;6)野生大豆导管壁强度(t/b)2和小导管比例大于栽培大豆,水分运输的安全性较高,但野生大豆木质部的连通性和水分运输的效率低于栽培大豆。本研究较系统地比较了野生大豆YD63和栽培大豆ZD19茎秆解剖结构特点,可为大豆抗性遗传改良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NaCl和Na2SO4胁迫对玉米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玉凤  王庆祥  商丽威 《玉米科学》2007,15(5):69-71,75
研究了NaCl和Na2SO4胁迫对玉米幼苗电解质渗漏、根系活力及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在NaCl作用下其电解质渗漏、根系活力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和Na2SO4胁迫相似,电解质渗漏、根系活力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加剧。NaCl胁迫下增幅大于Na2SO4胁迫,表明NaCl胁迫对玉米幼苗的伤害大于Na2SO4胁迫。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不同盐(NaCl∶Na_2SO_4=1∶1和NaHCO_3∶Na_2CO_3=1∶1)胁迫对小粒大豆东农690植株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中性盐对小粒豆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低浓度的碱性盐对小粒豆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较高浓度盐胁迫抑制小粒豆生长。在两种盐浓度高于60 mmol·L~(-1)胁迫条件下,植株的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大幅改变,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小粒豆株高、根长、根瘤菌数、单株叶面积、干鲜比、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各值与两种盐胁迫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绿素含量与中性盐胁迫呈显著负相关,与碱性盐胁迫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外浸液相对电导率、胞间CO_2浓度(Ci)与两种盐胁迫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以垂盆草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0(对照)、25、50、100、150、200 mmol/L]对垂盆草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NaC1浓度的增加,垂盆草鲜重、干重、含水量、K+含量、根Na+/叶Na+、叶的K+/Na+和SOD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而Na+、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有机酸、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和质膜透性均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NO3-含量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综合分析显示,盐胁迫对垂盆草生长有抑制作用,其耐盐阈值为100 mmol/L NaCl;盐胁迫下垂盆草通过积累Na+、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脯氨酸进行渗透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