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袁雨晴  胡朝凤 《耕作与栽培》2013,(1):18+14-18,14
"红缨子"高粱是酿造酱香型白酒的专用品种,在生产实际中不同叶龄移栽时,其产量有着较大的差异。通过对"红缨子"高粱不同叶龄移栽试验的研究,探索最适移栽叶龄对提高其产量有着重要意义。试验结果表明:3叶1心移栽产量最高为248.89kg/667m2;5叶1心移栽的居第2,产量为241.48kg/667m2,4叶1心移栽的居第3,产量为232.59kg/667m2,6叶1心移栽的居第4,产量为217.78kg/667m2,7叶1心移栽的最低为205.93kg/667m2。  相似文献   

2.
雷公山高海拔山区气候冷凉,倒春寒和秋风危害频繁,水稻生产受较大的影响,一般单产250kg/667m2。研究通过应用旱育秧、选用中早熟品种和强化栽培技术等达到前期防倒春寒,中后期避秋风,确保安全齐穗,实现了水稻超增产。试验区最高产量达622.9kg/667m2较当地最高单产的320.7kg/667m2增长94.23%。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水稻施肥效果,以乐优58为试验材料,在平塘县开展不同时期运筹氮肥及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基肥尿素15.9 kg667m2,栽秧后5~7 d追施分蘖肥尿素6.3 kg667m2,倒5叶期追施尿素10.5 kg667m2,倒4叶期追施尿素4.7 kg667m2,剑叶抽出1/3时施尿素4.7 kg667m2有利于秧苗的健壮生长,提高秧苗的分蘖能力和分蘖成穗率,增加亩有效穗数,使单位叶面积达到最大经济化,有利于光合产物干物质的积累,从而使水稻产量构成三因素趋于最优,实现水稻单产目标898.67 kg/667m2。  相似文献   

4.
针对杂交水稻组合冈优151采用旱育秧,设置了栽0.9万穴/667m^2,1.1万穴/667m^2,1.3万穴/667m^2和1.5万穴/667m^24个密度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栽1.3万穴/667^m2,基本苗6.5万株,产量达642.3kg,居第1位,栽1.2万穴/667m^2,基本苗7.5万株,产量639.3kg,居第2位,栽1.1万穴/667m^2,基本苗4.5万株,产量601.1kg,居第4位。建议海拔1000m以下的水稻主产区,中上等肥力稻田风优151移栽密度应考虑在1.3万-1.5万穴/667m^2,基本苗在6.万-8万株/667m^2。  相似文献   

5.
水稻生态旱育秧沼肥不同用量培肥床土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水稻生态旱育秧沼肥不同用量培肥苗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沼肥培肥旱育秧苗床,出苗较对照提早2d;出苗率、成秧率平均提高7.4、6.7个百分点;单株绿叶数、白根数、分蘖数平均增加1.43叶、3.62根、1.58个;单株鲜、干重平均提高0.51g和38.7mg,秧苗素质显著提高。大田结果表明:用20kg/m2沼肥培肥苗床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588.9kg/667m2,较对照增产7.07%,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硅肥及配方肥对水稻(黄华占)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在咸宁市向阳湖农场开展了水稻硅肥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施配方肥的增产效果并不显著,同时施用配方肥与硅肥增产效果显著;施纯氮15.2kg/667m2,纯磷7.2kg/667m2,纯钾8.0kg/667m2,硅肥2kg/667m2时获得最高产量427.1kg/667m2,并参照市场价,得出施硅肥1kg/667m2,时产投比为2.52,施2kg/667m2,硅肥时产投比为1.45。  相似文献   

7.
2005年贵州省在9个点实施水稻和玉米千亩连片超高产示范项目,水稻和玉米千亩连片超高产示范工程实施面积共657·75hm2,其中:5个水稻点366·28hm2,平均单产715·5kg/667m2,最高单产达907·9kg/667m2,创贵州省单产纪录;4个玉米点287·88hm2,平均单产657·1kg/667m2。与项目区常规栽培比较,水稻平均增产130·63kg/667m2,增幅22·34%;玉米平均增产218·84kg/667m2,增幅49·94%,为全省高产地区进一步提高单产探索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通过时天柱县水稻氮、磷、钾"3414"肥效试验,综合分析其6个试验结果,得出天柱县水稻产量高于600kg/667m2的化肥用量为:N9.57 kg/667 m2、P2O5 5.93kg/667m2、K2O9.83kg/667 m2;产量在500~600kg/667 m2之间的化肥用量为:纯N7.37kg/667 m2、...  相似文献   

9.
通过汇总分析瓮安县5年来19个水稻3414肥效试验结果,总结出瓮安县不同产量水平水稻氮磷钾肥施肥比例。水稻产量小于550kg/667m2的地块施肥比例为N∶P2O5∶K2O=1∶0.58∶0.73,水稻产量在550~630kg/667m2的地块施肥比例为N∶P2O5∶K2O=1∶0.6∶0.81,水稻产量大于630kg/667m2的地块施肥比例为N∶P2O5∶K2O=1∶0.63∶0.94。  相似文献   

10.
为指导上等田水稻合理施肥,进行了3个不同配方与空白区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N14kg/667m2、P2O57kg/667m2、K2O 14kg/667m2产量最高,为758.2kg/667m2,净产值为1 942.50元/667m2,养分增产量为10.47kg/kg。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中等田水稻单产,进行了4种不同配方肥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等田块水稻施用N 12kg/667m2、P2O56kg/667m2、K2O12kg/667m2产量为641.5kg/667m2,高于其他配方肥单产,净产值为1 641.52元/667m2,养分增产量为11.20kg/kg。  相似文献   

12.
水稻直播不同品种不同播期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果说明水稻直播比旱育秧拉绳宽窄行移栽不但节本增收,还降低了劳动强度。直播早播比晚播产量高,试验在4月5日播种产量最高,两个品种新优3号单产606.7kg/667m^2比准两优527单产583.3kg/667m^2高23.4kg;直播能节资增收,水稻直播比旱育秧拉绳宽窄行移栽节本增收50-85元/667m^2,品种新优3号节资增收85.2元/667m^2比准两优527节资增收49.2元/667m^2多36.0元;直播能降低劳动强度,直播比旱育秧拉绳宽窄行移栽平均亩减少用工1.5个。  相似文献   

13.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与效果初探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3414”肥料试验方案设计田间小区试验,通过田间试验结果建立本地区水稻的肥料效应函数,获得土壤肥力中等水平的水稻最佳经济产量为642 kg/667m2,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是N 5 kg/667m2,P2O5 3 kg/667m2,K2O 4.5 kg/667m2,N、P2O5、K2O比例1.0:1.0:1.5。该地区水稻生长发育所需氮、磷、钾三要素中氮肥对水稻产量作用大于磷钾肥。研究结果为本地区水稻合理确定肥料品种、配比及数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水稻3414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榕江县平江乡实施水稻"3414"肥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N11kg/667m2、P2O53.5kg/667m2、K2O11kg/667m2的产量最高,达到549.52kg/667m2,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最大,为1 009.42元/667m2。  相似文献   

15.
超级稻宁粳1号在姜堰市机插单产一直徘徊在600kg/667m2左右,获得3000万朵/667m2以上颖花量比较困难,2005-2006年做了一些试验,旨在探索宁粳1号700kg/667m2穗肥施用方法,充分发挥宁粳1号超产潜力。结果表明,保持穗肥总量、前后比例不变,改变穗肥施用时间和方式:第1次穗肥提早到倒5叶施用,以复合肥为主;第2次可根据苗情,在倒3叶、倒2叶分次或倒2叶一次性施用尿素,能使机插宁粳1号700kg/667m2频频重演。  相似文献   

16.
水稻免耕直播播种量及播种方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稻免耕直播栽培试验表明:免耕直播可节约犁田、栽秧等劳务费115元/667m2.在没有耕牛及劳动力的情况,可采取免耕直播的方式,单产可达到500~600kg/667m2,产值1000~1 200元/667m2;以1.5 kg/667m2、行距36cm条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本地区潴育型黄泥田上的NPK不同配比施用对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大施肥量为N=16.397kg/667m2,P=5.999kg/667m2,K=16.529kg/667m2,最大产量Y=594.48 kg/667m2.最佳施肥量为N=12.697kg/667 m2,P=5.597kg/667m2,K=12.414kg/667m2,在此最优组合下,可信度达95%的置信区间水稻产量为584.45kg/667 m2.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水稻旱直播技术在黑龙江东部地区的适应性,以机械插秧为对照,采用布谷2BFT-12播种机,对旱直播条件下水稻的生长性状、产量、经济效益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机械插秧相比较,旱直播水稻的生育期缩短24d,叶片数减少1.5叶,各生育时期的株高均显著降低。旱直播水稻在8.1叶左右达到分蘖高峰期,总茎蘖数峰值为656株/m2,到9.1叶期降低到632株/m2,最后收获期总茎蘖数为621株/m2,有效分蘖率为74%,无效分蘖率为26%。旱直播条件下,水稻的穗长、每穗粒数、千粒重均比插秧时降低;实测产量为455kg/667m2,较插秧降低50kg/667m2。旱直播的种植成本868元/667m2,插秧种植成本1067元/667m2,旱直播较插秧节省199元/667m2;但是旱直播的产量较低,粮食销售收入较插秧少435元/667m2,旱直播的亩效益为451.5元/667m2,插秧的亩效益为687.5元/667m2。  相似文献   

19.
周磅  文芬 《耕作与栽培》2012,(3):47-47,49
运用"3414"方案设计,研究了N、P、K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单因子的影响是K2O>NO>P2O5,因此从提高水稻产量的角度出发,应将钾肥的施用量作为首要因素考虑。综合考虑,施NO在17.28kg/667m2左右、P2O5在6.15kg/667m2左右、K2O11.12kg/667m2左右,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湄潭县中等肥力因水稻氮磷钾施肥比例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3414"方案设计,研究了中等肥力田N、P、K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单因子的影响是K2O〉N〉P2O5,施纯氮量在11.02kg/667m2左右,五氧化二磷在7.49kg/667m2左右,氧化钾8.91kg/667m2左右,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