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旱区农业发展热点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对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正在产生深刻的影响,借助现代科技进步装备旱区农业,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旱区农业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充分发挥旱区资源优势,挖掘农业资源应予实现的潜在生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旱区农业发展的根本目标。1.旱区可持续农作技术传统农业的历史可谓是一部持续农业的历史,然而,传统农业的持续性只是在当时人口稀少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土壤和环境的自我更新以及低水平的人工调控,使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得以协调,保持土地生产力经久不衰。随着近、现代人口的迅猛增长,迫…  相似文献   

2.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局部地区人均水资源量更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资源短缺态势严峻。而地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的我国大部分北方地区,常年降水少,地上和地下水贮量不足,干旱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发展。另外,干旱缺水还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构成了威胁。农业是个用水大户,而农田灌溉的节水却大有潜力可挖,走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道路是摆脱干旱威胁,加快旱区农业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韩红鸣 《甘肃农业》2003,(10):75-75
定西县属水资源十分贫乏县之一 ,由于大陆季风性气候影响 ,降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匀 ,干旱灾害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主要因素。近年来 ,由于雨水利用工程的实施 ,使干旱半干旱地区缺水的问题得以缓解 ,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群众的人畜饮水困难 ,而且使干旱山区的旱作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实践证明 ,在该地区发展微型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是促进区域农业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作者结合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 ,在本文中重点就发展雨水集蓄工程对定西县农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我国旱区农业的地位和发展潜力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旱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民族众多,是未来我国大西北的重要生态屏障区域,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国防安全和生态安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干旱缺水为核心的众多因素制约着旱区农业的持续发展,但同时特有的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也决定着该区农业生产具有巨大的潜力。实践证明,通过科技水平的提升,完全可以实现旱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制定旱区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科技规划;设立旱区农业与生态协调发展专项;进一步发挥杨凌示范区作用,赋予统筹旱区农业科技资源的职责,加强协同创新的三项带有战略研究性质具体建议,探讨了未来旱区农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高效节水型农业技术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地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长年降水少,地上和地下水贮量不足,干旱严重地制约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尽快摆脱干旱威胁,加快旱区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走高效节水型农业发展道路。生物节水、耕作节水、化学节水、工程节水、灌溉节水等五个方面,是作物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综合节水系统工程的主要组成,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6.
西藏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地区内有占全区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在作物生长发育最需要灌溉的关键时期无水可灌,严重制约着我区农业发展。本文就我区发展旱作农业生产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提高旱区农业生产技术、培肥地力、优化种植结构、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松嫩平原西部土地面积大、农业生产水平低,生产条件落后,农村产业结构层次低、差,农村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自然灾害频繁、盐碱、风沙、干旱制约着当地农业发展,但本区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却比较丰富,生产特别是粮食增产潜力很大。在现有条件下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和宜农荒地开发,加强粮食生产;实施集约化和适度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走水土资源开发与治理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本区综合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深化对发展旱区农业战略地位的认识,增强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紧迫感 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人均占有水资源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50%以上的耕地受到干旱的威胁,涉及近1100个县市,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3%.  相似文献   

9.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但随着水资源的逐渐减少,还要通过可持续利用保证农业经济稳 步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情况,提出了升级节水灌溉、提高配置能力和加强资 源补偿等可持续利用策略对农业节水潜力进行挖掘。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要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依靠农村的自然优势,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使特色农业成为支柱产业,是农民长期增收的有效途径。一、发展特色农业是农民增收的一条可靠途径特色农业是指依托农业特色资源,通过区域化布局建立起来的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