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力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深入了解玛纳斯县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情况,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获得220份调查问卷,利用Logistic模型对调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农户认知、经济行为等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结合地区实际,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玛纳斯县健全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据悉,吉林省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至2014年底,全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面积已达到39.3万hm2(590万亩)。2006年以来,吉林省开展以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通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吉林已基本形成了技术可行、模式实用、机具配套、效果明显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全省超过70%的粮食生产县已经应用该技术,覆盖了吉林省整个东、中、西部玉米主产区的所有县,并在山区及半山区开展了冷凉、高湿、坡耕  相似文献   

3.
机械化玉米8020新型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按照国家保护性耕作要求,结合吉林省梨树县气候特点和农艺要求探索出来的一种新型保护性耕作模式,即80cm行距,20cm株距均匀平作种植方式。该技术是在实施多年的机械化玉米宽窄行保护性耕作技术基础上总结出来  相似文献   

4.
葛宏强 《南方农机》2023,(23):91-93
近年来,吉林省大力推行保护性耕作玉米免耕播种技术,成效显著。实践证明,玉米种植采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保证了播种质量。基于此,笔者对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免耕播种技术的重要内容、优点、耕作模式及播种作业时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非常适合吉林省及东北易发生春旱地区的耕作方式,能很好地保墒抓全苗,有利于玉米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5.
1保护性耕作推广要取得重大突破以玉米"8020"、玉米宽窄行和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3种种植模式为重点,探索符合吉林省梨树县农业生产实际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路线,提高农机化技术集成和装备配套水平。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加快普及玉米等主要农作物重点环节和关键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2.7万hm2。其中,要实现机械化玉米宽窄行保护性耕作1万hm2、机械化玉米"8020"新型保护性耕作7667hm2、秸秆全覆盖保护性耕作2333hm2。  相似文献   

6.
曹向葵 《当代农机》2007,(12):59-60
结合运城市试验、示范和创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践,介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种植模式、耕种技术体系,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播种技术作了分析,介绍了机具调整的内容及改制情况。  相似文献   

7.
玉米保护性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讲述了玉米保护性耕作以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首先,对玉米保护性耕作的现状做出分析;其次,叙述了机械化种植对玉米耕种的好处;最后,通过机械化播种玉米、机械化收割玉米以及机械免耕方式三个方面讲述了对机械化耕作和玉米保护性耕作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8.
保护性耕作近几年在我国机械化旱作农业区,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应用。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吉林省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三种作业模式,对保护性耕作机械的市场需求做了预测,以帮助农机生产厂家及时转变生产方向,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武陟县从2002年开始实施保护性耕作试验工作。2003-2005年承担河南省保护性耕作项目。2006年开始承担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农闲时节,农机推广人员采用走访、座谈等形式了解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农户、村组干部及免耕机手对保护性耕作的理解和认识。目的在于总结工作经验教训,从农户的角度去了解、认知保护性耕作技术,为今后的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吉林省保护性耕作高级研修班在长春市正式开班。来自吉林省42个县、市、区的保护性耕作科技专家参加了本次研修班。培训中,各位专家围绕保护性耕作展开授课,东北黑土现状及保护性耕作对黑土保护的作用、保护性耕作理论与实践、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绿色农业发展、农机与农艺融  相似文献   

11.
水稻是盘锦市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辽宁省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由于长期以来重用轻养,造成盘锦市水稻种植土壤贫瘠加速,水稻品质下降.有必要采取保护性耕作方式,改变传统的耕作模式.介绍国内外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盘锦市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内容及特点,论述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重要作用及其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内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及作业技术规范,分析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综合效益以及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加快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已被农业部列入《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也是河北省农机局“十五”期间的一项中心工作。承德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在中国农大有关专家及河北省局的指导下,开展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示范,并取得了初步成果。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承德市的具体情况,就玉米种植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我们认为,需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现阶段保护性种植技术下衍生而出的一种新技术,主要是通过这种技术来实现对土壤和环境的保护,防止水土流失,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在现阶段已经成为了最流行的一种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耕作技术。介绍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特点、模式、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帮助农户实现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6.
正渭南市从2003年至今分别承担部省级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监测项目,组织开展了不同种植技术模式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针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各个环节的特点和项目区农作物的种植特点,初步确定了全市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和技术模式,形成了适应关中灌区和渭北旱塬地区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体系,取得了试验田和大田示范推广的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长春市在承担全国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建设中,对传统玉米全程机械化体系大力进行技术改造,通过组装集成先进、适用的机械化技术,从耕作技术体系改革着手,开展以耕作技术体系为重点的试验示范,确定以保护性耕作为核心的玉米全程机械化工艺方案,研究提出了以保护性耕作为特征的3种长春市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模式及其机械化生产工艺方案,并积极进行推广示范,其玉米全程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在2010年获吉林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  相似文献   

18.
唐珺 《农业机械》2022,(6):65-67+69
玉米保护性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应用,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结合土壤特性和气候环境,择优选择玉米种子后,对玉米保护性耕作、机械整地等进行完善,实现玉米增产增收的目标。结合瓜州县的实际情况,分析保护性耕作的要求,按照机械整地、播种前镇压、精选种子和免耕播种等流程,对玉米保护性耕作的全过程进行完善,旨在实现玉米耕作与种植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9.
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保护土壤、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机械化耕作技术体系.将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小麦的试验数据与常规耕作技术的试验数据相比较,结果表明: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种植小麦的增温、保墒作用更为明显.麦田含水率较常规耕作的多2.52%,小麦个体发育健壮,平均增产1.6%,节约耕作费用450元/hm2,新增经济效益570元/hm2.  相似文献   

20.
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实现农业稳产增产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的必要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两方面分析,阐明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