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薯小象甲的发生为害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小象甲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甘薯害虫,对石狮市甘薯生产造成较大的危害。针对甘薯小象在石狮市发生原因,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供甘薯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叶菜型甘薯常见害虫甘薯大象虫、斜纹夜蛾、甘薯天蛾、甘薯麦蛾、甘薯小绿龟甲识别的主要特征及发生特点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综合防治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甘薯种植过程中,每个生长环节都有可能遭受病虫害的危害,一旦防治不当,就会严重影响甘薯种植的质量与产量,因此要运用各种综合防治措施进行科学防治,从而确保甘薯的高质量与高产量。本文分析了甘薯的特性,探讨了甘薯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对甘薯常见病虫害提出重点防治,为甘薯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安徽省甘薯主要病害甘薯茎线虫病、甘薯根腐病、甘薯黑斑病、甘薯黑痣病的发生概况及流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种病害的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以期为上述病害的有效防治和甘薯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地窖为例,介绍了甘薯的窖藏技术以及贮藏时期分期管理的要点;在简要分析介绍甘薯在窖藏的过程中常发生的甘薯软腐病、甘薯黑斑病和甘薯小象甲的危害后,提出了一些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连城县紫甘薯主要病虫害有甘薯瘟、甘薯细菌性黑腐病、甘薯蔓割病、甘薯黑斑病、甘薯病毒病、甘薯小象甲、甘薯大象甲、烦夜蛾和甘薯麦蛾。在研究其发生特点的基础上,从培育无病壮苗和大田期病虫防治方面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甘薯小象甲又名甘薯小象鼻虫、甘薯蚁象等,常造成甘薯产量损失20%~30%,严重田块高达40%以上。农户应根据甘薯小象甲的发生特点,加强防治,确保甘薯优质高产。1危害特点甘薯小象甲主要以幼虫为害,幼虫在薯块内和粗蔓中取食,形成隧道,并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安徽省甘薯主要病害甘薯茎线虫病、甘薯根腐病、甘薯黑斑病、甘薯黑痣病的发生概况及流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种病害的防治方法,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以期为上述病害的有效防治和甘薯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甘薯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农作物,我国是甘薯种植大国,而甘薯茎线虫病在我国北方比较普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甘薯防治茎线虫病的主要研究成果,分别就化学防治方法、种植模式、品种抗性和综合措施对防治甘薯茎线虫病的效果进行了详细归纳;通过分析发现,选育甘薯抗病品种结合研制高效、低毒易降解的绿色农药为当前甘薯茎线虫病防治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分析近年甘薯小象虫严重发生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策略,主要包括加强检疫措施、健全监测技术、农业防治、诱杀、以菌治虫、化学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甘薯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甘薯小象甲的生物学特征与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甘薯小象甲是甘薯生长期和储藏期最重要的害虫,严重影响甘薯品质和产量。回顾了甘薯小象甲的研究现状,包括甘薯小象甲的生物学特性、分布与为害,重点讨论了甘薯小象甲的防治方法及综合防治策略,并对今后进一步研究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病毒病是为害甘薯的重要病害,通过对甘薯病毒病症状及危害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其传播途径和发病规律,总结出对甘薯病毒病应当采用脱毒甘薯,以培育无病种薯、种苗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田块要求、肥料运筹、合理密植、合理促控、防治病虫草害和收获贮藏等方面总结甘薯高产栽培技术,以指导甘薯栽培。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甘薯种植规模化发展、甘薯种苗跨区域运输,甘薯病虫害日益严重,对甘薯产业造成严重威胁。本文作者详见介绍了北方薯区甘薯病虫害发生特点,并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为北方薯区甘薯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地防治甘薯地下害虫,筛选出安全、有效的药剂,为甘薯地下害虫的防治奠定基础,该试验以甘薯品种秦薯5号为试材,试用30%辛硫磷微胶囊剂、三唑磷微胶囊剂、10%吡虫啉粉剂、二秦磷颗粒剂和噻唑磷颗粒剂5种药剂,选择甘薯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对甘薯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噻唑磷颗粒剂(22.5kg/hm~2)和二秦磷颗粒剂(30.0kg/hm~2)的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应用性诱剂诱捕、监测甘薯小象虫发生动态,可为防治该虫提供依据。通过性诱剂诱捕甘薯小象虫雄虫,结合高效、低毒、安全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是综合防治甘薯小象虫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混配杀虫剂防治甘薯小象虫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甘薯小象虫是福建甘薯沿海产区一种重要害虫,在害虫抗药性日趋严重和缺乏防治新技术的情况下,应用混配杀虫剂田间防治甘薯小象虫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筛选的两种混配杀虫剂即毒死蜱+甲基异硫磷和呋喃丹+杀虫双防治甘薯小象虫效果均比单一杀虫剂高,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防治区比对照区每公顷平均增产甘薯7845.0kg,平均增加效益3270.0元,投入产出比为1∶5.01.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不同区域之间甘薯种薯和种苗的相互调运,导致茎线虫病的发生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制约着甘薯产业化的健康持续发展。针对甘薯茎线虫病的发病条件、发病规律和传播途径,制定出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地控制其危害,以此推动甘薯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地下害虫是危害福建甘薯生产的一类重要害虫.通过甘薯地下害虫田间防治试验及农残检测表明:5%甲拌磷颗粒剂和5%毒死蜱颗粒剂在起垄前一次性撒施均可有效防治甘薯地下害虫,并且不会造成甘薯收获时的农药残留,但鉴于甲拌磷属高毒农药,生产上建议使用5%毒死蜱颗粒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甘薯小象虫的生活习性、为害特点、发生条件,分析了近年在本地区日趋严重危害的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促进甘薯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