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银杏种核形状及其种仁成分的分析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银杏种核的形状将银杏雌株品种分为长子、佛指、马铃、梅核和圆子5 种类型.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类型间的种核三维度,即长/ 宽、长/ 厚、宽/ 厚比具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株间变异较小,种仁中氢氰酸含量与种核的宽/ 厚比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不同品种类型间的单核重及种仁中与品质密切相关的干物质、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淀粉、粗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其株间变异较大,最大变异系数达到2479 % .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银杏核用栽培及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银杏栽培已得到国内外高度重视,作者结合几年来的科研、生产及国内外科技信息对银杏种子生长发育、核用品种、丰产栽培、整形修剪、种实生产、加工及利用的现状进行了系统论述,并对我国核用品种栽培及利用的现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收集国内及日本大粒优质银杏核用品种29个,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核用品种的结实特性进行研究.20个品种高接换种后2~4年相继结实,但早实性品种间差异较大.平头接和分层接种实主要分布在树冠内膛.银杏幼年期相对较长,初果期结实量变异系数高达50%以上.不同品种平头接单核质量(g)、出核率(%)及单位树干横断面积种核产量(kg·cm-2)均大于分层接.采用结实株率(%)、单株鲜果产量(kg)、单株种核产量(kg)、单位树干横断面积种核产量(kg·cm-2)、单位树冠投影面积种核产量(kg·m-2)、单位种植面积种核产量(kg·hm-2)6个产量性状指标对20个品种系统聚类结果表明,"黄金丸"、"岭南"及"郯107#"属于高产品种.对银杏结实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评价,对大粒、早实、丰产品种选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桂林地区土壤中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锌、有效硼含量偏低是导致本地区银杏质量偏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开展增施石灰粉、硫酸镁、硫酸锌、硼砂等微量元素试验,银杏种实重提高了3%以上,银杏种实出核率提高5%以上,银杏种核浮水率降低了11.6%以上,银杏种核出仁率提高5%以上.  相似文献   

5.
黑银杏优良无性系根据林木选择育种原理,通过银杏种质资源收集、整理,历经8年,对银杏系统的选育研究评选出药、食俱佳,种用、叶用廉优的珍稀银杏品种一黑银杏,该品种主要特征是:①早实,实生树15年进人结种期,较一般品种提前5-10年,嫁接树2-3年始花结种,5-6年生平均株产l-1.5kg。@丰产稳产,该品种结实枝分布均匀,每种序着生3-5个种柄,一柄M种率高,比同龄其它品种树增产30%。③种核大小均匀,单核重2.”巴,出核率征.9阮,出仁率80.4%,种仁味甜,风味清香,糯性大。④种仁和叶片的总黄酮…  相似文献   

6.
用单因素多重比较DDCBJ模型对大梅核与大马铃在石灰岩母质上,大梅核与细梅核在花岗岩母质上,大佛指银杏、中椭圆子及中长子银杏在板页岩上的经济性状作了差异显著性检验,检验结果是:①各品种(类型)间其含水率、Vc含量、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总糖含量、淀粉含量、单果重等经济性状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②中椭圆子和中长子银杏在板页岩上出核率达到了差异显著性水平.③同一品种群的不同品种(类型)间或不同品种群不同水平下的各品种(类型)间其单核重非常接近或已达到差异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7.
用单因素多重比较DDCBJ模型对大梅核与大马铃在石灰岩母质上,大梅核与细梅核在岗岩母质上,大佛指银杏,中椭圆及中长子银杏在板页岩上的经济性状作了作了差异显著检验,检验结果:(1)各品种(类型)间其含水率,Vc含量,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总糖含量,淀粉含量,单果重等经济性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中椭圆子和中长子银杏在板页岩上的核率达到了差异显著性水平。(3)同一品种群的不同品种(类型)间或不同品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随州市在去年秋季的银杏资源普查中,发现一特大颗粒银杏品种。最近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测中心(武汉)检验,该品种属圆子银杏类群,种核颗粒之大全国罕见,平均单粒重3.85克,最大粒重4.4克;种核淀粉含量分别为29.84%、10.86%和4.78%,钙、镁、维生素C和E含量较丰富;种仁黄绿,味甘微苦。该品种已被列为湖北省地方良种,随州市正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保山地区银杏生产的发展 ,1994年从山东省郯城引入 5个品种连同本地的 4个品种 (类型 )在该地区的腾冲县进行了银杏 9个品种的对比栽培试验。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条件下 ,幼树期 (8年生 )本地品种(类型 )的早实性不如引入品种 (外来种 ) ,初步看出引进品种中的郯城 13号、郯城 9号是当地营建银杏早实丰产园的首选品种 ,尤其郯城 13号品种表现优良 ,而本地品种以 9号 (永昌大白果 )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保山地区银杏生产的发展,1994年从山东省郯城引入5个品种连同本地的4个品种(类型)在该地区的腾冲县进行了银杏9个品种的对比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幼树期(8年生)本地品种(类型)的早实性不如引入品种(外来种),初步看出引进品种中的郯城13号、郯城9号是当地营建银杏早实丰产园的首选品种,尤其是郯城13号品种表现优良,而本地品种以9号(永昌大白果)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1.
Female Plant Types of Ginkgo biloba L.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nkgo biloba is a dioecious and unique species within Ginkgo family and Ginkgo genus, but it shows a big variability. From 1950s, resources of female plants i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llected, and the seed anatomical structure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were observed. According to the shape, length, width and thickness of ovule bracket and seed stone,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sides and top of the stone, the female plants of Ginkgo biloba have been divided into five types, long-stone, Buddha-finger, horse-bell, mume-stone and round-stone. In addition, the important cultivars belonging to different types were also determined. The stone weight, index of stone shape, and contents of dry matter, amylose,amylopectin, starch, rough protein, soluble sugar and hydrocyanic acid in seed kernel of each type were measured, and the qualities of seed stone were appraised, 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female plant resources in Ginkgo biloba.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白果产区种源结构调整和白果整体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从而促进白果产业健康发展。【方法】选取来自我国主要白果产区和日本的39个优良无性系白果为材料,对其白果形态指标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银杏毒(MPN和MPNG)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K、Ca和Mg营养元素含量,对不同无性系白果的果形、营养和毒性进行评价。【结果】不同无性系白果果形和银杏毒含量差异显著。白果果形指数为1.16~1.81。2号无性系白果果形指数最小,为1.18±0.05,百粒胚乳质量为(43.85±0.06) g;37号无性系白果果形指数最大,为1.81±0.08,百粒胚乳质量为(56.75±0.05) g;29号无性系白果果形指数介于两者之间,为1.29±0.05,但是其百粒胚乳质量达到了(99.89±0.08) g,在各无性系白果中其胚乳质量最大。白果银杏毒总量最高为525.79 μg/g,总量最低为330 μg/g。白果MPN含量最高为485.24 μg/g,含量最低为247.44 μg/g;MPNG含量最高为213.03 μg/g,含量最低为21.43 μg/g。根据各无性系白果总银杏毒含量进行系统聚类,结果表明39个无性系白果可分为4类。39个无性系白果中,K、Ca和Mg平均含量分别为(0.60±0.04)、(0.19±0.02)、(0.48±0.01) mg/g。不同无性系白果的营养元素含量较为接近。【结论】不同无性系白果果形和银杏毒含量差异明显,选择果形好、银杏毒含量低和营养含量高的无性系,对白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叶籽银杏是银杏这一孑遗物种的特殊种质,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实生和营养繁殖的后代叶生胚珠(叶生种实)的表达十分关注。该研究首次发现,从800年生的叶籽银杏母树上采集接穗嫁接12年后有6株幼树出现叶生胚珠并发育成正常叶生种实,这也是世界上仅有的6株幼龄叶籽银杏。叶籽银杏表达株率占9.68%,平均叶生种实率为0.074%。嫁接再生的叶籽银杏形态特征、种实特性、生长特性、变异特性与母树相同,表明叶籽银杏可视为一个品种,并具有稳定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银杏生产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浙江省银杏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揭示了发展银杏的优势和有利条件,以及银杏生产的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银杏生产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无人机遥感影像中单木树冠进行检测与分割并获取树冠冠幅与树冠面积参数,可以为城市中不同场景下的林业资源调查提供高效快捷的途径。以银杏树为研究对象,创建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银杏单木树冠数据集,并使用卷积神经网络Mask R-CNN算法结合正射影像图对城市中不同场景下的树冠进行检测和树冠边界勾绘以获取相关树冠参数。结果表明,加入无人机银杏树冠影像数据集训练后的网络模型,可以较好地适用于城市不同场景下的银杏单木树冠检测与分割。在4个测试场景下的86棵银杏单木树冠目标总体查准率达到93.90%,召回率达到89.53%,F1-score为91.66%,平均精度均值为90.86%,且可以提取到较为准确的银杏单木树冠的冠幅值与树冠面积,预测冠幅的平均相对误差与均方根误差分别为7.50%和0.55,预测树冠面积的平均相对误差与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1.15%和2.48。将无人机影像与深度学习算法结合应用到城市林业资源调查中,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树冠检测与轮廓分割结果,有效地提高城市林业资源调查效率。  相似文献   

16.
以22年生坪田白果为试验材料,对白果中微量元素与土壤营养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为银杏精准施肥,提升白果品质提供依据。采用SPSS软件对银杏果园中土壤因子指标和白果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简单相关、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白果中微量元素之间及白果中微量元素与土壤营养因子之间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简单相关分析筛选出7组各自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的因子,分别是:白果中铜、锌、镁和土壤有效硼,白果中铜、土壤交换态镁、土壤速效钾、土壤有效硼,白果中锰、硼和土壤pH、土壤交换态钙,白果中锰、土壤速效钾、土壤交换态钙,白果中硼、土壤有效磷、土壤有效锌、土壤有效铜,白果中锰、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白果中硼、土壤pH、土壤有效铁、土壤交换态钙。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硼对银杏吸收铜、锌、镁等微量元素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有效抑制银杏协同吸收锌镁;土壤交换态镁对银杏吸收铜,土壤有机质对银杏吸收微量元素锰,土壤有效磷对银杏吸收微量元素硼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土壤pH对银杏吸收微量元素硼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生境条件、土壤环境条件、土壤营养因子交互作用、施肥方式方法、栽培技术、作物品种等,相关性分析可为多变量因子提供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关系度量刻度,筛选出显著性指标,指导施肥生产实践。建议加强提升白果微量元素机理机制的研究,并开展银杏相关施肥试验;在银杏生产中,建议减少农家肥用量,叶前肥和催花促种肥适当增施石灰,提升土壤pH,在3—6月以叶面喷施方式增施硼肥,达到催花促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不同银杏种质叶中聚戊烯醇含量的季节变化,确定银杏叶的采收季节和初选聚戊烯醇含量高的种质,对南京地区不同品种、不同树龄的银杏叶中聚戊烯醇含量的年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银杏叶中聚戊烯醇含量在品种间和月份间差异显著。聚戊烯醇含量在春季最低,秋季增幅最快,于10月增至最高,其中GP15-3最高,其次是GP15-1和GP15-4。幼树叶中聚戊烯醇含量显著高于大树。银杏叶中5种主要聚戊烯醇同系物单体的相对含量均具有正态分布特征,总体呈五指峰状,其中C85、C90所占比例较大,其次是C80和C95,所占比例较小的是C100。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地区用于提取聚戊烯醇的银杏叶宜在10月采收;生产中应首选GP15-3,营建幼龄银杏叶用园,或采用修剪、平茬等栽培措施幼化植株来提高叶中聚戊烯醇含量。  相似文献   

18.
用定位研究的方法,在丹东不同区域建立生态因子观测场,测定不同土层厚度、pH值、土壤养分含量、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降雨、蒸发量等各因子对银杏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银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不同,经20 d后,种子发芽率恒温比变温高6.2个百分点,幼苗根系生长、苗高、地径恒温比变温分别提高36.7%和16%。经过遮阴处理,银杏幼苗生长好于对照区。生长在壤土和沙壤土上的银杏其生长表现优于生长在沙土和黏土上的,土壤含盐量以0.03%~0.043%,银杏生长良好。银杏对pH值适应范围很宽,在pH值4~8.5的土壤上均能生长。  相似文献   

19.
银杏叶用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浙江省“九五”重点研究项目“高产高效叶用银杏促成栽培”实施情况,追踪国内外有关银杏叶用栽培的研究进展,论述了种源和品种(类型),营养与施肥,枝叶生长与调控,密度与株型等影响产叶量的因素,提出园地式,叶苗兼用式,叶果兼用式和叶材兼用式4种银杏叶用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