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我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早在五、六千年前,我国已有人知其味而煎其香。人工栽培茶树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公元八世纪,唐代学者陆羽写了《茶经》三卷,成为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最早一部关于茶的专著。现在世界上很多产茶国的茶籽,茶树和植茶技术都是直接或者间接从我国传入的。柑桔我国是栽培柑桔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二千多年以前古书就有记载。那时在长江中下  相似文献   

2.
保健汽茶     
《技术与市场》2002,(1):20-20
茶是世界三大非酒精饮料(茶、咖啡、可可)之一,起源于我国,据《神农本草》记载,茶的发现与使用已有4700年之久。茶是我国古老的文明饮料,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国饮”。 现代科学对茶叶内的成份已鉴定出化学成份有500余种,这些物质对入体的药理功能,是茶叶作为人类  相似文献   

3.
我国观赏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早在《诗经冲就记载了梅、兰、木桃(梗海棠)、芍药、荷华名等众多花卉,我国的观赏植物不仅种类和品种繁多,而且栽培历史悠久.古代劳动人民在观赏植物的栽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育了无数争奇斗艳的奇花异草。牡丹素有“花王”之称,原产我国北部,秦岭和陕北山地尚多野生。西汉《神农本草经》上已有关于丹皮(中药名,系以牡丹根部的皮制成)的记载。到隋朝,牡丹已成为名贵的观赏花卉.当时已培育出飞来红、天外红、一拂香、延安费等优秀品种。唐代时,牡丹成了皇宫中的珍贵花卉,有“国色天香”之称…  相似文献   

4.
苦丁条,又称来卢茶、富丁条,是我国稀有的名贵茶种,其叶可制作药食兼用的保健抗衰老饮料。用一片干叶能泡一碗苦茶,汤色绿中徽黄、清澈明亮,有一种特有的药香味,初呷一D,苦中带甜,顿觉凉爽;细品二日,生津止渴.回味无穷;一碗喝罢,心旷神怕,五内通畅,大有出神入化的境界!苦丁茶原产于广西大新县龙门乡苦丁村,因其产地得名。壮语的“苦了”即苦涩之意。远在东汉时,民间就有饮用去丁荣的记载。至唐代大盛,元、明时被指定为朝廷“贡茶”。苦丁茶既是饮料,又是药用植物,用乔木,叶大如掌,味苦涩。早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  相似文献   

5.
普洱茶古今漫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普洱茶史料溯源1 我国云南省普洱茶的种植历史,源远流长。据道光《普洱府志》“六茶山遗器”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诸葛亮)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于莽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镫于革登,置铓撒袋于漫撒,因以名其山。又莽芝有茶王树,较五山茶树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清道光年间(公元年)《檀萃滇海虞衡志》》也云:“茶山有 1821茶王树,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这些记载和保存下来的大茶树及与西双版纳基诺等少数民族的传说基本吻合,说明普洱茶的栽培利用历史已约有年…  相似文献   

6.
油桐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油桐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初探肖千文(四川农业大学,雅安,625000)油桐是我国著名的“三油”经济树种之一,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便有文字记载,桐油也是我国三大传统出口商品之一,外贸出口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随着桐油利用价值的提高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桐油已...  相似文献   

7.
古茶之源     
古茶之源文/毕真茶是当今世界“三大饮料”(茶叶、咖啡、可可)之一,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是“茶的故乡”。云南又是世界和中国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茶已成为云南三大支柱产业(烟、糖、茶)之一。思茅地区...  相似文献   

8.
中国盆栽史     
《绿色大世界》2010,(4):55-55
中国的盆栽历史起源于古代的园林艺术,早在黄帝时建造的“元圃”就已列入记载,可见当时已有园林景观。 夏、商、周三代(公元前2005-公元前255年)园林的种植更为进步,成为君王行猎之地,如夏杰的“瑶台”,商纣的“鹿台”及周文王的“灵台、灵沼”等。周文王的“灵台”,根据诗经的记载,方圆七十里,为引入湖水,兴建雄伟的“灵沼”,让鱼类、水禽游弋之中。并大量种植奇花异木,建囿造园,养百兽于其间。“灵台”上,白日可眺望远景,锦秀山河一览无遗;夜间可与星辰明月为伴,营造出良宵美景。  相似文献   

9.
丽丽 《湖南林业》2002,(1):34-34
香花疗法,主要是指利用正在生长、开放的鲜花,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品种,或种植于庭院,或盆栽于室内,让病人密切接触,而发挥其康复作用。在我国,有关香花疗法的记载甚多,应用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嵇康(公元224~263年)的《养生论》中,就有“合欢蠲忿,萱草忘忧”的说法,可见那时人们已认识到不同的香花作用于人的神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康复大家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记载:“以兰除其陈气”。还用桃花使病人“神日昌,气血日和”。清代刘灏《广群芳谱》集《种兰》诗云:“知有芳香能解秽”。说明已认识到香花不仅能调节神情,…  相似文献   

10.
话说杏树     
话说杏树白廷举杏树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分布极为广泛。古代就有关于杏树的记载,如:“五活之土,其木宜古”(见于《管子》);“杏子仁,可以为粥”(见于《齐民要术》)等等。杏的品种繁多,由于各地气候及环境不同,成熟有早有晚。杏的气味香甜,果肉多汁,含有...  相似文献   

11.
救救藏羚羊     
沙图什:一种奢侈的需求 藏羚羊又叫吉鲁(chiru),生长在我国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带,藏羚羊羊绒加工而成的披肩称“沙图什”(shahtoosh克什米尔方言)。 早在数世纪前,“沙图什”披肩便因其精美华贵被印度一些地方的家庭当作女孩的嫁妆珍品。18世纪这种披肩传入欧洲,成为上流社会贵妇们的庞物。当年拿破仑曾将一条“沙图什”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情妇约瑟芬。 “沙图什”一般长1~3米,宽1~1.5米,重100克左右。轻柔得攥在一起可以穿着戒指,故又名“指环披肩”,但其保暖程度世之罕有。一条100克重的“沙…  相似文献   

12.
苹果的营养与药用功效董晓彤,董忠义苹果是目前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果树之一。苹果在我国古代称为“苹婆”、“奈”,在《群芳谱》上早有记载。其中绵苹果(又叫中国苹果)原产我国西北的山地森林和山间河谷之中,在魏晋时期已有一定栽培,主要用于制作脯,取...  相似文献   

13.
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但人们对于茶的药性,知者甚少。在我国周朝时,人们就将茶叶看成药茶了,当时就成为一种流行于民间的健身饮料。 古书上有“神农触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记载。唐朝时复外竟陵人陆羽,在苕溪养病并研究茶道,当身体或心情不爽时就泡上几杯茶。结果不但病好了,  相似文献   

14.
浅谈棕榈植物在道路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今中外对道路绿化备受重视,我国早在《汉书》中就有记载“……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由此可见,早在二千年前我国已有用松树作行道树的历史,延至现在,道路绿化在城镇园林绿化中有重要地位,并十分重视树种的选择。 在城镇道路绿化中运用棕榈植物有诸多优点和可取之处。首先,棕榈科植物为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植物,是热带景观的象征,我国华南大部分城镇尽可充分利用发掘本地的  相似文献   

15.
菊花佳话     
菊花不仅艳丽多姿,可供观赏,而且是保健的佳品。菊花在我国有300D年的栽培历史。早在(礼记·月令)中就有“李秋之月,菊有黄华(花)”的记载。自那以后.历代文人墨客咏菊画菊的诗画不可胜数。屈原有“朝饮木兰之坠雷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陶渊明诗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们之所以喜爱、推崇、敬佩菊花,不仅因为它姿态切切,清香首郁,更重要的是它斗霜四雪,不畏艰苦,秉性刚毅,具有刚正不阿的品住唐太宗李世民作(赋得残菊):“阶兰换回,岸菊照晨光Off浓阳晚笑.风劲浅残香。细叶调轻翠,国花飞碎黄。还将今岁色,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植树造林赵兴华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周代就开始植树,如《国语》中记载:“周制有之日:‘列树以表道’”。可以说,种植行道树,在周代已成为制度。此后,秦代修驿道于天下,进行大规模的以松树为行道树的植树活动。古代植树造林,其中特别强调种桑树。因桑树...  相似文献   

17.
《林业实用技术》2007,(9):26-26
攸县盛产油茶,素有“湘东油库”之称·栽培历史悠久。据攸县地方志记载,该县油茶栽培已有800余a。主要栽培品种以“霜降籽”为主,还有少量的“寒露耔”和“珍珠籽”等类型,既是经济树种,又可作庭院观赏树种。其中有一种“薄壳香”油茶,早在1965年就被国家林业部定名为“攸县油茶”。  相似文献   

18.
“香风茶”是取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 S.Y.Hu.)鲜叶按制茶做“炒青”、“烘青”的工艺加工成的外形似“茶”的干品,用沸水冲泡饮用,清香扑鼻,香中带甜,风味独特。“香风茶”具有祛风散寒的功效,对防治感冒、肠胃不适、慢性气管炎及高血压症等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远去的虎     
在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境内(现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新拨乡)月亮沟西山崖壁洞穴旁,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着“乾隆十七年秋上用虎神枪殪伏虎于此洞”,这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到“木兰围场”行围打猎、习武练兵时,用“虎神枪”在此洞击毙一只猛虎后命工匠刻下的。由此可见,虎曾经也是“木兰围场”的主人。然而,现在虎已经离“木兰围场”远去的无影无踪。从木兰围场地处大兴安岭余脉与阴山山脉交汇处推断,木兰围场曾有的虎应属东北虎。虎离此远去的确切时间已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虎离此远去且无影无踪的原因是与清代“木兰围场”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木兰围场”就是一处水草丰沛、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在我国辽、金时期,东至内蒙古林西,西至内蒙古多伦分布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史称“平地松林”或“千里松林”,曾作为辽、金皇帝避暑狩猎之所。清朝初年,康熙巡幸塞外,看中了这块“北控漠北,南拱京师,左通盛京(今沈阳),右引察哈尔(今张家口)”的漠南“风水宝地”,于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在此设立了“木兰围场”(“木兰”系满语,“哨鹿”之意;“围场”即为行围狩猎的场所),“岁行秋”。一位清朝状元在游历了闽粤、晋豫、...  相似文献   

20.
中国庞大的饮料市场,已成为进口饮料的“取款机”和“摇钱树”,而我国的各种茶饮料又存在两点明显的不便:一是有糖和防腐剂;二是只能喝到冷茶。而消费者的习惯一是喝纯茶,二是开水冲泡、现泡现喝。只要有一台冰热饮水机,方便茶就能满足消费者开水冲泡、现泡现喝的饮茶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