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气体射流冲击技术在果蔬干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燥处理是果蔬加工的一项重要技术,气体射流冲击作为一种新型的干燥技术在果蔬干燥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本文综述了目前果蔬干燥常用的技术方法及其优缺点,阐述了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技术的原理、特点、影响因素和干燥工艺。与传统干燥方法相比较,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技术具有对流换热系数大、干燥速度快、产品质量高、能耗低等优点,在果蔬干燥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在农产品领域中,气体射流冲击技术主要应用于农产品的干燥和焙烤等方面,作为一种新的干燥技术,相比传统的热风干燥不仅具有更高的对流换热系数、干燥速度,以及更低的能耗,更使产品品质大大提高,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射流冲击新技术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概括该技术的主要特点,对发展前景、研究方向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针对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技术,试验研究了不同风温、风速和预处理下无核紫葡萄的4种薄层干燥模型。在对无核紫葡萄进行L9(34)正交干燥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对不同风温下的干燥曲线进行模型比较,经拟合得出适合无核紫的数学模型为Page模型。  相似文献   

4.
探讨不同蒸煮、气体射流冲击和微波对甘薯熟化过程的影响,主要包括甘薯边缘与中心温度的变化、熟化前后甘薯的质量变化及熟化成本,比较3种熟化方法的优缺点。蒸煮与气体射流冲击熟化甘薯可分为2个阶段:升温阶段与熟化阶段;而微波熟化只有1个阶段(升温阶段),升温完成后即完成熟化。质量约300 g的甘薯,500 W微波熟化时间为2.5±0.5 min,500 W蒸煮熟化时间为33±3.2 min,150℃气体射流冲击熟化时间为27±2.9 min,微波熟化时间最短;300 g甘薯完全熟化前后的质量变化不同,其中蒸煮熟化质量增加约14.87 g,气体射流冲击与微波熟化前后的质量分别减少53.98 g和14.51 g;不同的熟化方法,甘薯完全熟化的成本是不同的,蒸煮约需要0.83 kW/(h·kg),气体射流冲击约需0.43 kW/(h·kg),微波约需0.12 kW/(h·kg)。研究可为实现甘薯快速熟化提高新思路,为相关熟化设备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拓宽猕猴桃产品的开发途径,以猕猴桃、苹果为原料,研制猕猴桃—苹果复合果丹皮,最佳工艺配方为苹果与猕猴桃的质量比为2∶8,每100 g混合果浆里配料的添加量为:蔗糖30 g,柠檬酸4.5 g,果胶0.7 g,植物油0.5 g;最佳工艺条件为:50℃真空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50%左右,摊片厚度3~4 mm,50~55℃烘烤14~16 h。  相似文献   

6.
以新鲜苦瓜为原料,研究切片厚度分别为2,4,6 mm的苦瓜片在65℃热风干燥后,其热风干燥特性及理化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切片厚度对苦瓜片干燥特性和理化品质具有重要影响。在65℃热风干燥下,切片厚度从6 mm减至2 mm,干基含水量和水分比下降增快,干燥速率增快,有效扩散速率减小。同时,随着切片厚度减小,干制苦瓜片复水比越大,收缩比越小,干制品色泽越好。因此,结合苦瓜片热风干燥特性及品质变化,切片厚度为4 mm是进行苦瓜片热风干燥的适宜厚度。  相似文献   

7.
苹果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燥是苹果产业深加工的方式之一。主要介绍了苹果低温真空油炸技术、苹果真空冷冻干燥技术、苹果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和苹果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技术等的应用现状、国内外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旨在为苹果干燥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新鲜柠檬为原料,研究切片厚度(2,3,4 mm)对柠檬片干燥特性及相关品质的影响,以确定适合柠檬片热风干燥的最佳切片厚度。结果表明,柠檬片整个干燥过程是一个降速阶段,随着切片厚度的增加,干燥速率降低,干燥时间延长,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减小。其中,切片厚度为3 mm的柠檬片在室温和高温(75℃)下的复水比都较高且复水后结构完整、色泽好,干制的柠檬片组织较完整、收缩比较低。因此,综合柠檬片热风干燥特性及相关品质,切片厚度为3 mm是适合柠檬片热风干燥的最佳厚度。  相似文献   

9.
利用热风干燥,在40,50,60,70℃的干燥条件下,将日本山富士苹果片干燥至干基含水率分别为50%,20%。对其总多酚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2种含水率下,总多酚含量均在70℃干燥条件下呈现最大;在含水率为50%时,多酚氧化酶活性在60℃最小;在含水率为20%时,50℃干燥条件下多酚氧化酶活性最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制得优良的怀山药干制品,通过改变切片厚度及角度研究怀山药组织结构中轴向微管在干燥过程中暴露的程度和角度对其干燥特性的影响。以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指标,在70℃下对怀山药进行鼓风干燥,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切片厚度为5 mm;在此基础上,研究切片角度对怀山药干燥特性影响,以复水比为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切片厚度5 mm,切片角度45°时怀山药切片的干燥特性最佳。  相似文献   

11.
研究微波真空干燥处理操作参数(微波功率、真空度和切片厚度)对铁棍山药多糖得率及其干燥特性的影响。以多糖得率为试验指标,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铁棍山药的微波真空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铁棍山药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干燥阶段特征明显。所获取的铁棍山药多糖的最佳微波真空干燥操作参数为:微波功率1 200 W,真空度0.04 MPa,切片厚度8 mm。此工艺条件下铁棍山药多糖实测得率为10.01%。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求山楂真空干燥过程中失重率的变化情况和失重动力学,提高干燥速率,实现山楂规模化干燥,对不同真空干燥条件(山楂切片厚度、温度、真空度)下山楂干燥特性进行了研究。对厚度分别为0.15、0.30、0.50 cm的山楂切片的失重率进行计算机拟合,建立了山楂干燥数学模型,并进行拟合验证对比检验。结果表明:干燥温度越高、真空度越低、山楂切片厚度越小,山楂的干燥速率越快;山楂干燥失重的动力学模型为Page模型,模型的拟合验证表明该拟合在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用WXD2S—3型微波干燥机分别对豆角、白萝卜、胡萝卜、马铃薯、苹果、香菇等果蔬原料进行脱水干制试验,发现该机较适用于干燥土豆、白萝卜、苹果等原料,而对其他蔬菜的干制效果较差。在此基础上,进行了3种果蔬适宜切分厚度及适宜干制时间的研究,并且分析探讨了微波干制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Aiming at the status quote of long time for methane extraction and slow speed for laneway excavating in coal seams of Liziya south 2JHJ well, abrasive water jet slotting technology is adopted to improve the methane desorption and increase excavating speed in semi-coal laneway. Through analyzing damage model and protection against outburst mechanism, the process of Coal-Rock Mass being cut and fractured is studied. Through lab test on abrasive water jet cutting coal-bed gangue, a new abrasive water jet cutting device is successfully designed and made and all parameters are determined. It is showed that abrasive water jet can cut through a coal-bed gangue with thickness 60~80 mm and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62 MPa. After cutting coal seams by abrasive water jet, the surface area for methane is enlarged and then coal seams pressure fell rapidly. Therefore the permeability and desorption of coal seams are greatly increase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average productivity of single-hole was enhanced by 2.83 times.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热风微波耦合干燥的基本概念及原理,指出其优缺点,论述了热风微波耦合技术在果蔬加工领域的研究现状,梳理了该干燥技术的影响因素,并对热风微波耦合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热风干燥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农产品干燥加工技术,然而单一热风干燥技术的局限性限制了热风干燥的高效、高质量应用。联合干燥技术可以联合两种及以上干燥技术的特点从而形成优势互补。通过对现有过热蒸汽-热风、超声波-热风、冷冻-热风、微波-热风、射频-热风、红外-热风、热泵-热风、真空-热风8种热风联合干燥技术的应用及相关设备进行全面总结,对不同热风联合干燥技术的适用条件及设备运行工况进行对比,总结热风及其联合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为热风及其联合干燥技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高效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