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浅谈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宪辉  余渝  陈红 《中国棉花》2003,30(8):38-39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危害新疆棉花最严重的两种病害 ,曾被棉农认为是棉花的“癌症”,随着新疆植棉面积的不断扩大 ,重茬面积的不断增加和连作年限延长 ,棉花枯、黄萎病危害迅猛扩大并日益加重。据调查 ,自 1 995年以来 ,枯萎病危害 ,每年绝产面积在 3330公顷左右 ;发病面积已占播种面积的 2 0 %~ 30 %。摸清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情况、流行特点以及病原物的致病性分化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是新疆棉花生产的迫切需要。1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流行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流行受着多种因素影响 ,最主要的是寄生病原菌和生态条件。正确地掌…  相似文献   

2.
棉花品种资源抗黄萎病田间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流域棉区以枯萎病发生危害为主;黄河流域棉区枯、黄萎病多混合发生为害.近年来,枯萎病为主的混生区随着抗枯萎品种的推广和综合措施防治,病情已显著压低,但黄萎病又有所抬头。因此,在继续搞好抗枯萎育种的同时,加强对棉花品种资源抗黄萎鉴定和培育兼抗枯,黄萎新品种显得十分重要。为了“互通情报”,现将1974—1978年在苗庄大队科研基点进行的棉花品种资源抗黄萎病田间鉴定结果加以整理,提供有关育种和生产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疆博乐垦区棉花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①余廷文新疆博乐市兵团农五师农业局833400该地区棉花主要病害有枯黄萎病,其次是角斑病、棉桃黑果病;虫害有棉叶螨、蚜虫,其次是棉铃虫、蓟马。棉花黄萎病据1992年普查,全垦区发生为害面积已达7667hm2,占该年棉...  相似文献   

4.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的重要病害,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病害严重时可使棉花绝产,因此该病是限制老棉区棉花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抗枯、黄萎病性是棉花育种工作中选育新品种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棉花新品种一般对枯萎病的抗性可达到高抗水平,而对黄萎病的抗性大多表现为耐病,所以目前单靠棉花育种工作难以解决生产中的诸多问题;国内外有使用缩节胺抑制黄萎病的试验,但效果不突出,而市场上虽有多种预防黄萎病的药剂出售,但效果也不理想。因此,除控制好枯、黄萎病的传播途径外,从耕作栽培学的角度出发,改变棉花枯、黄萎病发生的生态环境,使之不…  相似文献   

5.
中国棉花枯萎病的研究与防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棉花枯萎病是影响棉花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近年来在我国有加重发展的趋势。本文全面系统的回顾了自我国成立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研究协作组以来在棉花枯萎镰孢菌生理小种鉴定,抗病育种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并重点介绍了年近来我国在枯萎病防治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全国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研究协作十年总结及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11月8—15日在云南昆明召开。有92个单位的119位代表参加会议。这次会议开得非常成功,总结了成绩,交流了经验,提出了“关于做好植物检疫工作控制棉花枯、黄萎病传播为害的建议”和制定了“棉花病害防治研究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7.
枯黄萎病是制约新疆棉花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据自治区植保站等单位的调查显示,1995年全区枯萎病面积达4万~4.6万hm2,其中绝产面积2666.7hm2以上;目前全疆80%以上的棉田受枯黄萎病危害,枯黄萎病蔓延后导致本区自育丰产、优质、不抗病棉花品种难以推广。研究枯黄萎病对棉花产量性状和品质的影响,对于提高新疆自育棉花新品种的抗病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2年在新疆的库车县齐满镇枯黄萎混生重病田和无病田进行。参试材料14份,分别为自育品系抗虫2000和5,自育中长绒棉品系25、29、30、32、9-2065号;美棉99B、33B;SGK32…  相似文献   

8.
对2017―2021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581个棉花品种(系)枯萎病、黄萎病的抗性进行分析,为新疆棉花抗病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参考。结果表明,581个品种(系)中未出现对枯萎病和黄萎病免疫的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水平较高且稳定,达到抗级及以上的占比在90%以上,其中2019年早中熟棉、2020年早熟棉和早中熟棉、各年彩色棉和长绒棉中抗级及以上的品种占比均为100%;除参试长绒棉品种(系)对黄萎病的抗性水平较高外,早熟棉、早中熟棉和彩色棉品种(系)均以耐病为主,5年中耐病的品种(系)平均占比为60.0%;长绒棉和早中熟棉品种(系)对黄萎病的总体抗性优于早熟棉,不同年份间彩色棉的黄萎病抗性波动较大。所有参试品种(系)的总体抗枯萎病指数(rF)远大于总体抗黄萎病指数(rV)和总体枯黄萎病兼抗指数(rFV),各年份均表现为rF>rV>rFV。可见,筛选出抗黄萎病的品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审定双抗棉花品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棉花枯、黄萎病种子带菌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棉花种子枯、黄萎病菌带菌量检验方法的探讨,较广泛地对我国棉花主产区的8省24个县市种子枯、黄萎病菌带菌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除新疆自治区莎车县的种子外部未发现枯萎病菌外,其它单位的种子外部均携带枯、黄萎病菌,枯、黄萎病菌孢子负荷量分别为0.8×105~31.8×105个·g-1和2.19×107~102.11×107个·g-1;通过对四川省仁寿县和新疆阿克苏市种子内部带菌量的检测,均未发现黄萎病菌。  相似文献   

10.
棉花枯黄萎病是我国棉花最主要病害.洞庭湖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其发病面积、病原菌种类增加.发病程度加重,枯黄萎病混合发生是当前枯黄萎病的发展趋势.病害仍是制的棉花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防治棉花枯黄萎痛的最佳对策是配套综合防治技术(利用生物、农业、化学、物理),达到重痛区病害减轻、轻病区得到控制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特多收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黄连超,汪家合荆沙市种子公司湖北江陵434100枯、黄萎病是棉花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枯、黄萎病在主产棉区蔓延较快,为害很大。在生产中发现特多收农药对棉花枯、黄萎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并能促进病株迅速恢复。为探索其防治效果及...  相似文献   

12.
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枯、黄萎病是造成棉花产量及品质下降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国各地棉区均可发生。从棉花发病的症状、抗病品种的鉴定、育种的成就等方面综述了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的研究进展;同时针对如何解决我国棉花抗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棉花枯、黄萎病是我国棉区的重大病害 ,难以防治 ,且日渐严重。新疆的 80 %棉田发生黄萎病 ,发病株率达 30 %~ 5 0 % ;棉花枯萎病现已发展到 9地(州 )、31县 (市 )、2 0 2个植棉乡和兵团的 5个农业师中的 2 2个团场 ,1 995年统计发病面积 4万~ 4.7万公顷 ,估计绝产面积 2 667公顷以上 ,仅莎东县因枯萎病绝产 667公顷 ,损失皮棉近 1 0 0 0 t。据报道 :2 0 0 3年河北省棉田黄萎病发病面积占 5 2 .93% ,其中衡水市 80 %以上棉田受害。棉花的枯萎病和黄萎病已成为棉区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障碍因素 ,引起了有关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国农…  相似文献   

14.
棉花枯、黄萎病是新疆植棉区棉花生产的两大主要病害,而防治枯、黄萎病经济、有效的方法除轮作倒茬外,就是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随着病区的扩大和病情的加重,抗病品种已成为棉花生产发展的迫切需求。针对该团目前种植的棉花品种,对其抗病性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棉花抗病育种进展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及种质资源抗性鉴定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目前广泛应用3种抗病签定方法及其操作规程,时我国棉花枯、黄萎病原菌生理型的分化以及利用DNA分子标记构建指纹图谱分析枯(黄)萎病菌菌系间亲缘关系进行了综述,较全面地回顾了棉花抗病性的遗传研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出棉花抗黄萎病育种进展缓慢的原因及发展对策,并对深入开展棉花抗病育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棉花品种对枯黄萎病的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危害严重,且药剂防治难于有效的两种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经济有效途径,而抗性鉴定则是选育抗枯、黄萎病品种不可缺少的环节。育种者根据抗性鉴定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选育品种,以达到所育品种抗病增产的目的。“十五”以来,改进了抗性鉴定评判方法,采用校正病情指数来划分抗性反应型,对四川省棉花育种攻关协作单位培育的新品种进行抗性鉴定,以期为棉花育种工作提供抗病性能依据。1材料和方法1.1鉴定材料。供试棉花品种(含品系、组合、材料等,下同)共251个。其中,四川省区域试验87个,四川省农…  相似文献   

17.
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国  屈霞  余筱南 《作物研究》2006,20(Z1):430-434
棉花枯、黄萎病是造成棉花产量及品质下降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国各地棉区均可发生.从棉花发病的症状、抗病品种的鉴定、育种的成就等方面综述了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的研究进展;同时针对如何解决我国棉花抗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棉花病虫害规范化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洪花 《江西棉花》2006,28(5):38-39
棉花的主要病害有苗期根病,棉花枯、黄萎病等。主要害虫有棉蚜(苗蚜和伏蚜)、棉铃虫(第二、三、四代)、棉红蜘蛛,间作地块还有玉米螟,特殊环境还有棉蓟马、小地老虎、黄地老虎等。根据各种病虫害在棉花不同生育阶段的发生轻重采取不同的措施,以主要病虫害防治为重点,兼治其他。现将其规范化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植物生根粉(ABT)应用于棉花抗病育种初探刘辉杨代刚周家澍肖忠珍徐定良邵圣才文彬刘春联湖北省荆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434129棉花枯、黄萎病在各主产棉区(特别是老棉区)逐年蔓延,给棉花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我国棉花抗病育种已经历了40余年,各主要病区的枯...  相似文献   

20.
棉花枯、黄萎病是植物检疫对象,危害性大,顽固性强。近几年来,随着精准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特别是超宽膜、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的大力实施,使原有的棉田温度、湿度环境发生了改变,随着积温的提前和湿度加大,棉田枯、黄萎病的发生也呈现发病提前、病情加重等一系列问题,枯、黄萎病的防治难度也日益加大。南口农场二连在枯、黄萎病的防治方面注重轮作倒茬及水旱轮作,对减轻病害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重视病情的普查工作,划分无病、轻病、重病区,对不同的病区采取了不同的防治措施。棉花枯萎病病原为尖镰孢萎蔫专化型,该菌专化性强,只为害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