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的种植模式对江香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江香薷在江西合理种植提供理论依据。以江西本地香薷为材料,进行了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江香薷农艺性状、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直播种植、移栽种植、覆膜种植下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覆膜种植可以促进香薷产量和品质,用工较少,适合在江西推广。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特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我国花生栽培技术落后以及生产水平较为低下的问题,采用麦后平播、起垄种植、起垄覆膜以及起垄液态膜四种种植技术,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特性特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垄腹膜种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花生的主茎高、侧枝长、结果枝数等农艺性状以及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单株生产力以及荚果产量等产量性状,其产量达到了6343.32kg/hm~2,比麦后平播技术增加了19.20%。  相似文献   

3.
在辽西风沙半干旱区设置4种花生种植模式,以花生品种"阜花17号"为材料,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坐畦双行覆膜种植模式的LIA、干物质积累等生理性状表现相对较好,能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其次是垄上双行单粒交错裸地种植模式。因此,坐畦双行覆膜种植与垄上双行单粒交错裸地种植模式较适宜本地区。  相似文献   

4.
在辽西风沙半干旱区设置四种花生种植模式,以"阜花17号"为材料,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坐畦双行覆膜种植模式的LIA、干物质积累等生理性状表现相对较好,能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其次是垄上双行单粒交错裸地种植模式。因此,坐畦双行覆膜种植与垄上双行单粒交错裸地种植模式较适宜本地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适合旱薄地推广的花生栽培模式和节水措施,提高花生种植效益。[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豫花9326生育期、抗病性、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起垄覆膜+保水剂+配方肥+钼酸铵拌种处理各生育期性状表现较好,折合产量达7 167 kg/hm~2。[结论]起垄覆膜+保水剂+配方肥+钼酸铵拌种处理的增产幅度最大,适宜在花生生产中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提高烤烟大田生长期抗旱能力,解决移栽至团棵期干旱对云南烟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优质烤烟MSK326品种在垄沟覆膜、M型宽垄双行覆膜、膜下小苗移栽及普通覆膜4种覆膜种植模式,对烤烟农艺性状、光合特性、产量效益、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共54个性状进行系统考查检测评吸研究。【结果】4种覆膜种植模式的MSK326烟株的6个农艺性状(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片数、最大叶宽、最大叶面积)均表现均为打顶期旺长期团棵期,旺长期7个农艺性状(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片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最大叶面积)及3个光合性状(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净光合速率) 4种覆膜种植模式间差异均达极显著差异;4种覆膜种植模式间产量、上等烟、中上等烟比例、均价、产值均达极显著差异。其中垄沟覆膜的产量、产值最高,分别比普通覆膜增长5.53%、8.58%。垄沟覆膜种植的烟株不仅7个农艺性状(株高、茎围、节距、有效叶片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最大叶面积)、4个光合性状(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6个产量效益性状(产量,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均价、产值)、5个物理性状(开片率、叶片厚、单叶质量、平衡含水率、物理特性指数)在4种覆膜种植模式中最高,而且中部烟叶的5个化学成分(总糖、还原糖、钾、糖碱比、钾氯比)、6个感官品质(香气质、香气量、杂气、透发性、柔细度、甜度)及评吸总分均最高。【结论】垄沟覆膜的烤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经济效益均最高,中部烟叶化学成分及内在品质更加协调。研究结果为垄沟覆膜种植新模式对解决烟草移栽期干旱、提升烟草产量和品质及其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花生品种开农49为试验材料,采用夏直播种植模式,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开农49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种植密度11 000穴/亩时,主茎高和侧枝长最大,但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花生主茎高和侧枝长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从对花生经济性状影响来看,当种植密度11 000穴/亩时,花生出仁率、饱果率和单株产量达最高值。综合分析,当种植密度11 000穴/亩时花生农艺性状较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露地、覆膜和大棚3种不同种植方式对红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确定红花适宜的种植方式。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对红花的产量、株高、分枝数、种子产量等均有影响。露地种植、覆膜种植、大棚种植的红花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露地种植与覆膜种植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云南昆明地区覆膜种植的红花表现的性状较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不同覆膜方式对比试验,从花生出苗、根际土壤、植株性状与经济性状调查分析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裸地种植相比,三种覆膜方式均能提高花生产量,以黑色地膜产量最高,与白色地膜共同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研究夏播条件下,麦后平播、夏播起垄、夏播起垄覆膜和夏播起垄喷施液态膜4种不同的种植模式,对花生干物质积累及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夏播起垄覆膜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产量最高、效果最佳,是花生较为适宜的夏播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风沙半干旱区设置4种花生种植模式(大垄双行覆膜、大垄双行裸地、大垄三行、单垄),以花生品种"阜花17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土壤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大垄双行覆膜种植能显著提高土壤脲酶与蛋白酶的活性,大垄双行覆膜与大垄三行种植模式产量较高。因此,大垄双行覆膜与大垄三行种植模式较适宜本地区。  相似文献   

12.
孙巍 《农业科技通讯》2014,(10):116-117
在风沙半干旱区设置四种花生种植模式(大垄双行覆膜、大垄双行裸地、大垄三行、单垄),以花生品种"阜花17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花生土壤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大垄双行覆膜种植能显著提高土壤脲酶与蛋白酶的活性,大垄双行覆膜与大垄三行种植模式产量较高。因此,大垄双行覆膜与大垄三行种植模式较适宜本地区。  相似文献   

13.
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区田间试验观察比较了不同种植模式的春油菜性状及产量,结果表明,以起垄覆膜膜侧沟播模式产量最高,为4 292.3 kg/hm2,较平作沟播模式增产38.63%;农艺性状均较平作沟播模式表现好,经济性状除千粒重较对照稍低外,单株角果数和角粒数均为最多。此种植模式可在临夏州高寒阴湿区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4.
春播青贮玉米不同种植模式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宜河北省沧州市生态类型区春播青贮玉米的种植模式,通过覆膜宽窄行、露地宽窄行、露地等行(CK)3种种植模式的田间比较试验,研究种植模式对玉米抗倒伏性、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宽窄行、露地宽窄行模式分别比CK提高抗倒伏力4.85~7.60N、2.88~3.92N;覆膜宽窄行、露地宽窄行模式分别比CK增加株高9.31%~9.90%、9.19%~9.71%,增加茎粗2.38%~8.54%、1.19%~4.27%;覆膜宽窄行、露地宽窄行模式分别比CK增加产量17.69%~20.27%、9.83%~14.46%,产值效益分别增加2 250~2 450元/hm~2、1 450~2600元/hm~2,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研究表明,覆膜宽窄行种植模式可有效提高青贮玉米的抗倒伏性、株高、茎粗等农艺性状,增产、增值效果显著,在沧州生态类型区春播青贮玉米生产上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轮作是缓解连作障碍和粮油争地矛盾的重要栽培方式,对扩大花生生产面积及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4种不同的轮作方式,连续4年观测了花生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土壤肥力等指标,发现采用轮作模式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花生连年种植带来的连作障碍:连作春花生第4年有18.13%的干物质量和15.56%的产量衰退,但轮作处理中花生农艺、产量性状基本稳定;土壤硝态氮、速效钾含量在轮作处理中都有较为显著的提升。虽然春花生生育期较长、在活动积温上更具优势,但轮作模式能获得更为稳定、可持续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不同播期对果播覆膜花生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特进行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环境条件下,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果播覆膜花生的播种适期;播期对果播覆膜花生株高、单株总开花数量、有效花量和单株结果数有一定的影响,但对花生的出苗率、折干率、百果重、出米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静宁县引进的玉米新品种——五谷704在不同覆膜栽培模式下的增产效应,提高全县玉米覆盖栽培水平,2015年通过对五谷704在不同覆膜栽培模式试验下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进行研究,确定该品种在静宁县当地条件下种植的最佳模式,以期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油酸花生的种植在新疆处于起步阶段,为推进其发展,新引进了高油酸花生品种花育917、冀花11、冀花18及中花24,以鲁花19作为对照,采用单、双粒不同播种模式,调查、比较了参试品种农艺性状、产量等指标,筛选出适合北疆种植的高油酸花生品种及配套播种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于烟后基本良田的循环利用,研究烤烟—花生种植模式下不同化肥运筹对花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施肥量基础上减少基肥施用量,将化肥后移分2次施用,可显著促进花生生长发育,改善花生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增加产量,提高品质与经济效益,为农民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宁南丘陵地区马铃薯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设立不同的覆膜集雨节水保墒面积的比较研究。探索最佳的马铃薯旱作覆膜集雨节水栽培技术模式。试验结果表明:3种覆膜集雨节水处理均较对照露地种植改善了马铃薯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从而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其中处理②即集雨面膜宽40cm,膜翎露地30cm种l行集雨节水效呆最好,产量最高。迟2223.9kg/667m^2,较对照露地种植增产21.3%;其它两个处理具有同样的集雨节水、捉高产量的作用,但效果不如处理②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