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技术已得到青海省各级组织的重视并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到2012年底,全省已累计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达8.07万hm2。保护性耕作技术逐步进入示范推广阶段,及时总结各地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对促进大面积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岐山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年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70-3万亩,是全国闻名的优质小麦、玉米产区。2005~2007年实施了省级保护性耕作示范项目,2008年又承担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截至2008年底,全县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6.7万亩,辐射带动15.4万亩,累计推广各种保护性耕作机械463台。  相似文献   

3.
2002年农业部启动保护性耕作项目以来,我国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截至2005年底,在北方13省(区、市)100个县实施国家级保护性耕作项目,251个县实施省级项目,中央已累计投入资金1.1亿元,地方配套资金1.7亿元,农民及服务组织自筹4.3亿元。各类免耕播种机保有量近3.3万台(套),其他配套机具3.6万多台(套)。国家级项目县实施面积已达到870万亩,实现节本增效6亿多元,涉及农户约150万户。  相似文献   

4.
正阳谷县2004年开始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2007—2009连续三年实施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项目。2014-2015连续两年实施了农机深松整地项目。2016年农机深松整地项目继续实施,项目资金280万元,并且又获得财政支农项目:小麦玉米机械化收获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项目,该项目投入财政资金20万元,实施面积1万亩。近三年来,阳谷县累计完成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面积100多万亩,建立了18个面积在5000亩以上的示范区;累计投入各类资金300余万元,新增深松整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平凉市属典型的旱作农业区,也是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的适宦区。从2003年开始,在省农机局的支持下,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2004年以来,先后有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和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分别承担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和技术创新项目,累计完成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面积30多万亩。  相似文献   

6.
2002年至2004年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承担了农业部第一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分别在藁城市、青县、唐山市丰润区、张北县、涿鹿县、丰宁县、滦平县等7个县市区组织实施,7个项目县区3年共累计完成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面积3.71万hm^2,辐射面积9.4万hm^2。在项目实施区连续三年对比测试结果显示,免耕覆盖播种比常规播种增产150~33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7.
1 阜新市保护性耕作发展情况 1.1 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情况 阜新市2001年开展保护性耕作试验工作,并始终走在全省前列.目前,全市共建立42个试验示范点,累计实施面积达9.13万hm2.彰武县、阜蒙县分别在2004年和2005年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验收,并分获全省第一名.2001年,阜新市农机研究所建立了高新农机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开始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工作.2002年,阜新市正式开展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工作,全市建立了7个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区,示范农户1147户,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0.53万hm2,彰武县被列入全国38个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试点县.到2005年全市项目区乡镇已达42个,项目村达73个,实施保护性耕作3.38万hm2.到2006年,已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4.80万hm2.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宝鸡市保护性耕作实施始于2003年,宝鸡市农机推广站、陇县分别承担省级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项目。截至目前,项目技术示范应用已普及到全市18个乡镇85个村,实施面积达27万余亩;全市设立核心试验区50个,面积17.8万亩,技术覆盖面达34.6%,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区域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9.
地方动态     
《农机科技推广》2005,(1):22-22
内蒙古自治区农机局分东西两片分别在呼和浩特市、通辽市召开了保护性耕作工作会议,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制定了《保护性耕作项目检查考评实施方案》和评比细则,组织了农业部一期7个项目区的自查验收,并配合农业部进行了检查,得到农业部的好评。全区13个国家保护性耕作项目区共投入1070万元,实施保护性耕作3.08万hm^2,  相似文献   

10.
山丹县保护性耕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2004年底,甘肃省已建立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县5个、省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县11个,累计完成保护性耕作示范面积1.72万hm^2,已初步形成具有不同区域特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和运行机制。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要使保护性耕作技术真正在全省扎根,仍存在技术体系和运行模式单一,不适应当地轮作制度和种植习惯、机具适应性较差问题等。在某些地方,甚至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可行性、综合效益和适用性产生了质疑,出现了领导不重视,面积上不去,资金不到位,组织措施不得力等问题,这些问题从深层次上制约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山东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实现了装备水平、推广规模和综合效益的大跨越。全省138个农业县(市、区)建立了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乡镇达1133个,比上年增加384个;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309万亩,新增177万亩,同比增长134%;全省保护性耕作覆盖率达5.8%,比上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今年三秋期间,各市围绕全省玉米机收面积90万hm^2、机收率达33%,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13.3万hm^2、覆盖率4%以上的目标要求,层层召开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现场会,进行组织动员、确定目标、布置任务、狠抓落实,全省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蓬勃开展。  相似文献   

13.
一句话要闻     
《山西农机》2009,(12):55-55
截至目前,山西省保护性耕作农业年增产粮食4.3亿kg,节本增效10亿元,全省新增保护性耕作农业示范面积6.93万hm^2,实施总面积达到57.25万hm^2。  相似文献   

14.
2006年以来,山东省茌平县始终把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产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显著效果。2008年,我县建设16个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8万亩,2009年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5万亩,玉米机收面积22万亩,玉米秸秆还田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阜城县从2004年开始试验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几年来累计推广实施面积达37.07万亩,2009年度推广10万亩,占全县小麦种植面积的27.03%。小麦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相比,增产幅度大都在5~10%,亩均降低作业成本30~40元,亩均增收节支1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6.
连养臻 《山西农机》2009,(10):24-24
屯留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2004年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级保护性耕作项目县,经过5年的连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示范区面积达到5333.3hm^2,推广辐射面积达到6666.7hm^2,总面积达到1.2万hm^2,占到全县耕地总面积的35%。通过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强力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屯留县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机科技贡献率,每年为农民直接节本增效20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山东省把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开展“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使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省有123个县建立了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保护性耕作面积发展到132万亩,比去年增长215%。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为农民增收节支5.9亿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山东省通过深入开展“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使保护性耕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去年全省实施免耕播种的132万亩小麦,今年普遍长势良好,预计增产小麦5.3万吨,可为农民增收节支2.45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据农业、农机专家测产,实施保护性耕作一年的地块,丘陵旱薄地保护性耕作小麦平均单产297kg。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山西省潞城市政府将投资100万元在该市建设2666.67hm^2高标准农业机械化耕作示范工程,并列入了该市“百项重点工程”。近年来潞城市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2年全国机械化保护耕作现场会在该市成功召开。从2002年开始承担国家级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示范市任务以来,目前已累计建设高标准示范面积8666.67hm^2。  相似文献   

20.
<正>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张家口市从2002年开始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先后有8个县区被发改委和农业部列为保护性耕作建设工程、试验示范项目县,中央投入资金累计达1600万元,带动农民投入1500多万元。经过10多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目前全市各类保护性耕作机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