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农村》2020,(8)
正1.品种和种薯要求秋马铃薯生育期较短,前期气温高生长快,后期低温生长较慢,宜选用早熟或中早熟品种,并以小整薯催芽播种为好。选择种薯时,要严格去除畸形、芽眼坏死、有病斑或脐部黑腐的薯块。生产用种宜从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调种,或选用脱毒种薯,也可利用当年收获的单个重30~50克的春马铃薯整薯作种薯。整薯播种是控制环腐病、青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减少烂薯死苗缺株,保  相似文献   

2.
一、整薯播种利用整薯播种是当前控制烂块死苗最有效的方法,一般在8月中旬播种。秋播用的整薯多是春季种提前收获,并经过精选的50克左右的小薯块。整薯播种,需种量一般比切块播种量多1倍以上,每667平1、整薯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1.引进良种 在所出售山芋干的产区引进推广加工型脱毒山芋徐薯18为主,搭配食用型脱毒山芋北京553。交通方便、靠近集市地区引进推广食用型脱毒山芋北京553为主。种薯选用100~150克/个中等薯块为宜。  相似文献   

4.
一是选地整畦。选择中性或微酸性稻田。水稻收割时以留桩15~20厘米为好。播种前先划畦开沟,畦宽1.4~1.6米,沟宽20~30厘米.沟深15~20厘米。开沟时挖起来的泥土要均匀地抛在畦中间,畦面要整成弓背形,以利于排水。二是种薯处理。选择无病虫害、表皮光滑新鲜、单个重存20克以上的脱毒薯种。播前根据薯块芽眼的分布及薯块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的播种材料习惯用大薯切块,而作为增产和防病措施,提倡整薯播种,最小薯块也不小于25克重。所以,播种一亩马铃薯通常需要种薯150公斤。播种量大对发展马铃薯生产,特别是对于生产者都是个困难。近几年在国际上,对马铃薯种薯有微型化的研究动向;我们在“脱毒马铃薯繁育技术和繁育体系研究”中,开展了微型薯生产及其应用研究。微型薯就是薯块微小的种薯,单薯重在5克以下,它不含有或极少含有病毒,具有很大增产潜力。微型薯若能用于生产,会使播种量减少5~20倍,将为生产者提供极大方便,对推广脱毒马铃薯(或新品种),发展马铃薯生产,会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1 选择种薯 宜选用荷兰7号、克新4号、东农303、鲁311号等早熟高产品种的1、2代脱毒薯为种,并挑选无病虫害、无霉烂的块茎做种薯。 2 浸种催芽 7月下旬开始在阴凉处将种薯纵切为2块,切到病薯时要将刀具用75%的酒精消毒后再用。边切边用清水冲洗切块,再置于5~lO毫克/公斤的赤霉素溶液中浸种10~15分钟,然后捞出晾干。切面最好能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1997,(11)
马铃薯是景宁县的主要春粮作物,无论种植面积还是总产量均占春粮作物的80%以上。但由于我县山区交通不便,调运种薯困难,而马铃薯用种量又大,种薯成本高,因此,影响了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为了努力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增加商品利用率和种植效益,降低生产成本,调动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加快马铃薯的发展,我们选用东农303和克新2号两个品种进行了切块栽培研究。播种前分别选择每500克种薯6个(大薯)、12个(中薯)、24个(小薯)三种类型薯25公斤,其中大、中薯按芽眼分布及大小分别进行切块.大薯切成4块,中薯切成2块,每块种薯重约20克左右,在海拔920米和201米两个地方与小整薯播种进行比较。在同样栽培管理情况下,结果马铃薯采用大、中薯切块作为播种材料的,出苗率、茎粗均明显优于用小整薯播种的处理,茎粗分别比用小整薯播种的处理增加0.24厘米和0.08厘米,增加  相似文献   

8.
崔洪文 《新农村》2014,(2):24-24
1.选地备种 栽培马铃薯的土壤应选择沙壤土或壤土。种薯应选无病虫、表皮光滑、薯形正、芽眼明显,且具备该品种特征的薯块作种。大种薯比小种薯高产,但用种量多。一般以单个薯重50克左右的中等种薯较好,亩(1亩越667平方米,下同)需种薯150千克左右。品种一般选用早中熟为宜,如荷兰七、荷兰十五、费乌瑞它、早大白、大西洋等脱毒品种。  相似文献   

9.
一、美国HAS9408红薯:该品种遗传基因稳定,连年繁育不退化。叶茎绿色,心脏形,蔓长约1米。结薯早而集中,薯块长筒形,薯皮深紫色,皮光滑,薯块大小适中,整齐度好,晒干率34%~39%,淀粉含量24%~26%,淀粉洁白优质。春薯每667平方米栽4000~4500株,单株结薯5~8块,重2~4千克,夏薯6~12块,重1.5~3千克。春薯每667平方米产6000~7000千克,夏薯每667平方米产4000~6000千克。耐肥,耐瘠薄,  相似文献   

10.
对冬种马铃薯费乌瑞它进行了不同薯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以整薯为种薯,不仅经济性状、抗性优于其他薯块,且产量和商品率均高。建议冬种马铃薯在大田生产上选用整薯为种薯。  相似文献   

11.
1催芽 选用良种,于元月上旬,在晴好天气条件下温床催芽。下种前半个月晒种2~3天,至薯皮变青、质地变软、薯芽变白为止。用刀片(经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从顶部至脐部纵切。薯块40克以上者切2块,70~100克切3块,使每块重量不小于15克。切块时从脐部先斜切,后纵切成块。将切好的薯块用清水洗沥干净,然后挨块平放在7~10厘米厚的撒有用种量的1~2%的敌克松湿润细土或潮沙土上,不能重迭,  相似文献   

12.
1987年以甘薯品种宁12-17为试材,进行了薯块取样部位对干率影响的研究。收获时取100株的薯块,每株选中等薯2~4块,用两种方法进行:①将50株的薯块,按长度等分成头、尾两部分,②将另50株的薯块,按长度等分成头、中、尾三部分,然后分别测定各部分干率(干率=干重/鲜重×100%),通过各部分干率再求出整薯块的真实干率。采用①法的,首先求出111块甘薯头、尾的干率与整薯块干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  相似文献   

13.
1、特黑薯王二号该品种是从国外引进的高产优质黑薯新品种。蔓长80~100厘米,结薯早而集中,薯块呈纺锤形,春薯单株结薯1~2千克,夏薯0.8~1千克。薯肉黑紫色,热吃香味浓郁,甜软面沙,富含具抗癌作用的硒、碘等物质和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是其它黑  相似文献   

14.
一、种薯准备 选用脱毒紫花白、克新一号、大西洋、陇薯3号等高产品种,或早熟品种费乌瑞它(荷兰15号)、克新四号、早大白,中熟品种夏泊地及高淀粉品种丰抗-6、内薯七号、蒙薯九号等高效益品种. 种薯在播种前15~20天出窖进行严格挑选,选择具有原品种特征、薯块完整、无病虫害、无冻伤、薯皮光滑、色泽鲜艳的幼嫩薯块,剔除烂薯,淘汰尖头、有裂痕、薯皮老化、芽眼突出、皮色暗淡的薯块.每667m2需种薯150kg,剔除腐烂薯块,并用“肥力先锋”粉剂0.5kg进行拌种.  相似文献   

15.
以切块种薯为对照,研究不同大小种薯对马铃薯生育、产量及效益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大小整薯种薯生育期基本一致;随着种薯大小在20~60 g范围内增加,主茎数、单株蔓重、单株块数逐渐增加;40 g整薯单株产量983 g/株、商品薯产量4 104.2 kg/亩、总产量4 713.4 kg/亩、产值6 567元/亩、经济效益3 935元/亩,在所有处理中均为最高;20 g整薯的商品薯率最高,为91.9%。综合产量、效益因素,生产上选用整薯种薯栽培,种薯大小以40 g左右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一、播前准备1.品种选择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的农家红皮、农家白皮、紫花白等品种。2.切块提倡小整薯播种。使用大种薯播种时为防止浪费需要切块处理。通常在播前4~7天切块。挑选健康的较大种薯,切块大小以30~50克为宜,每个切块带1~2个芽眼。切刀每使用10分钟后或在切到病、烂薯时,用5%高锰酸钾溶液或75%酒精浸泡1~2分钟或擦洗消毒。切块后立即用含有多菌灵(约为种薯重量0.3%)的不含盐碱的植物草木灰拌种、摊晾,使伤口愈合。勿堆积过厚,以防烂种。  相似文献   

17.
为探析不同大小的薯块和小整薯栽培与马铃薯产量的关系,通过在西吉县新营乡白城村川台地的试验,经观测记载,分析总结出50g芽块、50g小整薯播种分别较对照30g芽块增产7.6%、3.0%。所以,50g芽块、50g小整薯适合该地区推广种植,从而提升马铃薯种薯品质,增加马铃薯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一、美国HAS9408红薯该品种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遗传基因稳定,连年繁育不退化。叶茎绿色,心脏形,蔓长约1米,结薯早而集中,薯块长筒形,薯皮深紫色,皮光滑,薯块大小适中,整齐度好,晒干率34%~39%,淀粉含量24%~26%,淀粉洁白优质。春薯每667平方米栽4000~4500株,单株结薯5~8块,重2~4千克,夏薯6~12块,重1.5~3千克,每  相似文献   

19.
春季马铃薯不同种植密度对薯块大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鲁引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春季马铃薯不同种植密度对薯块大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商品薯种植以每666.7m2种植4 000~6 000株为宜,从繁殖秋季种薯来看,以每666.7m2种植10 000~14 000株为宜。  相似文献   

20.
一、种薯处理 为了达到扩大繁殖系数、促进发芽和防止烂种的目的,种薯在播种前需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①切块.切块的主要目的是打破休眠,扩大繁殖系数,节约用种量.小的种薯(约40克~50克)一般不切块,采用整薯播种;大的种薯(70克以上)应进行切块.切块时要纵切,将顶芽一分为二,切块应为楔状,不要成条状或片状,每个切块应含有一二个芽眼,平均单块重40克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