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棕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棕果为材料,分别提取油棕果5个发育时期的类胡萝卜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鉴定其中叶黄素、蕃茄红素、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的成分和含量,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对油棕果中的叶黄素、蕃茄红素、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完全分离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随着油棕果实成熟度的增加,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逐渐增加,其中在果实发育后期,β-胡萝卜素是α-胡萝卜素的3~4倍;相反地,叶黄素从青果期到成熟期的含量是逐渐减少的;蕃茄红素的含量变化不大。油棕在成熟过程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不断增加,主要转化为以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枸杞及枸杞籽油中玉米黄质、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的方法。[方法]试样经皂化使玉米黄质、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释放为游离态,用乙醚-正己烷-环己烷(40+40+20,V/V)提取,C_(30)(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分离。[结果]玉米黄质、β-胡萝卜素及叶黄素在不同浓度下其峰强度和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样品添加回收试验的平均回收率为83.9%~111.1%,RSD为1.5%~9.5%(n=6)。[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适用于枸杞及枸杞籽油中3种类胡萝卜素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3.
选取14个品系黄秋葵在大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它们叶片干物质产量、叶片中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产量差异极显著。004-2品系叶片干物质产量最高,达到4948.0kg/hm2。024-3品系叶片中叶黄素产量最高,理想纯产量达到9261.7g/hm2。018-1品系叶片中β-胡萝卜素产量最高,理想纯产量达到32740.0g/hm2。综合叶片干物质产量、叶片中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产量三方面,018-1、024-3和021品系适合高产规模化种植。  相似文献   

4.
薄层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白果中的β-胡萝卜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石油醚∶丙酮 (7∶3)混合液为提取剂 ,用薄层层析 -分光光度法测定白果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 .并对该法的精密度、准确性及稳定性进行了探讨 .在波长 450nm下 ,其回归方程为y=0 .0 50 9x 0 .0 0 0 5,相关系数γ=0 .9957.结果表明 ,白果中β-胡萝卜素含量为 2 1~ 2 4μg/g.  相似文献   

5.
以水果薯、水果花叶薯、紫羽1号、紫羽2号、农大紫1号、农大紫2号、浙紫1号、紫薯2号、高淀粉、叶用薯1号、叶用薯2号等11种不同品种甘薯茎叶为试验材料,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甘薯茎叶中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甲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30,50℃超声提取3次,每次40 min,能较完全提取甘薯茎叶中的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HPLC以甲醇–水(95∶5)、甲醇–乙腈–四氢呋喃(70∶20∶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分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105.8%和101.5%;叶黄素及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是甘薯茎叶中的成熟叶,其次为新叶,茎的含量最低;成熟叶中叶黄素与β–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在0.504~1.031 mg/g和0.188~0.467 mg/g,新叶中叶黄素与β–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在0.409~0.617 mg/g和0.141~0.242mg/g,叶柄中叶黄素与β–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在0.094~0.195 mg/g和0.040~0.082 mg/g,茎中叶黄素与β–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在0.053~0.103 mg/g和0.036~0.045 mg/g。  相似文献   

6.
柑橘果实主要类胡萝卜素成分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应用HPLC技术分析了我国53个柑橘品种资源的6种类胡萝卜素成分——叶黄素、玉米黄素、β-隐黄质、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柑橘果皮和果肉中均以叶黄素、玉米黄素、β-隐黄质为主,β-胡萝卜素含量较低,α-胡萝卜素极低;参试品种中番茄红素仅在红肉脐橙的果肉中检测到。不论果皮还是果肉均以宽皮柑橘类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柚类最低,表明宽皮柑橘具有较高营养保健价值。在宽皮柑橘中,果肉以积累β-隐黄质为主,果皮β-隐黄质与叶黄素含量接近。与果肉相比,柑橘果皮的单位鲜重叶黄素、玉米黄素、β-隐黄质的含量分别为果肉的2.5~15倍,是柑橘果实中主要类胡萝卜素库存部位。  相似文献   

7.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荟中β-胡萝卜素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荟中β-胡萝卜素含量的方法;芦荟用丙酮-石油醚提取,在450 nm波长下检测,色谱柱为Supelco(2.5 mm×250 mm,4 μm),流动相为甲醇氯仿=8515(v/ v),流速0.5 mL/ min,检测波长450 nm.β-胡萝卜素的质量浓度在1.0~20.0 mg/ 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为1.6 %~2.4 %,回收率为92.5 %~98.8%.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三孢布拉霉菌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的代谢调控途径,为通过优化发酵培养条件来提高β-胡萝卜素的产量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β-胡萝卜素的含量,优化正负菌孢子接入种子培养基的接种比例,通过对三孢布拉霉菌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的代谢调控分析,确定最佳补液时间,优化培养温度和接种比例来提高β-胡萝卜素的产量。[结果]最佳孢子接种比例为正菌∶负菌=10∶1,最佳补液时间为52 h,最佳培养温度为27℃,最佳种子液接种比例为8%。[结论]通过对菌体生长代谢的分析优化了培养条件,并将β-胡萝卜素的产量从1.45 g/L提高到2.26 g/L,产量提高了55.9%,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β-胡萝卜素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叶龄与摘花两因子对黄秋葵018、024和0213品系的叶片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8品系20 d叶龄叶片的叶黄素和卢_胡萝卜素含量最高,024品系30 d叶龄叶片的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021品系40 d叶龄叶片的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摘花处理降低了018和024品系叶片的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却提高了021品系叶片的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  相似文献   

10.
对西双版纳新引的6个油棕品种中果皮多酚、β-胡萝卜素含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6个品种中果皮含油率、多酚含量、β-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T1’‘RY4’‘RY6’中果皮含油率高于其他3个品种,达58%以上;‘M1’最低,为51.84%。‘RY4’‘RY6’中果皮多酚含量分别为0.730 mg/g、0.697 mg/g,显著高于‘T1’‘T2’‘T3’‘M1’品种。‘T2’中果皮β-胡萝卜素含量0.123 mg/g,显著高于其他5个品种;‘T1’‘RY4’‘RY6’居中;‘M1’最低,为0.038 mg/g。6个品种中,‘RY6’‘RY4’中果皮含油率(58.63%、58.89%)、多酚(0.697 mg/g、0.730 mg/g)、β-胡萝卜素(0.088 mg/g、0.078 mg/g)含量都较高,食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