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验选择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45头,体重(9.00±0.60)k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组,试验1组为基础日粮+0.1%复合酶,试验2组以3%的次粉和2%的豆粕替代等量的玉米和鱼粉+0.1%复合酶,探讨不同营养水平下添加复合酶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2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6.6%和5.8%(P<0.05)差异显著;料重比下降5.93%和4.71%(P<0.05)差异显著;毛利收入增加9.62%和10.42%;仔猪腹泻状况也有所改善。试验1组和试验2组相比,试验2组日增重下降了0.8%、料重比升高1.2%,但差异不显著,而毛收入增加0.8%。说明,在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对仔猪的生长性能均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饲用酶制剂在规模养猪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俭  张彬  林兆京 《畜禽业》2005,(4):36-37
添加饲用酶制剂不仅能有效地消除饲料抗营养因子和毒素的有害作用,而且能全面促进饲粮养分的分解消化和吸收利用,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增进畜禽健康。应用饲用酶制剂有利于开发非常规饲料资源,提高常规饲料的利用率,减少畜禽排泄中有机物、氮和磷的排出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饲料和规模养猪企业的经济效益。为验证酶制剂在规模养猪中的实际效果,选用120头45日龄的杜大长杂交断奶仔猪分为两组,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添加华芬酶0.2%,以观察华芬酶在断乳仔猪玉米豆粕型日粮中的饲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8.84%;饲料转化率提高9.95%;每公斤增重饲料成本降低9.2%。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4,(7)
就仔猪断奶日龄的选择、断奶方法、如何降低仔猪应激、断奶后饲料的要求、如何搞好环境卫生、疾病防疫治疗等综合措施进行阐述,以指导仔猪断奶后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2,(1):23
<正>仔猪断奶的第一天采食量会明显减少,但晚上8点左右断奶的仔猪与白天断奶的仔猪相比较,采食量则多5%;仔猪断奶后的第一天体重都减轻,而晚上断奶仔猪因采食稍多,故体重减轻则少一些。  相似文献   

5.
<正>在养猪生产中,仔猪断奶后生长障碍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这种情况对仔猪保育期的生长状况和成活率以及日后的生长发育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就减少仔猪断奶后生长障碍的措施进行讨论,希望能给广大养猪业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5,(7)
介绍了仔猪早期断奶之后常见问题的表现,深入探讨引发这些问题内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少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蔡景义 《畜禽业》2007,(10):8-9
本试验采用对比试验,选择断奶仔猪50只,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断奶仔猪,试验期28d。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硫酸新霉素(44mg/kg)和金霉素(100mg/kg)。试验结果表明在添加硫酸新霉素和金霉素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日增重,日采食量,降低了料肉比,有效减少了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8.
唐突 《畜禽业》2011,(11):26-27
<正>仔猪断奶,是猪一生中继新生后第二次生理大转变期。但此期即是旺长期,也是仔猪多发病的危险期和最大应激敏感期。因此,此期必须给断奶仔猪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和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以减轻和缓解仔猪的断奶应激,控制仔猪的贪食,防止仔猪下痢、水肿病等断奶应激综合征的发生。仔猪的早期断奶是一项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张剑锋 《畜禽业》2006,(10):31-33
从初生到20k阶段的仔猪,是一生中相对生长最快的时期。在仔猪从哺乳期过渡到保育期断奶时,由于仔猪生长发育快、消化生理功能及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等方面的特点.同时遭遇心理、营养、环境等因素的应激.临床表现为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低、腹泻和死亡、生长差甚至体重下降等仔猪断奶综合症,其中断奶营养应激是最主要的。近年来,国内外集约化猪场逐渐采用隔离式早期断奶(Segregated early-weaning.简称SEW)仔猪饲养管理技术措施,以防止疫病传染、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和母猪繁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症显得更为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人们不但从改良品种、生产环境设施、饲养管理技术方面考虑.动物营养学家也在仔猪日粮配合及营养技术、原料选择、生产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王石瑛 《畜禽业》2005,(12):34-36
现代养猪生产中,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已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即从过去一般的28d断奶提前至21d甚至21d以下断奶。仔猪早期断奶不仅可缩短母猪的哺乳时间从而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年产仔数、提高分娩舍利用率、降低仔猪的生产成本,而且能阻断某些传染病的传播。然而,伴随着断奶日龄越来越小,机能不健全的早期断奶仔猪发生腹泻病已变的越来越普遍,其危害也日趋严重。据调查,目前我国仔猪腹泻全年平均发病率约为46.5%、死亡率达10.3%,有些猪场的仔猪的腹泻率甚至达到700k-800k、死亡率达15%~20%。即使在养猪业较发达的美国,早期断奶仔猪因腹泻造成的死亡率也达15.5%,荷兰为11.5%~14.2%。早期断奶仔猪腹泻已成为全球养猪业中普遍和高发的疾病,给养猪生产者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的养猪生产中,断奶仔猪的腹泻严重威胁到养猪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引起断奶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有断奶应激、断奶仔猪消化及生理机能缺陷、饲料因素、病原微生物感染等。要想防控好断奶仔猪的腹泻病,就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结合"的原则,主要做好这几方面工作:加强饲养管理、减少断奶应激、调整日粮成分、用药物预防和治疗、搞好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2.
黄健  邓红 《畜禽业》2000,(12):40-40
选择出生日期、产仔数和初生重相近的新荣昌猪Ⅰ系母猪12窝,84头仔猪,生后35d断奶,试验到第63d结束,以正大551为基础饲料,研究了酶制剂不同添加时间(不加、仅断奶前加、一直加和仅断奶后加)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直加酶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比不加组分别提高15.35%和2.46%:仅断奶前用加酶饲料,则仔猪在断奶后头两周的生产性能将受到严重影响,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较不加组分别降低46.46%和21.43%(P<0.01),但紧接着的两周会有一定的补偿性恢复;若仔猪断奶后才开始在饲料中加酶,则对日增重影响不大,但饲料利用率比不加组提高了27.23%。因此,由本试验结果可知,仔猪饲料中添加酶制剂确实能显著改善仔猪生产性能,而且酶的添加时间影响酶制剂的作用效果;酶制剂的添加宜从仔猪哺乳期补料开始,不要中途终断。  相似文献   

13.
李晓英 《畜禽业》2011,(7):14-15
<正>仔猪早期断奶能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减少疾病由母猪向仔猪传播的机会,降低养猪成本,增加效益。但断奶后7d左右常发生腹泻,轻者影响仔猪正常生长发育,重者导致仔猪死亡。给养猪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浅谈气候条件对断奶仔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娜  许艳 《畜禽业》2004,(12):48-49
早期断奶在70年代已普遍用以提高母猪的生产率。现在多数国家仔猪断奶平均约在27-30日龄。然而,早期断奶使仔猪特别是5-8kg体重的仔猪对营养和环境的要求提高了。本文就环境温度、气候、相对温度对3-4周龄断奶仔猪的饲养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养猪技术条件和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猪场开始采用仔猪早期断奶技术。在现代养猪生产中,哺乳期的长短是关系产仔房等设备利用率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母猪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对实行仔猪早期断奶的生产效果与综合经济效益的分析,有利于促进猪场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断奶日龄,积极推进仔猪早期断奶。  相似文献   

16.
陈训银 《畜禽业》2000,(4):37-38
仔猪早期断奶是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重要手 段之一,也是切断母猪疾病感染仔猪,减少仔猪疾病的有 效途径之一。但不同断奶日龄及营养水平对仔猪产生不同 程度的应激,直接影响仔猪断奶后的存活率和日增重,为 确保早期断奶技术的应用效果,应根据实际条件,尤其是 营养水平来确定适宜的断奶日龄。  相似文献   

17.
朱建斌 《畜禽业》2000,(6):35-36
1 做好仔猪的接生工作 1.1 除去羊膜羊水 胎儿在胚胎期,滋养在羊膜内的羊水中,当仔猪经由母猪分娩时,部分羊膜羊水可能堵塞仔猪的呼吸道,因此,仔猪出生后必须立即将口、鼻的这些粘液擦干净,以便初生仔猪能正常呼吸,同时用毛巾将仔猪周身擦干净。 1.2 剪断脐带 脐带是母猪胎盘与胎儿交换养分的渠道,接生时在距腹部3~5cm处将其剪断,并用5%碘酒溶液浸一下脐带断处,以防止细菌感染,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脐带即会自行萎缩干掉。 1.3 剪断犬齿 仔猪出生后,应剪除犬齿,以避免在吮吸母乳时伤害到母猪的乳房,引起乳房炎;同时可预防仔猪在打斗或游戏时咬伤对方,导致细菌性感染。 1.4 剪耳号 一个记录完整及制度良好的猪场,必须有详细而全面的记录系统,剪耳号有助于辩认猪只,以利于猪场的生产和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8.
仔猪何时断奶效益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立新 《畜禽业》2001,(6):31-31
仔猪生产仍是整个养猪生产过程的关键,仔猪适时断奶是养猪降本增效的途径之一.当今世界仔猪最早断奶日龄为14日龄,而我国农村仔猪断奶一般在45~60日龄,仔猪早期断奶确实提高了母猪繁殖利用率,但也带来了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疾病等方面的问题.那么我国农村现有的养猪生产条件下,仔猪何时断奶效益好?我场1997年开始仔猪35日龄断奶,应用效果明显,仔猪育成率稳定在96%以上,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正>仔猪的肠道是消化吸收养分的主要场所,对维持仔猪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断奶仔猪的消化道发育还很不完善,对外部因素的变化比较敏感,断奶带来的巨大应激及饲料形态的改变使肠黏膜破坏,造成养分的消化吸收率降低,免疫功能下降,影响了断奶仔猪的生长发育。因此,通  相似文献   

20.
<正>仔猪早期断奶是现代养猪生产中挖掘母猪生产潜能,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仔猪早期断奶可节约母猪饲养成本、提高母猪年产胎次、提高分娩舍利用率,减少仔猪感染母猪病原机率,仔猪早期断奶技术越来越被广大养殖户接受。但在生产实践中,实行仔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