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受全球气温升高和极端天气增多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小麦生产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品种不适、播期不适、播量不适和播深不适等方面。为不断提高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就必须选择适宜品种,大力推广以适期播种、适量播种和适深播种为内容的"三适"播种技术。  相似文献   

2.
播期和播深对小麦腥黑穗病发病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播期和播深试验,摸清了不同播期和播深对小麦腥黑穗病发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济宁地区小麦适宜播期在9月28日至10月5日,播种深度掌握在3cm为宜。  相似文献   

3.
适宜的播期和密度是保证小麦优质生产的重要栽培措施,播期通过改变生育期影响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光温水热等外界环境条件,播种密度通过改变群体结构影响外界环境条件,环境条件的变化最终引发小麦品质的变化.为河北唐山优质小麦生产提供参考,综述了播期与密度影响小麦蛋白质含量及其组成、淀粉含量及其组成和加工品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转型所面临的问题,展望了今后小麦品质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适宜的播期和密度是保证小麦优质生产的重要栽培措施,播期通过改变生育期影响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光温水热等外界环境条件,播种密度通过改变群体结构影响外界环境条件,环境条件的变化最终引发小麦品质的变化。为河北唐山优质小麦生产提供参考,综述了播期与密度影响小麦蛋白质含量及其组成、淀粉含量及其组成和加工品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转型所面临的问题,展望了今后小麦品质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淮贺举  秦向阳  陆洲  李奇峰  于莹  臧辰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33-15634,15665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期是小麦高产优质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综述了播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成果,认为播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产量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二次曲线趋势,蛋白质含量则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夺取小麦高产靠培育冬前壮苗,壮苗的形成靠高质量高标准播种,因此,高质量高标准播种就成了影响小麦产量的关键措施。根据小麦冬前壮苗指标及群体动态指标,高质量高标准播种必须做到以下四点。1.播期适宜这是形成小麦壮苗最重要的因素。根据小麦的生物学特性和气候条件,小麦的最  相似文献   

7.
品种与播期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品种与播期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丰地区小麦的适宜播期在10月20日至11月10日;适期及迟播种的品种以春性的扬麦系列、宁麦13及郑麦9023较为适宜;适播期内偏早播种的可种植冬性的烟农19及半冬偏春性的郑麦9023。  相似文献   

8.
播期播量对强筋小麦济宁1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播期和播种量对强筋小麦济宁16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不同的影响.播种量对小麦群体虽有一定调节作用, 但播期影响更大,因此在栽培中一定要做到适期播种.在鲁西南地区, 济宁16适宜播期为10月5~20日, 最佳播期为10月10~15日;适宜播期内播种量以666.7m2基本苗13万~18万为宜,依播期调播量.  相似文献   

9.
主要从小麦适宜播期和密度,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壮苗越冬,合理运筹肥料等方面阐述夺取大面积小麦高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不同播期和播种量对强筋小麦济宁16的产量构成有不同的影响。播期对济宁16的产量影响很大,不同播种量对济宁16小麦群体虽有一定的调整作用,但播期处理对济宁16小麦群体影响较播量处理更大,因此在栽培中一定要做到适期播种。在鲁西南地区,济宁16适宜播期为10月5-20日,最佳播期为10月10-15日;适宜播期内播种量以亩基本苗13万-18万为宜,以播期调播量。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小麦生产发展中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在分析当前河南省小麦生产发展中的技术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河南省小麦进一步增产途径、合理播期确定、整地和播种质量、足墒播种以及晚霜冻害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强化中期管理增加穂粒数、选择适宜播期下限播种、确保整地和播种质量(尤其要强力推广镇压措施)、实施抗逆栽培、浇足底墒水节水栽培和正确认识半冬性、弱春性品种抗晚霜冻能力、做好晚霜冻后管理的理念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04~2005年度定远县小麦冻害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远县地处南北冷暖交汇处,气候变化异常,小麦苗期常受冻害天气影响。通过对2004~2005年小麦苗期冻害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气候、品种、播期、播量、栽培措施等对冻害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播期对优质强筋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利用济南17和淄麦12在泰安和烟台两地进行了播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调节播期可以改变小麦的生育进程、群体结构和灌浆阶段,使其处于较优的温度条件并由此而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过早或过晚播种均对产量和品质不利,加工品质最优的处理不一定是产量最高的处理,但一定是产量较高的处理,产量高的适宜播期和品质优的适宜播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14.
张凌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96-297
目前阜南县小麦播种普遍存在播期不适宜、播量偏大、旋耕播种技术不配套等技术问题,严重制约了小麦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提出了科学施肥、精耕细耙、适期播种等对策,为提高小麦播种质量、促进小麦增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小麦、大麦及复播作物免耕技术规范1.小麦、大麦免耕播种技术墒度适宜,适时播种,一次性完成破茬开沟、播种、施肥、覆土和镇压等作业工序。春小麦及大麦播种时间为3月下旬,播期20天左右;冬小麦播种时间为9月中旬,播期2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6.
正在小麦生产实践中,往往由于前茬作物成熟,收获偏晚,腾不出茬口而延期播种,或由于天气条件的影响不得不推迟播期等原因而形成晚播小麦。晚茬小麦应采取"四补一促"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具体情况如下:一、选用良种,以种补晚晚播小麦播种时应选用与其生育特点相吻合的品种,即弱春性品种,以达到穗大、粒多、粒重、早熟丰产的目的。郑麦9023、濮麦10号、豫农949等弱春性小麦品种都是适宜晚播的品种。二、选好配方肥,以肥补晚  相似文献   

17.
介绍小麦高产播种技术,包括深耕细作,加厚土层;增施基肥,补施微肥;适时足墒播种,播深播量播期适宜等方面内容,以指导小麦播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开展小麦不同播期试验,探讨播期推迟对其出苗及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推迟,小麦出苗所需天数延长;播种至出苗期间日均温与出苗所需天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出苗率与出苗所需天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播后连续无雨日天数呈极显著负相关。错过最佳播期,产量和效益随播期推迟逐渐下降。小麦种植散户在12月底前播种,均能取得正效益;土地流转种植大户,推迟到12月份播种,则会出现亏损,11月底播种为本地小麦种植大户盈亏平衡点。生产上,应采用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来弥补因播期推迟对小麦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单位面积的穗数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小麦要夺得高产,必须适当提高小麦的成穗率。提高成穗率就要选择分蘖力强的小麦品种,同时需要保墒造墒,保持良好的肥水条件,采用适宜的播种密度与播种方式、合适的播期和播深。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冬性小麦品种在鲁东半岛水浇地适宜的播期和播量,探明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通过选用冬性小麦品种"烟农23",采用5个播期和3个播量的试验方法,研究冬性小麦品种在鲁东半岛水浇地适宜的播期和播量。结果表明:鲁东地区冬性小麦品种"烟农23"的适宜播期为9月28日至10月4日,适宜播量为90万~270万/hm2。在适宜播期播量范围内,9月28日播种时应选小播量90万/hm2,10月4日播种时应选中播量180万/hm2或大播量270万/hm2,以大播量270万/hm2更能取得较好产量,最佳播期播量为9月28日、90万/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