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探讨外源核黄素对盐胁迫下杜梨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以梨砧木杜梨幼苗为供试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外源施加不同浓度核黄素对200 mmol/L Na Cl胁迫下其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活性氧产生、膜质过氧化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Na Cl胁迫3 d后,杜梨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弱,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增强,抗氧化物质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 A)合成下降,活性氧(O2·-、H2O2)和丙二醛(MDA)大量积累。施加外源核黄素能增强Na Cl胁迫下杜梨叶片中SOD、POD、CAT、GR、GSH-Px和APX的活性,提高GSH和As A的含量,减少O2·-和H2O2的产生,降低脂质过氧化程度,有效缓解盐胁迫对杜梨叶片的过氧化伤害,其中以10μmol/L浓度的核黄素处理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外源氯化钙对大蒜幼苗盐胁迫伤害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钙对盐胁迫下大蒜(Allium sativum L.)幼苗进行处理,对大蒜幼苗的株高、根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MDA)、H2O2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50 mmol/L Na Cl胁迫显著抑制了大蒜幼苗的生长,添加不同浓度的CaCl_2后,大蒜幼苗的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抗氧化保护酶活性逐渐增加,脯氨酸、MDA、HO_2含量逐渐降低。当在150 mmol/L Na Cl中添加30 mmol/L CaCl_2后,大蒜幼苗的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抗氧化保护酶活性达到最大,脯氨酸、MDA、H_2O_2含量降到最低。因此,外源CaCl_2可以缓解Na Cl胁迫对大蒜幼苗的伤害,最适用浓度为30 mmol/L CaCl_2。  相似文献   

3.
以1年生龟背竹(M.deliciosa Liebm)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50、100、200、300 mmol/L)Na Cl处理对龟背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 Cl处理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龟背竹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低浓度(≤100 mmol/L)Na Cl处理下,较对照均有所提高,高浓度(≥300 mmol/L)处理时,除胁迫40 d时脯氨酸含量外其余均较对照降低;丙二醛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龟背竹叶片叶绿素含量随Na Cl处理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短期(20 d)胁迫较长期(40 d)胁迫变化幅度大。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3种酶活性随着Na Cl处理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浓度和高浓度处理均较对照增加。以上结果说明,龟背竹在低浓度Na Cl胁迫下可通过增加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和诱导活性氧清除系统以减少由于胁迫而带来的代谢失衡对植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芋试管苗耐冷性的影响,以红香芋为试材,通过人工模拟低温逆境,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ALA处理下芋试管苗耐冷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短期(16 h)低温胁迫下,添加2~20 mg/L外源ALA可减轻芋试管苗冷害程度,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降低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抑制丙二醛(MDA)含量和质膜透性的上升,同时增强细胞渗透调节能力。以上结果说明,适宜浓度的ALA处理可缓解低温胁迫对芋试管苗的伤害,提高其耐冷性;ALA处理浓度以10 mg/L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在本研究中,为探索以心叶日中花(Mesembryanthemum cordifolium L.f.)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以心叶日中花水培苗为材料,经不同浓度Na Cl溶液处理(50mmol/L、100mmol/L、150mmol/L、200mmol/L、250mmol/L),检测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MDA)、过氧化物酶活性(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心叶日中花叶片相对电导率随Na Cl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MDA含量不断增大。盐胁迫显著提高了心叶日中花叶片中POD的活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CAT与APX活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由此可见,心叶日中花在生理上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黄连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研究,寻找提高黄连种子及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抗性能力的途径。[方法]用100mmol/L的Na Cl模拟盐胁迫,在外源水杨酸(SA)处理后,对黄连种子的发芽势(Gv)、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活力指数(Vi),以及黄连幼苗叶片细胞质膜透性、O2-·产生速率、H2O2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及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进行测定。[结果]Na Cl胁迫下的黄连种子萌发受到显著抑制,但在经过不同浓度的SA处理后,各萌发指标均有升高。试验结果表明,外源SA处理显著提高了黄连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明显提高了盐胁迫下黄连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质膜透性、O2-·产生速率及H2O2含量。[结论]外源SA通过提高黄连种子的萌发指数,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降低细胞质膜氧化程度,有效地减缓Na Cl胁迫对黄连种子及幼苗产生的伤害,提高了种子及幼苗的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7.
镉胁迫对大豆下胚轴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30,50μmol/L)镉胁迫对萌发大豆下胚轴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50μmol/L Cd^2 胁迫3~6d促使大豆下胚轴过氧化氢(H2O2)的积累显著增加,同时伴随质膜电解质外渗率和组织自动氧化速率升高;镉胁迫4~6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并且POD活性随着镉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8.
外源NO对重金属Cd胁迫下亚麻幼苗叶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NO对CdCl2胁迫下的亚麻幼苗叶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天亚2号’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1、0.5、1.0mmol/L)外源NO供体SNP处理0.1mmol/L CdCl2胁迫下的亚麻幼苗,分别于0(胁迫前)、24、48、72、96、120h后采集生长状况一致的亚麻幼苗叶片进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H2O2)含量、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外源NO可缓解Cd胁迫造成的亚麻幼苗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的升高,促进脯氨酸积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并能抑制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的产生.这种保护效应与NO的浓度明显相关,其中,0.1mmol/L SNP处理效果显著优于1.0mmol/L SNP处理.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枣树适应盐胁迫可能的作用方式,进一步揭示枣树的耐盐机理,研究了NaCl胁迫对哈密大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哈密大枣的3种抗氧化酶在一定范围内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处理时间的延长而表现出活性增加,但超过某一阈值后,抗氧化酶的活性会明显下降。此外,当盐胁迫浓度为0.3%~0.6%时,处理1d,哈密大枣苗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黄瓜磷脂酶Dα(CsPLDα)和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CsNMAPK)基因对短时间Na Cl胁迫(0 h, 0.5h, 1 h, 3 h, 5 h and 10 h)的响应,以‘新泰密刺’试材,研究了100 m M Na Cl不同时间处理下黄瓜幼苗叶片中CsPLDα和CsNMAPK表达和相关信号分子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处理时间延长,黄瓜幼苗叶片中CsPLDα和CsNMAPK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又略有升高趋势,CsPLDα表达量在处理1 h后达最大值,而CsNMAPK表达量在处理3 h后达最大值;两者的蛋白表达量亦分别在处理1 h和3 h达最大值;信号分子磷脂酸(PA)含量亦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处理3 h后达最大值;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呈逐渐增加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歧化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又降低趋势,均在处理0.5 h后显著降低,SOD活性在处理3 h后达较高值,但与处理0 h无显著差异;CAT、POD和APX活性均在处理5 h后较高,显著高于0 h。综上可知,黄瓜中CsPLDα和CsNMAPK表达对Na Cl短时间胁迫响应存在时间差,且CsPLDα响应早于CsNMAP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