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梨黑星病免疫新品种金玉梨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玉梨是我们1980年从鸭梨自然实生树选出的对梨黑星病免疫新品种,通过观察和接种梨黑星病病菌均证明其对梨黑星病免疫,该品种果实外观与鸭梨相似,品质优良,丰产。1997年通过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梨黑星病(Venturia pirina)是梨区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从落花到梨果采收期间都可发病,如防治不当,会严重影响梨的品质和产量.目前生产上用于该病防治的药剂很多,2002年采用生长速率法做了7种杀菌剂对梨黑星病菌的毒力测定.  相似文献   

3.
梨黑星病在辽西地区梨树栽培史上曾数次流行性大发生,生产上常造成重大损失。针对辽西地区梨黑星病的发生为害规律,提出对梨黑星病应寻求长效防控措施,即搞好预测预报,加强人工防治,施用药剂应以波尔多液为主,其他有机杀菌剂为辅,并注意交替使用农药。  相似文献   

4.
梨黑星病是我国各大梨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鸭梨、雪梨、酥梨等均为感病品种,大发生时造成叶片早期大量脱落,果实失去商品价值。常规药剂如甲托、多菌灵、代森类防治效果已大幅度降低。为此,进行了多霉清(多·霉威)防治梨黑星病试验。1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9...  相似文献   

5.
梨黑星病是泸西县梨最主要的病害之一,2022年泸西梨黑星病大发生,果树受害严重。对部分梨园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黑星病大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梨黑星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梨黑星病又叫梨疮痂病,是梨树的主要病害,从落花期到果实近成熟期均可发病.主要侵染新梢、叶片、果实等绿色幼嫩组织,病部形成显著的黑色霉斑,很像一层霉烟.该病发生后,常会引起早期大量落叶,树势衰弱,对梨果的质量和产量造成很大影响.为有效防治梨黑星病,我们于2011年进行了防治梨黑星病田间药效试验. 1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选在正定县占村梨园,面积为10 hm2,主栽品种为‘鸭梨’,树龄20年,株行距2 m×6m,管理水平一般,梨黑星病历年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7.
用20%梨菌克800倍、1000倍、1200倍和2000倍液,分别对梨黑星病、梨轮纹病进行田问防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梨菌克800—1200倍液对叶片和果实梨黑星病及轮纹病的防效均在91%以上,田间防治适宜浓度为800—1200倍。  相似文献   

8.
梨黑星病(Venturianashicola)是豫东地区梨树的主要病害,近几年,由于防治用药混乱,病菌抗性增强,发病呈上升趋势。故此,我们于1995~1998年对梨黑星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探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治措施。一、危害概况1996年开封市梨黑星病大流行,发生早,6月下旬达到发病高峰;波及了全市各梨产区,病果率、猴头果率高,落叶严重。开封市植保站曾对全市5县市作了调查,梨树种植面积为7600公顷,全部发病。病果率在30%以上的梨园面积4760公顷,占总种植面积的62.6%。梨黑星病危害果…  相似文献   

9.
黄启兴  罗锡元  邱流彬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12):171-171,176
自从‘大果水晶梨’引入渤海湾地区以后,梨黑星病的发生越来越严重。经过近10年的调查,总结分析该地区‘大果水晶梨’黑星病的为害症状、传播途径、发病关键期和防治要点,推动该地区‘大果水晶梨’黑星病的综合防治研究和抗病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0.
梨黑星病是梨产区危害梨树的主要病害 ,近几年在我区梨种植区金溪、崇仁等县发生流行为害 ,严重影响梨产量和品质。据金溪县调查 ,梨黑星病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6 0 %~ 70 % ,病叶率一般 35 %~ 45 % ,高的达90 % ;病果率一般 2 1 .4%~ 35 .2 % ,高的为92 .3%。据调查分析 ,造成梨黑星病流行的原因 ,除了气候条件适宜 ,品种抗病性差等原因外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户不能掌握正确的药剂防治技术。在具体实施药剂防治梨黑星病时关键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 了解梨黑星病的发病条件 造成梨黑星病流行的因素有品种抗病性、田间菌源数量、气…  相似文献   

11.
梨黑星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一般由无性的分生孢子随风雨进行传播。高温高湿的年份发病偏重,干旱年份较轻。根据梨黑星病的侵染循环规律和多年的防治实践,笔者认为对该病的综合防治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梨黑星病主要以病芽梢作为初侵染源。病芽梢在新梢基部出现小块微黄色斑,很快长出黑霉。病芽梢以新梢及叶丛枝最多,果台枝也有发生。一般从花后开始出现,所以花后剪除病芽梢及花后喷药很关键,此时期控制得好,就可  相似文献   

12.
柴全喜  何新朝 《河北果树》1998,(1):29-29,31
梨黑星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柴全喜何新朝宋素智张彦武(河北省藁城市职教中心052160)梨树黑星病是梨树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是梨树生产中需要重点监测和防治的病害,在各地梨产区发生比较普遍,发生严重的年份常造成重大损失。近年来,由于杀菌剂的无节制使用和单一药...  相似文献   

13.
<正>梨黑星病又称梨疮痂病、梨黑霉病,其流行速度快,发生面积广,是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流行年份如果防治不当,常造成大量叶片早期脱落,多数果实丧失商品价值。为寻求防治梨黑星病的高效新药剂,我们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进行了70%甲硫·氟硅唑可湿性粉剂防治梨黑星病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梨黑星病是梨树最重要病害之一。我国广泛栽培的鸭梨、雪花梨、砀山酥梨、京白梨等品种普遍感病,在降雨少的1999年很多梨园病果率仍有20%。日本梨也易感病。  相似文献   

15.
梨黑星病的药剂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6种杀菌剂进行防治梨黑星的试验,结果表明,10%世高5000倍、80%大生M-45800倍和80%万佳生800倍对梨黑星病的防治较好。对果实的防效均为100%,对叶片的防效分别为94.4%、90.7%和92.7%。  相似文献   

16.
梨黑星病免疫新品系——金玉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梨黑星病免疫新品系——金玉梨高崇达(河北衡水市林业局05300)张英琴吴相友(河北阜城县林业局053700)衡水市是全国鸭梨重点产区之一,现有梨树面积3万hm2,年产鸭梨1.3亿kg,但黑星病高感是其致命弱点,一般常年用药5~6次,投资高达1000余...  相似文献   

17.
天生伏梨、鸭梨、酥梨和香梨,是我国黄淮海地区久经栽培的著名梨品种,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需加以改良和提高。如天生伏梨风味淡偏酸,抗黑星病能力差;酥梨石细胞多,果心大,贮运力有限;鸭梨风味偏淡,贮藏后期易生黑心病;香梨果个小,产量偏低等。为了培育综合性状超过天生伏梨、鸭梨、酥梨、香梨以及日本的新世纪和  相似文献   

18.
梨黑星病是梨树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各地梨产区均有发生,尤其是近几年关中地区,发生普遍而且严重。该病发生后,常引起梨树早期大量落叶,树势衰弱,果实畸形,不能正常膨大,对产量和品质都有很大影响。因此,抓紧时间防治此病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梨黑星病是我国梨树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且危害严重。梨黑星病病菌能以不同的形式越冬,病芽梢一直被认为是主要初侵染来源[1-3],但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梨黑星病病菌有性生殖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假囊壳和子囊孢子在我国北方地区梨园内的越冬病叶上都能形成,子囊孢子是梨黑星病的另一重要初侵染来源,对于某些梨园来说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初侵染菌源[4]。因此,有效控制子囊孢子形成,降低初侵染菌源量,对于控制梨黑星病的发生与流行有重要作用。福星是目前防治梨黑星病的有效药剂,尿素能有效地抑制苹果黑星病菌(Venturia inae-qualis)和柑桔球…  相似文献   

20.
梨黑星病是侵染梨树叶片和果实的主要病害。发病后能引起花序枯死、幼果畸形、早期落叶,不仅影响当年梨园产量、质量和收益,而且使树势衰弱,影响翌年的产量。近年来,由于梨农防治措施不当,使用药剂不得力,致使黑星病危害加重,严重影响梨果品质和产量。1梨黑星病的发生规律梨黑星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丝在梨腋芽的鳞片中越冬,其次在落叶上。在运城酥梨产区,梨黑星病病芽梢出现期为4月中旬,病叶出现期为5月上旬,病果出现期为6月上旬,发病盛期在7月至8月,全年有3次发病高峰,第一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第二次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