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肥料配施对白菜型冬油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天油8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不同配比对冬油菜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提高冬油菜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机肥与氮磷钾肥配施效果更显著。以施精鸡粪(干重)7 500 kg/hm~2、尿素15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75 kg/hm~2、硫酸钾75 kg/hm~2处理的冬油菜越冬率为98.56%,较对照不施肥提高9.37%;折合产量为2 575.04 kg/hm~2,较不施肥对照提高550.00%;水分利用效率为5.80 kg/(hm~2·mm),较对照提高了504.17%。所有施有机肥的处理折合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优于不施有机肥处理,说明有机肥和氮磷钾化肥配施是提高冬油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起垄覆膜方式对半干旱山区甘蓝型冬油菜天油9 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天水市半干旱山区研究了不同起垄覆膜方式对甘蓝型冬油菜天油9号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垄沟穴播种植较对照露地穴播的越冬率提高7.23百分点,全生育期缩短9 d,产量增加39.53%,产值达25 975·L/hm2,净收益增加3 083·L/hm2。  相似文献   

3.
以白菜型冬油菜天油4号为对照品种,在天水市半干旱山区对7个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种(系)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品系15-270折合产量最高,为3 093.63 kg/hm~2,较对照增产12.23%,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具有育种价值。  相似文献   

4.
天水市辣椒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3414”完全设计实验方案,在天水市进行了辣椒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施对辣椒物候期影响不大,以施尿素57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72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的辣椒经济性状表现相对良好,折合产量最高,为32288.9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12.17%  相似文献   

5.
天油15号为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天油2号为母本、秦油4号为父本杂交,后代经过轮回选择而育成的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种。在2014—2016年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中,2 a 16点(次)折合平均产量1 990.05kg/hm2,较对照品种天油4号增产6.07%。籽粒芥酸含量41.60%,硫苷含量136.71μmol/g(饼),含油量41.52%。抗寒耐旱,高产稳产,适宜于甘肃省中东部干旱、半干旱、二阴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对8个冬油菜参试品种的物候期、生物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了详细观察、比较和测定,结果表明,陇油9折合产量2747.5kg/hm2,较对照延油2号折合产量2040.4kg/hm2增产34.7%;陇油7号折合产量2252.5kg/hm2,较对照增产10.4%。其他品种折合产量较对照均减产,建议陇油9号、陇油7号在环县及周边冬油菜生产区进一步试验示范推广种植,其余品种应以淘汰。  相似文献   

7.
天水市渭北高海拔山区马铃薯施肥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水市渭北高海拔山区的马铃薯施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中晚熟品种751—8,以尿素250ks/hm^2、普通过磷酸钙425kg/hm^2。作底肥时,马铃薯的产量达19940.0kg/hm^2,较一次性施入马铃薯专用肥600kg/hm2增产2.33%,增收436.0元/hm^2,建议在生产上应用。以马铃薯专用肥400kg/hm^2做底肥、200kg/hm2作追肥时马铃薯产量最高,较一次性施入马铃薯专用肥600kg/hm2增产5.52%,增收430.0元/hm^2,可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3种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田间试验观察了3种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施用GSN一1配方生物有机肥折合产量最高,为39 961.9 kg/hm2,较不施生物有机肥增产7 885.7 kg/hm2,增产率24.58%;施用GsJ-1折合产量37 061.9 kg/hm2,较不施生物有机肥增产15.54%。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块茎中维生素c、粗淀粉、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1.8%-15.3%、1 1.3%-13.4%、4.9%~7.2%。  相似文献   

9.
氮磷钾配施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在宁夏南部山区清水河流域河谷阶地条件下,试验观察了氮磷钾配施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分枝期施氮24 kg /hm2、磷90 kg/hm2、不施钾肥处理的种子产量最高,平均折合产量483.58 kg/hm2,较其余处理增产3.57%~20.8%,是氮磷钾配施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0.
以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天油8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返青期氮肥不同追施方式对旱地冬油菜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旱地白菜型冬油菜返青期氮肥以开沟追施生育期最长,为284 d,较不追肥处理成熟期推迟5 d;折合产量最高,为3215.0 kg/hm2,较不追肥增产6.63%.  相似文献   

11.
能糖兼用甘蔗新品种的评价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近年选育的12个甘蔗新品系进行了产量、品质及其主要工农艺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FN99-20169、FN02-3924和FN02-6404表现早熟、高产、高糖,且工农艺综合性状优良,可望选育成为能糖兼用新品种;FN02-6427也具有早熟、高产、高糖和茎粗等优点,但开花较早,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宜较早收获;FN01-0241工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较差,生产利用前景有限,但具有早熟特高糖的特性,可试作高糖亲本应用.早期田间锤度研究表明,FN02-3924属特早熟高糖品系,作能源甘蔗可提早2个多月开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黄淮海地区糯玉米区域试验品种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为黄淮海地区糯玉米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2018年黄淮海糯玉米区域试验中的18个糯玉米品种(g01~g18)在13个试点的农艺性状(鲜穗产量、穗长、鲜百粒重和出籽率)进行分析,以综合评价参试品种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结果】通过AMMI模型分析发现,鲜穗产量丰产性和稳产性均较好的品种为金跃糯58(g06)和景坡82(g07),苏玉糯2号(g15)是丰产性较差但稳产性最好的品种(对照);出籽率高且稳定性好的品种为斯达糯44(g18)和郑白甜糯3号(g05),对照是出籽率居中但稳定性差的品种;鲜百粒重较重且稳定性好的品种为万糯2018(g04)和金跃糯58(g06),而对照是鲜百粒重居中但稳定性好的品种;穗长较长且稳定性较好的品种为景坡82(g07)和花糯680(g11),对照是穗长较短但稳定性好的品种;鲜穗产量、出籽率和穗长的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均达极显著影响(P<0.01,下同),鲜百粒重的基因型和环境达极显著影响,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达显著影响(P<0.05);4个农艺性状的3个主成分累计解释基因型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GE)均达60.00%以上,说明AMMI模型可较好地解释基因型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通过GGE双标图分析发现,万糯158(g03)、金跃糯58(g06)和景坡82(g07)是鲜穗产量丰产性和稳产性均较好的品种,郑白甜糯1号(g02)是长穗丰产且稳定性最好的品种,万糯2018(g04)是鲜百粒重较高且稳定性好的品种,中糯336(g16)是出籽率高且稳定性好的品种。【结论】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的侧重点不同,可实现优势互补。基于二者分析结果,综合表现较好的品种为景坡82(g07)和金跃糯58(g06),可用于丰产稳产型糯玉米品种选育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利用髙稳系数法(HSC法),对2011~2012年参加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的材料进行了高产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中黄41稳定性较差,仅适宜在高产地区如北京、天津和山东等地种植;中作05-15、中黄39和冀06B9高产性和稳定性均较好,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中作017020、汾9877-10和中黄30产量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合评价国家甘蔗品种区试参试品系,筛选优良品系,为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在云南瑞丽蔗区的湿润气候生态条件下,采用DTOPSIS法对国家第八轮甘蔗品种区试参试品系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具有推广潜力的甘蔗品系.[结果]在10个参试甘蔗品系中,柳城03-1137、云蔗05-51、福农39和云蔗06-407等4个甘蔗品系的综合表现皆优于两个对照品种ROC22和ROC16,赣南02-70、粤甘35的综合表现介于两个对照之间.DTOPSIS法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甘蔗品系C值大小排序依次是柳城03-1137、云蔗05-51、云蔗06-407、福农39、ROC22(CKl)、粤甘35、赣南02-70、ROC16(CK2)、云蔗04-241、福农02-5707、福农36、粤甘34.[结论]柳城03-1137、云蔗05-51、福农39和云蔗06-407等4个品系适于在云南瑞丽湿润气候生态型及其气候相似蔗区优先推广应用;赣南02-70表现早熟、中产,亦可在该类型蔗区应用,但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防倒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环境下甘蔗亲本配合力及组合遗传值,筛选出适宜南宁、崇左和来宾蔗区的亲本和组合,为合理利用甘蔗种质资源及加快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广西选育及引进的129份甘蔗材料为亲本组配119个组合为材料,在南宁、崇左和来宾试验点同时进行评价试验,对甘蔗锤重和锤度进行亲本、组合及地点的联合方差分析,并分别对3个试验点的锤重和锤度进行亲本配合力及组合遗传值分析,以相关系数法评价不同试验点间锤重和锤度的亲本配合力及组合遗传值的相似性。【结果】组合、母本、父本及地点在锤重和锤度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 0.01,下同),组合×地点互作在锤重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 0.05,下同)。在母本GCA方面,在南宁试验点,GT04-112、GT08-212、GT06-3283、FR00-306、ZZ50、GT04-1560、GT03-591、YZ99-596、GT02-761和GT11-639等母本的锤重和锤度GCA较高;在崇左试验点,GT04-112、GT03-591、GT08-212、GT08-10、GT11-639、FR00-306、GT94-119、GT09-98、GT06-1215和K86-138等母本的锤重和锤度GCA较高;在来宾试验点,YZ99-596、GT04-112、GT06-3283、YT00-236、LC03-296、YG24、GT05-1141、GT11-08、GT11-639和GT06-244等母本的锤重和锤度GCA较高。在父本GCA方面,在南宁试验点LT07-95、GT94-10、CP84-1198、ROC22、YT00-236、GT00-122、GT11-639、GT06-1238、YT03-373和YunY06-9等父本的锤重和锤度GCA较高;在崇左试验点ROC22、GT00-122、GT94-10、GT08-1497、LT07-95、YT93-159、YuanL8、GT03-1403、FR93-979和YT93-373等父本的锤重和锤度GCA较高;在来宾试验点PR83-1248、GT04-2679、GT04-1023、LT07-95、CP84-1198、YT00-236、ROC22、YZ06-80、YG22和GT08-1235等父本的锤重和锤度GCA较高。在组合遗传值方面,在南宁试验点,GT08-212×GT94-10、FR00-306×LT07-95、YZ99-596×YT00-236、GT04-1560×CP84-1198、ZZ50×ROC22、GT03-591×YC90-33、GT02-761×ROC22、GT04-112×GT00-122、YT99-66×ROC22和YZ99-596×CP01-1178等组合的锤重和锤度组合遗传值较高;在崇左试验点,GT06-1215×GT06-1238、GT03-591×YC90-33、GT04-112×GT00-122、GT94-119×ROC22、GT04-1560×CP84-1198、GT08-212×GT94-10、GT08-10×GT04-2679、GT02-761×ROC22、FR00-306×LT07-95和GT11-639×GT03-2309等组合的锤重和锤度组合遗传值较高;在来宾试验点GT04-112×L5-8、GT07-229×GT04-2679、GT06-3283×PR83-1248、YZ99-596×YT00-236、LC03-296×GT04-1023、YG24×LT07-95、GT06-244×CP84-1198、FR00-306×LT07-95、GT08-10×GT04-2679和FR93-257×GT06-244等组合的锤重和锤度组合遗传值较高。锤重和锤度的亲本GCA和组合遗传值在3个试验点间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11~0.745。南宁试验点与崇左试验点间在锤重和锤度的亲本配合力和组合遗传值的相关系数最大,相似性最高。【结论】不同试验点间锤重和锤度的亲本配合力及组合遗传值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南宁、崇左和来宾的不同蔗区应根据各地试验结果分别选取适宜本地的亲本和组合。  相似文献   

16.
从2006年到2007年在四川省8个马铃薯主产区采集的晚疫病样本中单孢分离得到91个晚疫病菌菌株。引用国际上通行的两个微卫星标记Pi4B和Pi4G,对这91个菌株的基因型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鉴定出8个SSR基因型:D-03、D-05、D-06、F-01、F-03、F-06、G-02和H-01;占优势基因型的为F-01和F-06,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9.56%和15.38%。不同地区的菌株SSR基因型多样性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晋西北荞麦引种试验及应用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3年的引种观察、产量比较结果客观地反映出晋西北当前的荞麦生产水平:甜荞单产平均可达1107kg/hm2,苦荞单产平均可达1471kg/hm2。鉴定筛选出适应性好、稳产高产的甜荞品种为:榆荞-5、定荞1号、威甜02-198、黑小荞;苦荞品种为:云荞67、昭苦2号、平01-043、西苦7-3、九江苦荞、威苦01-374、晋苦2号等。并根据不同地域气候差异,提出应用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18.
~(60)Co-γ射线辐照育种马铃薯新品系鉴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个60Co-γ射线辐照育种马铃薯新品系进行了比较鉴定试验。结果表明:F8-02比对照品种费乌瑞它小区增产17.9kg,增产率为79.2%,产量居第1位,F8-01比对照增产5.8kg,增产率为25.7%,产量居第2位。小区产量居前两位的品系均比对照抗马铃薯晚疫病,且综合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查找制约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单产的主要因素,明确提高单产的技术途径。[方法]利用AMMI模型对2010年吉林省区域试验品种稳定性进行分析,8个品种分别为白06-330(多粒型)、引种花选10(珍珠豆型)、2001-1(多粒型)、2008-8(珍珠豆型)、引种06测B8(珍珠豆型)、引种08测A2(珍珠豆型)、扶花1号(多粒型,对照1)、白沙1016(珍珠豆型,对照2),6个试验地点分别为白城市、公主岭市、范家屯镇、扶余县、双辽市、洮北区林海镇。[结果]2008-8最稳定,扶花1号次之,而白沙1016排在第6位;扶花1号、白沙1016是吉林省的主栽品种;从AMMI模型得到制约吉林省单产的品种因素是扶花1号稳定性好,但是单产不高;白莎1016单产好,而稳定性不高;通过通径分析得到品种因素对花生单产影响顺序是单株结果数、生育期﹥抗病性。[结论]提高单株结果数是提高花生单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对10年生银白杨和84K杨人工杂交初选优良无性系对比试验林的抗病性进行调查,并对各个无性系发病率、感病指数和相对抗病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度抗病无性系是02-09-22、02-11-10、毛-30、101杨、02-08-21和河北杨;中度抗病无性系分别为02-12-29、02-14-26、02-05-09和02-04-22;抗病无性系分别为02-08-30、02-08-26、02-13-26、02-04-32、02-04-05、02-04-36和02-10-20;中度感病无性系02-15-05、02-20-24、02-21-30、02-07-23、02-15-18、02-21-11、02-06-02、02-21-33、02-05-22、02-06-26、02-03-20和02-12-26;高度感病无性系是02-12-33和02-07-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