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耕牛瘤胃积食是一种多发性的前胃病,中兽医称为宿草不转。其发病率约占耕牛胃肠病的12%~22%。根据笔者临床经验,采用中兽医辨证施治为主,辅以强心补液,提高血液渗透压,兴奋迷走神经,促进消化机能的综合疗法治疗耕牛瘤胃积食32例,治愈29例。1 病因饲养不当,过食精料或长期饲喂难消化的粗纤维饲料,或饲喂易发酵的饲料,亦可继发瓣胃阻塞等病。2 临床主症体温升高(达39℃),呼吸增数(31次/min),瘤胃内环境pH值升高(pH8.3左右),瘤胃内容物呈黄色、酸臭、质较稀,回头顾腹,鼻镜干,口色淡,有薄…  相似文献   

2.
<正>牛瘤胃积食是因牛瘤胃中食物积滞过多、胃容积扩大和胃壁过度扩张的一种疾病,也称之为瘤胃食滞症,中兽医称之为宿草不转。1病因牛易发生本病,尤其经常舍饲的牛,主要因采食多量所嗜好的饲料、粗硬饲料,或饲喂易发酵的饲料(如豆类等)引起;过度饥饿以后即过度饲喂,采食干燥或膨胀的饲  相似文献   

3.
瘤胃积食是由于前胃收缩力减弱,采食大量难以消化的饲料或易膨胀的饲料,滞积在瘤胃内,致使瘤胃壁扩张,容积增大,并伴有瘤胃运动及消化功能紊乱的疾病。又称瘤胃食滞、瘤胃阻塞、急性瘤胃扩张、急性消化不良,中兽医称宿草不转。瘤胃积食是牛常见病、多发病,其中以老龄体弱的牛多见,舍饲的耕牛更为常见。  相似文献   

4.
<正>瘤胃积食中兽医称宿草不转,是过多草料聚积胃内无力运化之证。多见于春、秋二季,老龄、体瘦耕牛多发。以瘤胃内容物滞溜,容积增大。胃壁受压及运动神经麻痹为特征。多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耕牛瘤胃积食46例,治愈45例,总治愈率为97.8%,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内科病在畜牧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严重影响了牲畜的生产性能以及役用能力,牛瘤胃积食在内科疾病中的发生较为突出,亦是反刍动物消化道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牛的瘤胃积食是瘤胃积滞过量的饲料导致瘤胃容积扩大,胃壁扩张,运动及消化机能紊乱的疾病。1发病情况会泽县者海镇饲养的黄牛较多,大多数是耕牛。冬季是耕牛瘤胃积食病的多发期。此季是枯草季节,耕牛饥饿后采食大量的干草或精料,运动和饮水不足而发病。  相似文献   

6.
正牦牛瘤胃积食是由于牦牛瘤胃中蓄积过多食物或前胃收缩机能发生障碍而引起的疾病;瘤胃积食又称为瘤胃食滞症,中兽医称宿草不转。1病因1.1饲养管理不当由于牦牛采食大量的易臌胀或发酵的饲料;如豆类、谷物。误食塑料制品等不能消化的异物。采食过多,咀嚼不细,便会将采食的饲料在瘤胃中大量蓄积,导致积食。或突然转  相似文献   

7.
<正>瘤胃积食(中兽医称宿草不转),又名瘤胃阻塞、急性瘤胃扩张,是反刍动物贪食大量粗纤维饲料或容易膨胀的饲料引起瘤胃扩张,瘤胃容积增大,内容物停滞和阻塞以及整个前胃机能障碍形成脱水和毒血症的一种严重疾病,牛、羊均可发生,在兽医临床中,笔者采甩中西医结台的疗法,对宿草停滞、脾胃积食牛126例进行治疗,有效率达82%。现将诊疗经验进行总结,供兽医同行验证探讨。1发病原因多因饲喂大量粗硬饲料,如麦草、豆秸之类,或突然改换可口草料而贪食过多,损伤脾胃、致使草料停滞胃腑压迫胃壁及邻近脏腑遂成其患。长期单纯饲喂,饮水不足,使役过度,久病或  相似文献   

8.
正牛瘤胃积食又称急性瘤胃扩张、瘤胃食滞,中兽医称为宿草不转,是反刍动物贪食大量的粗纤维或容易膨胀的饲料引起瘤胃扩张,瘤胃容积增大,内容物停滞或阻塞,以及整个前胃机能障碍,形成脱水和毒血症的一种疾病。1病因1.1原发性过食饲草料造成,如饲喂粗硬难以消化的饲草料,尤其是含粗纤维多的饲草,如长麦草、玉米秸秆等,由于它们难以消化,缠绕成团,而发生积食;饲草料突然改变,由适口性差的饲草  相似文献   

9.
笔者多年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诊治耕牛瘤胃积食病,特别对中后期瘤胃积食病,要依症采取综合治疗才能收到满意效果。笔者自1979年以来先后治疗牛瘤胃积食病224例,治愈211例,治愈率94.2%。  相似文献   

10.
牛瘤胃积食又称急性瘤胃扩张,是反刍动物贪食大量的粗纤维或容易膨胀的饲料,内容物停滞或阻塞,致使瘤胃容积增大引起瘤胃扩张,造成瘤胃正常的消化和运动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中兽医称之为宿草不转。其中,以老龄体弱牛、舍饲耕牛更为常见。牛瘤胃积食是奶牛前胃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该病不但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甚至会造成奶牛脱水和自体酸中毒最终导致死亡的一种疾病。  相似文献   

11.
瘤胃积食病(中兽医称之为宿草不转),临床上表现为反刍和嗳气均停止,瘤胃的蠕动音减弱或消失,瘤胃表现扩张、坚实并发生疝痛为主要特征。本病的预防主要在于加强对羊的饲养管理。防止羊过食饲料,补喂精饲料时一定要注意适量添加;不要突然更换饲料,防止给羊饲喂腐败变质的草料;由放牧改为舍饲时,要注意观察羊的精神动态,并营造使羊能适应的新饲养环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对反刍家畜瘤胃积食的中兽医诊治与手术治疗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对兽医站2017年1月-2017年8月接收的460例瘤胃积食反刍病畜进行研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中兽医诊治,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结果:两组病畜均痊愈,但是观察组病畜改善症状时间较快,对照组治疗效果时间较长;两组病畜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病畜并发症发生率33.9%(78/230)远高于对照组6.9%(16/230)。结论:治疗瘤胃积食反刍病畜中,可以采用中兽医进行诊治,严重可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正>瘤胃积食主要是反刍动物采食大量不易消化的粗硬纤维或容易膨胀的饲草料引起瘤胃内容物停滞或阻塞,导致整个瘤胃机能障碍,进而形成脱水和毒血症的一种疾病,是奶牛养殖业中较为多发的病症,秋季发病率为70%左右。现将牛瘤胃积食的防治介绍如下。1病因1.1长期饲喂单一、不易消化的秸秆粗纤维饲料,在瘤胃中不能充分消化,进入皱胃,当进入皱胃的食  相似文献   

14.
<正>牛瘤胃积食也叫牛急性瘤胃扩张,是由于采食多量难消化、易膨胀的精料或粗纤维饲料,使瘤胃扩张所致,也称之为瘤胃食滞症,中兽医称之为宿草不转实证。1原因1.1原发性脱缰偷食豆谷、过饥时采食过高、饲喂易发酵的饲料(如豆类等)、过度饥饿以后的多食、采食干燥或膨胀的饲料后立即饮水、饲料骤变、运动不足都能引起本病。  相似文献   

15.
<正>瘤胃积食中兽医称宿草不转,是过多草料聚积胃内无力运化之证。多见于春、秋二季,老龄、体瘦耕牛多发。以瘤胃内容物滞溜,容积增大。胃壁受压及运动神经麻痹为特征。多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耕牛瘤胃  相似文献   

16.
<正>瘤胃积食是瘤胃内积滞大量饲料,致使瘤胃容积增大,胃壁扩张及运动机能障碍的疾病。中兽医称为宿草不转。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冬、春季节,多发生于牛,特别是老龄,体弱和舍饲的牛更为常见。牛瘤胃积食的发生在畜牧养殖业中较为普遍,对养殖业的影响也较大,因此掌握大量的临床资料及饲养管理方面的知识,对预防及治疗本病有着积极的意义。1病因1.1原发性瘤胃积食主要是采食过量饲料。如突然更换饲料,特别是由粗饲料  相似文献   

17.
耕牛瘤胃积食又称宿草不转、瘤胃食滞、第一胃阻塞等 ,系耕牛临床上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笔者在1 987年~ 1 996年近十年间 ,共收治耕牛外感、内伤而致瘤胃积食 47例 ,除 5例因畜主未及时求医和因他人误治 ,导致病情加重未能治愈外 ,其余 42例通过辨证施治全部治愈 ,其中 1 8例投服 1剂痊愈 ,2 1例投服 2剂痊愈 ,3例较重者投服 3剂后痊愈。1 病因多因饲喂大量干粗硬饲料 ,如干稻草、干薯藤、豆饼、大豆、碗豆等 ;或突然添加或改换可口草料而贪食过多 ,损伤脾胃 ,致使草料停滞胃腑 ,压迫胃壁及邻近脏腑致成其患 ;抑或因畜体赢瘦 ,脾胃虚弱 ,腐…  相似文献   

18.
牛瘤胃积食,中兽医俗称宿草不转,是我地耕牛的多发病、常见病。本病多发生在3-4月份,由于春耕生产农忙季节,劳役过度,青饲料缺乏,喂食大量的豆壳、玉米壳、糠麸等于粗纤维饲料和玉米、大豆等精饲料,引起瘤胃消化机能障碍,导致发病。  相似文献   

19.
瘤胃臌气又称膨胀、气胀、肚胀证 ,系反刍类家畜常发病、多发病 ,农村中耕牛尤为多见。此病多因畜体过食易发酵的饲料 ,如幼嫩青草、紫云英、鲜甘薯藤叶、各种豆类及其幼苗、酒糟、大麦等 ;或早春时节 ,更换青绿饲料、误食霉败或有毒野草 ,均可迅速产生大量气体而致瘤胃膨气。亦或由于家畜体虚、饲喂失宜、饥饱冷热不均、使役过度 ,致使脾胃阳气受损 ,中焦气机疏转失常 ,脾虚而运化无力 ,胃弱则腐熟草料不全 ,浊气聚积难降 ,气滞瘤胃而致发病。同时亦可继发于他病 ,如食道梗阻、瘤胃积食等。耕牛瘤胃臌气据其病因病理的异同 ,又大体分为气滞…  相似文献   

20.
<正>牛瘤胃积食是在瘤胃中蓄积食物过多,使瘤胃扩张,不能消化,特别是采食大量精料或突然变换草料,过度劳役等都可引起本病的发生。1病因由于采食过多所嗜好的饲料,粗硬饲料及饲喂有膨胀性的饲料(如豆类等)引起,过于饥饿以后的过度饲喂,或由饲喂粗硬饲料突然改喂精料,食之过饱,超过胃的容纳,不能运化,致成此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