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晋北旱地玉米微集水种植技术的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晋北旱地农业区,水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有限的降水资源成为本区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2004年在左云县进行了起垄覆膜微集水栽培玉米试验研究。该技术采用沟垄相间、垄上覆膜、沟内种植,垄面产流、沟内集水的微集水种植方式,以期改善土壤供水能力,增加局部水分供给,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微集水种植的水分利用率较平铺膜和无膜常规种植法分别提高69.77%、104.8%。在不同微集水处理中,顺风斜坡单向垄的效果最好,达到了18.76kg/hm2·mm。该项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提高降水资源利用率的途径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开展大垄无微沟覆膜种植等5个种植模式和无垄平作种植(CK)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采用大垄无微沟覆膜栽培增产率为67.1%;采用大垄微沟覆膜栽培增产率为28.5%,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大薯率相对较高。双垄沟覆膜、垄上短秸秆覆盖和大垄微沟露地栽培均减产,主要原因是单株结薯粒数、单株薯块重、大薯率等参数都比较低,影响了产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在安定区不同地域,通过比较黑色全膜垄上微沟侧播、黑色全膜双垄垄侧栽培及露地种植3种马铃薯栽培模式,分析研究黑色全膜垄上微沟侧播技术的优势和可行性。结果表明,3种栽培模式以黑色全膜垄上微沟侧播为最好,其保水性、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大薯率和产量均优于其他2种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4.
垄上微沟覆膜种植作为一种新型的种植技术在干旱区半干旱区马铃薯种植上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对于探索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增产栽培方式,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就推动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垄上微沟覆膜种植模式的种植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推进马铃薯秋覆膜垄上微沟种植的对策建议,为提高马铃薯高效种植模式的规范化程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小麦垄膜沟植精播技术就是利用垄膜沟植机具,进行开沟、起垄,在垄上铺膜,在膜际沟内实现深施化肥、精量播种的一种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该技术将地膜栽培与沟播技术相结合,具有蓄水保墒、集雨增雨、增加地温、改良土壤的作用。 1998年,我县从内蒙古自治区引进这项技术,应用于春小麦栽培。经过几年的试验,这项技术具有很强的防寒、抗旱性,增产成效显著,每公顷可增产粮食 600公斤~ 1200公斤,增幅为 41%~ 83%,是目前高寒旱作农业区最理想的栽培措施。   一、种植规范   垄膜沟植技术以 60厘米宽度为一带,垄上…  相似文献   

6.
1基本概况 油菜膜侧沟播技术是整地起垄后,垄上覆膜,垄两侧沟内播种油菜的栽培方式。它是在膜侧小麦栽培的基础上发展的新兴的地膜覆盖技术。该技术充分发挥了膜侧栽培集流、保墒、增温的效果,实现了雨水的有效叠加,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覆膜方式下马铃薯产量及集雨保墒效果的研究,以期为旱作马铃薯生产中合理应用和推广覆膜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地膜全覆盖种植马铃薯耕层含水量、产量都优于不覆膜种植,产量高低依次为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通用全膜垄沟栽培、全膜双垄侧播、全膜单垄侧播,较露地栽培产量明显增高,在以后的种植中,应大力推广地膜种植,尤其是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  相似文献   

8.
宁南半干旱地区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10月至1998年9月,在宁南旱作农业区,采用沟垄相间、垄上覆膜、沟内种植、垄面产流、沟内集水的微集水种植方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耗水量增加99.6%~100.5%,产量提高67.9%~71.0%,水分利用率达到13.84~21.76kg/(mm·hm2);处理中窄垄型增产效果优于宽垄型。  相似文献   

9.
半干旱区沟垄集雨种植对紫花苜蓿出苗及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利用沟垄集雨模式种植紫花苜蓿,观测不同沟垄比和垄覆盖方式对紫花苜蓿出苗率、土壤贮水量及干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垄处理具有较高的出苗率、土壤贮水量和干草产量,分别比平作提高6.1%、16.1%和58.1%;土垄处理效果不明显,其出苗率比平作降低4.7%,土壤贮水量和干草产量分别比平作提高3.1%和8.4%;沟垄集雨种植增加了土壤贮水量,从而提高了干草产量,其中覆膜垄处理的增产效果显著;膜垄处理中,宽垄处理的增产效果要好于窄垄处理.  相似文献   

10.
宁南半干旱地区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1996年10月至1998年9月,在宁南旱作农业区,采用沟垄相间,垄上覆膜,沟内种植,垄面产流,沟内集水的微集水种植方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耗水量增加99.6%-100.5%,产量提高67.9%-71.0%,水分利用率达到13.84-21.76kg/(mm.hm^2);处理中窄垄型增产效果优于宽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