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提高海蜜6号母本制种产量。[方法]分别在海蜜6号母本、父本植株上施用0.1%、0.2%2个水平的硼肥,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喷施硼肥对甜瓜制种的影响。[结果]在母本植株上喷施一定浓度的硼肥可以降低果实留果节位,增加单果饱满种子粒数,提高种子饱满率;施用0.2%硼肥能显著增加制种产量。父本植株喷施一定浓度的硼肥,能够有效促进花粉萌发,提高母本坐果能力,增加母本单果饱满种子粒数,提高种子饱满率;施用0.2%硼肥能显著增加杂交制种产量。[结论]喷施硼肥能够有效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 ,随着番茄杂交种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 ,番茄杂交制种水平也有了一定提高 ,但仍存在着制种产量较低、成本高等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番茄新品种的快速推广。根据几年的杂交制种实践 ,笔者认为提高番茄杂交种制种产量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亲本的组配方式制种前应对 2个亲本进行正反交制种试验及F1产量品比试验。在其F1品种特征特性不变的情况下 ,选择制种产量较高的组配方式进行制种。如目前生产中选用的抗病番茄品种多用黄苗作为母本 ,由于其长势弱 ,产量低 ,一般杂交制种产量也较低。采用反交 ,用黄苗做父本 ,不仅提高了番茄…  相似文献   

3.
开展驻茄9号茄子新品种亲本高纯度繁育技术研究,为杂交制种提供高纯度的父本、母本。从调整播期、种植方式、密度及植株调理等入手,研究出克服双亲花期不遇的杂交制种高产技术模式。进行双亲种植比例、隔离区大小与良种纯度的关系研究,建立高纯度的杂交良种生产技术,并达到规模化的生产能力。采用上述制种办法,正常年份亩产量在60 kg左右,高产田可达90~100 kg,同时又能确保亲本自交系和杂交种子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茄子杂交制种高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头地区地处西部.属半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大.整个植物生长期雨量少.最适合植物制种。茄子是我国蔬菜栽培的主要作物之一,尤其在北方地区栽培面积非常大。目前在我国推广的茄子品种绝大多数为一代杂种。茄子杂一代在抗病、丰产、质优、整齐性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但在杂交制种过程中.由于技术性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制种产量低.种子纯度不高.从而导致杂一代制种成本的提高。如何提高茄子杂交制种的产量和纯度.有效地降低杂交制种成本.成为茄子种子生产中的新课题。2006—2007年.我们进行了茄子杂交制种。从中获得了几点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针对杂交油菜制种中父、母本花期不遇影响种子产量的情况,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支持下,在牟定县蟠猫乡开展了杂交油菜制种试验。结果表明,在蟠猫乡进行云油杂15号杂交制种时,父本要在母本播后5 d播种,若父本抽薹、初花期仍较母本早,可以对父本采取整枝处理,以推迟花期。  相似文献   

6.
繁殖玉米良种,父本、母本必须达到理想的花期相遇,实现充分授粉,玉米杂交制种才能获得成功。但在制种生产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制种亲本往往花期不能相遇或相遇不好,制种单位必须提前进行花期预测,及时采取花期调节措施,才能提高制种产量,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杂交甜玉米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昌礼  张楚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3):439-439,444
为了提高杂交甜玉米制种质量与产量 ,摸索出一套提高制种质量与产量的技术措施。即 :①选择好制种基地 ;②使用优质的亲本种子 ;③制定适宜的行比 ;④根据父母双亲生育进程 ,严格父母本错期天数 ;⑤加强田间管理 ;⑥认真做好去杂去劣工作 ;⑦严格去雄授粉 ;⑧授粉后割除父本植株 ;⑨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8.
结合永善自然条件,经多年实践摸索,总结出杂交玉米优化高产制种技术。该技术的创新点:加大父、母本行比、创建高产群体,改过去1:2为1:4,提高母本株数,合理调整播差期,建立采粉园(二期父本),确保人工授粉到位,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9.
由不育系做母本和恢复系做父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即生产上应用的杂交种子)其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一般具有高产稳产、早熟抗病、品质优良、适应性强等特点,1993年以来,南阳市开了双低三系杂交油菜的不育系(母本)和恢复系(父本)杂交制种工作,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探索了一整套适宜南阳市的高是优质制种技术,产生了很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对赤霉素不敏感杂稻组合及类似组合的制种提供参考,针对杂交水稻组合黔优568父本Q568植株矮小,生物量低,特别是对赤霉素(920)不敏感(按一般喷施方法),而母本T98A对赤霉素(920)极敏感的特点和对该组合在制种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培育多穗、大穗提高父本花粉量的栽培技术;科学使用赤霉素,促进父本植株生长,穗层有效升高及控制母本穗层过高措施,在人工授粉时,使父本花粉绝大部分能飘散在母本的穗层空间,提高穗层空间的花粉密度,从而提高黔优568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11.
结合西双版纳州的自然条件,通过3年的探索,总结出一套冬季杂交玉米高产制种技术。该技术的主要创新点:构建高产群体结构,改过去单穴单苗为单穴双苗,提高每公顷母本株数;摸准花期,改2期父本为1期父本,节约成本;针对不同杂交玉米组合父、母本的特性,摸索适合的播种期,以避开西双版纳州冬季低温时期。通过上述技术措施,西双版纳州冬季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可比正季制种产量高,并且该技术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农民易接受。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三系杂交油菜制种田父,母本产量性状的分析,得出欲夺取每公顷900kg以上制种单产,以2:4的行比为宜,父本在3.3万株/hm^2左右,母本6.0万株/km^2以上的初步结论。杂交油菜制种高产更高产的潜力和主攻方向,主要在于增加父,母本公顷有效角果数和母本单株角果数。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怀化山区油稻轮作制杂交水稻制种的高产综合配套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选择适宜组合类型,适时播种父本;采取两段育秧措施,培育强壮父本,增加花粉量;扩大母本群体,建立高产苗架;综合防治病虫害;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抓好田间除杂保纯工作。  相似文献   

14.
作者于1982 ̄1994年对37个杂交水稻组合和杂交制种亲本品种的观察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植株外观形态特征双零叶、葫芦叶和伸长叶枕距是判断杂交水稻最后3片叶的依据。在最后3片叶生长期间,4个伸长节间的杂交组合和杂交制种母本品种,出现双零叶、2片葫芦叶和3个伸长叶枕距;5个伸长节间的杂交组合和制种父本品种,出现3片葫芦叶和4个伸长叶枕距;6个伸长节间的杂交组合和制种父本品种,伴随最后4片叶生长出现4片  相似文献   

15.
食葵杂交制种是利用食葵三系配套中的雄性不育系做母本,雄性不育恢复系做父本进行杂交制种的一项实用技术。通过几年的制种实践,我们认为杂交制种的种子质量和产量主要取决于制种区域的自然条件和亲本的  相似文献   

16.
云南高原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引进CIP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组合在云南省应用成功的基础上,结合云南省高原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引进现有组合的亲本材料开展了马铃薯杂交制种关键技术的研究试验,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适合于云南高原地区的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的制种技术。结果表明,杂交制种时,应选择母本适当的花期,并进行重复授粉,可有效提高结果率;昆明地区7~9月份温湿度适中,较适宜马铃薯杂交制种。而一天中早上温湿度更适宜马铃薯杂交制种,下午则温度偏高,湿度较低,因此上午授粉的平均结果率高于下午的平均结果率。开花数、结果率、果实大小以及产籽量等,从母本的第一台花序到第四台花序依次减少;母本天然结果是传媒昆虫引起的,母本本身属雄性不育,因此可以在隔离条件下进行杂交制种。  相似文献   

17.
汕优63母本直播制种特点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汕优63母本直播制种特点及关键技术邵家荣(河南省五一农场,罗山464238)杂交水稻母本直播制种具有高产、省工、低成本的优点,但也有易倒伏、易发生草荒等缺点。为了充分发挥母本直播制种的优势,提高制种产量,自1989年以来,对汕优63母本直播制种技术进...  相似文献   

18.
培育壮苗和合理正确的田间管理是提高种子产量的重要基础,而父本去杂、母本去雄及防虫隔离、采种方法等措施又是种子质量的重要保证。笔者根据多年的制种实践,总结出一套黄瓜杂交制种过程中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川单13号是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中心,以"478"作母本、"18-59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9年在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制种产量达7 500~9 000 kg/hm2,现将其丰产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结合景谷自然条件,通过多年摸索,总结出夏季杂交玉米高产制种技术。该技术的创新点:构建高产群体,改过去的挖塘点播为条播,提高母本株数,合理调整播差,集中种植2期父本备用,确保人工授粉到位,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