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苏75井区属于典型"三低"气藏,储层普遍含气,气层普遍有水。气井投产后,普遍产水,产量低,递减快。井区平均单井产量1.0×10~4 m~3/d,产量低导致产水气井携液能力减弱,易造成气井普遍出水,井筒普遍积液。结合苏75井区积液井生产特征,研究、摸索泡沫排水采气、气举排水采气、柱塞气举排水采气等工艺及其适应性,形成了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系列。各项排水采气工艺措施的实施,确保了井区产水井的连续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2.
由于苏里格气田苏10区块单井产量低,井口压力为0.5~1.0 MPa,积液井占总井数的62%,导致地面管网普遍存在积液问题。为更加有效地携出集输管网积液,同时降低井口压力,提高单井采收率,需对目前集输模式进行优化设计。针对苏10区块集输模式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开展了流量控制、降低压差工艺试验;同时根据目前集输模式的特点,提出阀室移动增压橇集输模式设计。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集输模式可以进一步降低井口压力(0.1~0.5 MPa),从而有助于单井井筒携液,提高单井采收率;同时可以有效地对管网进行携液,降低管网压差,提高输气效率,最终达到延长气井寿命,为气田稳产提供支撑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栽培措施对苏粳优3号的影响,介绍了苏粳优3号的特征特性,并提出了生产应用的集成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单井计量是油田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大庆油田采用的翻斗量油等计量技术,投资较高。为了解决投资高的问题,同时提高计量的稳定性,研制了温差式单井计量装置。温差式单井计量装置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流体流过计量装置的温升值ΔT,折合计算油井的产液量。装置由加热器、温度传感器和预处理电路等组成,并采用高精度温度变送器实现高精度温度差值ΔT的测量,同时对确定加热功率、优化装置结构、实现数据存取和后期回放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现场应用试验表明:该装置不仅可以提高计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而且在降低投资的同时实现了在线监测与连续计量,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LC油藏是我国西部新投入开发的砂砾岩油田,开发过程中出水现象普遍,已经成为制约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油井控水是该油藏开发的技术难题之一。在油藏生产动态资料分析基础上,研究认为该油藏单井出水来源主要有4类,根据各种资料采用逐步排除法建立了出水来源多因素综合识别模式,利用该模式并结合生产数据开展了单井产水类型及变化特征研究,根据不同类型井的出水状况,通过深入分析出水机理和油藏出水分布规律,提出有效措施进行分类控水,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杂交棉苏杂16的主要特点及栽培技术余孝民,宋祥珍,李振荣,葛贵勤(铜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21100)我县自1989年引种杂交棉苏杂16以来,通过品种比较试验、示范和大面积生产应用表明.苏杂16的杂种优势明显,具有抗病、丰产、早熟、优质等特点.深受广...  相似文献   

7.
针对菜用豌豆苏豌1号品种特性,从产地环境要求、生产技术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等方面,阐述苏豌1号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8.
徐巍 《油气储运》1995,14(2):22-24
目前国内成品油销售系统的发油作业,多数采用一段电磁阀加微机定量控制,这种方法,由于电磁阀关闭时间短,液体的惯性及压缩性,使管路系统发生水击,严重威胁生产安全。在安装电磁阀的旁路上并联一个泄压阀,当电磁阀骤然关闭时,管内液体突然停止流动,邻近阀门的一层厚度为△S的液体被压缩,产生一个水击压力增值△P,△P随△S的不断加厚而增大,如果减小△S的数值就等于减小了△P的值。泄压阀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在液  相似文献   

9.
随着比例电磁阀在工业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控制系统对比例电磁阀提出了控制精确以及总线控制的要求。以dsPIC单片机为核心,将集成驱动芯片BTS 724G作为液压比例电磁阀直接驱动芯片,设计了一种总线式液压比例电磁阀控制器。凭借强大的总线支持,该控制器可以极大扩展远程控制功能,具有可靠性高、驱动能力强、故障监测功能多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比例电磁阀故障诊断要求较高且数量较多的场合。  相似文献   

10.
胡154区块富县组油藏位于胡尖山油田中西部,目前1口井试注,需要进行高效开采技术政策研究。应用油藏工程理论分析、矿场数理学统计和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对油藏进行评价和分析,论证油藏注水开发合理技术政策,建议采用菱形反九点井网+边部不规则井网部署井网、200~300m井距、单井产能1.49~2t/d、合理生产压力5~7MPa、单井日配注量18m3、合理注采比0.9~1.0等技术政策界限进行开发。设计注水开发方案3套,推荐按合理技术政策指导注水方案进行开发,根据实际油水运动调整单井配注。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目前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比例电磁阀控制方式的电流纹波大、控制精度不高等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双PWM对比例电磁阀进行控制,其中双PWM是指在一个PWM周期内,增加第二个调制。结果表明,双PWM调制模块工作提高了比例电磁阀的控制精准度,减小了比例电磁阀的电流纹波,从而减少对比例电磁阀的冲击,增加了电磁阀的寿命,降低了产品零件的维护和更换成本;而且在非道路机械产品换挡时使控制电流波动降低近1/3,有效减缓了换挡引起的速度突变,消除了换挡顿挫感。  相似文献   

12.
苏州市现代农业发展程度高,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通过适度规模和专一化生产加工南粳46优质大米和苏油4号优质菜籽油,进行品牌化销售,获得了较高的生产效益。为了使南粳46—苏油4号稻油轮作模式在苏州市推广,规范2个品种的播种育苗和大田栽培技术,制定了本规程。  相似文献   

13.
为选育菜薹杂种一代新品种替代常规品种应用于生产以苏州市农业科学院自主选育的菜薹(菜心)新组合苏薹1号、苏薹2号和苏薹3号为研究对象,以常规品种油绿501和油绿701为对照,开展了田间品种比较试验,从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综合评价参试品种。结果表明,3个新组合综合性状优良,可以替代常规品种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4.
施肥对苏薯2号的物质生产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的物质生产及其品质除了主要受基因型的影响外,同时还受到多种栽培环境的影响,其中肥料的种类以及施肥量的影响较大。为了探索施肥与甘薯高淀粉品种苏薯2号的物质生产及品质的关系,1987年我们进行了不同种类的肥料及其施用量对苏薯2号物质生产及其品质影响的试验,以提出苏薯2号高产优质的施肥技术,为良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和方法 试验于1987年在南京本院甘薯试验地上  相似文献   

15.
根据农业部制订的绿色食品生产对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农药使用准则、肥料使用准则等相关规定 ,结合苏香粳 1号优质稻生产 ,规定了苏南地区苏香粳 1号病虫草防治无公害技术的范围、定义、基本要求及栽培控制和药剂防治技术 ,为太湖地区水稻病虫草防治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无害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PLC的穴盘苗移栽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温室蔬菜及花卉生产的飞速发展,温室智能化及自动化装置的研究成为农业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应用PLC技术设计开发了穴盘苗自动移栽机械手的控制系统。详细地介绍了硬件结构即电气系统的设计,包括气缸、电磁阀及行程开关的选择I、O接点的分配及PLC接线图的设计,编制出机械手运动过程梯形图和指令表程序,完成了控制系统的安装和调试。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17.
当前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只能整体给出含油饱和度分布,由于无法准确描述剩余油富集部位,无法量化单井的剩余油潜力,不能满足目前措施挖潜方案编制的需要。通过对剩余油量化方法的深入研究,实现单井剩余油潜力的定量化,在给出目前剩余油富集部位和单井控制储量的同时,结合动态措施潜力分析结果,明确潜力方向,提高剩余油量化水平。该方法在萨南开发区内大部分数值模拟区块中推广应用,计算结果精度达到了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科学合理地制定灌溉计划、解决农业生产粗犷用水的问题,以STM32C8T6单片机作为主控单元,结合土壤水分传感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电磁阀及驱动电路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山地柑橘园灌溉控制系统,实现柑橘园的土壤湿度监测和精准灌溉,达到农业生产节约用水的目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节点通信距离平均为203 m时,系统的合计丢包率为0.09%,空气温度数据采集误差低于6%,空气湿度数据采集误差低于4%,土壤湿度采集误差低于6%,电磁阀节点平均响应时间为6.7 s。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高气液比油井气液比高、生产稳定性差而难以精确计量的难题,研制了适合高气液比计量的三相自动计量装置。该装置采用两级分离和旋流预分离器双入口设计,分离效果好、抗波动性强;实现了装置的小型橇块化,可设为车载式或固定式,扩大了适用范围;控制系统采用RTU作为数据控制模块,计量过程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工操控,采用GPRS数据传输模块可实现计量数据远传至中心服务器;采用连通管原理,配套高精度液位计,实现了产液和含水率同时计量。在高气低液单井、高液低气单井以及间出井等不同工况下开展单井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高气液比三相自动计量装置不仅计量结果稳定、精度高,且对间出井等特殊工况适应性好,产气量、产液量、含水率计量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低于10%、2%、5%。(图1,表3,参6)。  相似文献   

20.
施钾水平对甘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钾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大田生产条件下,以紫色甘薯(宁紫1号)、食用甘薯(苏薯14)、兼用甘薯(苏渝303)、淀粉甘薯(苏薯11)4个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施钾(K0)、施钾150 kg/hm2,K2O(K1)、施钾300 kg/hm2,K2O(K2)3个施钾水平下,甘薯干物质积累、蔓薯比以及甘薯植株钾的累积量、利用效率、收获指数。与不施钾处理相比,K2处理下苏薯11的干物质积累显著增加,宁紫1号和苏薯14的干物质积累显著降低。施钾处理显著提高了宁紫1号、苏薯14和苏渝303的蔓薯比。不施钾处理下宁紫1号和苏薯14的块根理论产量高于苏渝303和苏薯11,K2处理下苏薯11的块根理论产量高于宁紫1号和苏薯14。因此,为节约钾素资源,宜在土壤供钾水平较高的地区推广种植淀粉型甘薯苏薯11,在土壤供钾水平较低的地区推广种植紫色甘薯宁紫1号和食用型甘薯苏薯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