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计划"的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业金融风险防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引起重视。本文对经济新常态下农业金融风险防范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分析新常态下农业金融风险防范重要价值基础上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业要闻     
<正>农业部:构建全国协同、联动的农药监管机制11月24日,农业部在京召开全国农药管理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近年农药管理工作的成效和经验,研究谋划"十三五"农药管理的重大举措,安排部署2016年农药管理重点工作。会议强调,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新阶段、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零容忍"、农药市场的新变化和依法治国的新形势对农药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十三五"期间农药  相似文献   

3.
农业现代化的研究由来已久,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国的农业政策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的三农工作迅速破题,实践推动了学者在内涵、特征、路径选择、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对农业现代化展开的研究。随着中国"四化"同步、"五化"协同战略的提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理论研究被赋予了新内涵。在现有涵盖农业现代化内容的"四化"、"五化"同步或协同理论研究成果中,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路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不断丰富。笔者通过梳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探究农业现代化的新特征、新路径、新指标体系,为中国农业的再次转型升级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4.
农业现代化的研究由来已久,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国的农业政策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的三农工作迅速破题,实践推动了学者在内涵、特征、路径选择、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对农业现代化展开的研究。随着中国“四化”同步、“五化”协同战略的提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理论研究被赋予了新内涵。在现有涵盖农业现代化内容的“四化”、“五化”同步或协同理论研究成果中,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路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不断丰富。笔者通过梳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探究农业现代化的新特征、新路径、新指标体系,为中国农业的再次转型升级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信息需求及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用户成为了用户研究的新视角。文章通过对农村用户的信息环境、用户分类、信息需求和信息结构的分析,就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体系架构进行了探讨,对于认识我国农村用户信息需求与用户信息服务,给出了一个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6.
对农业研究的创新方式进行分类,提出农业研究项目的创新可分为3类:新技术、新方法、新结论.对各类型创新进行了例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农业研究作为新知识的生产者,需要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应用这些知识,从而将农业研究有机融入到农业创新体系中,相得益彰。农业创新体系内农业研究专注于市场需求的开发及运用,既要符合农业价值链的内在要求,又要采取特定的战略,以确保研究不断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本文阐述了农业研究的重要性,并从4个方面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农业研究,不断整合资源和创新机制,持续创新能力和效率,以更好地服务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业灾害学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现代方法论,提出了建立农业灾害学新学科的建议。阐述了该学科的研究范围、对象和内容,论述了与其相关学科之间的的区别与联系,对农业灾害的类型及特征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农业灾害学的基本理论,为农业灾害学的创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9.
在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同时也强调了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影响。目前,我国为了创新农业的科技发展,加大农业推广体系理论的实践与研究的力度,在农业创新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农村的发展、农业的增效和农民的增收服务。  相似文献   

10.
农业螨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择要报道了农业螨类研究结果。柑桔叶螨类在春秋季温度较高、干燥和新梢抽发等条件下易严重为害。柑桔锈瘿螨在秋季气温适宜,雨日多,叶果营养丰富时盛发。以后扩展到种群系统生态,对桔园昆虫群落、密度估计和抽样、种群空间、时间和数量动态、天敌作用评价和经济阈值等进行研究,为测报提供依据。 鼹鼠跗线螨是水稻褐鞘病的传染媒介。侧多食跗线螨严重为害茶叶、蔬菜等作物。通过研究证实前者为菌食性螨类,是传菌促使水稻褐鞘病发展的主因。后者雌螨致死中温为43.6℃,内禀增长率和田间种群增长率在25℃时均高,还提出了用种群增长率预测种群消长的简便方法。 本文还对农螨的主要类群:贮粮螨、食品螨、甲螨、巨须螨的区系和甲螨作为环境污染的新生物指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高等农业教育》诚挚欢迎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学者、高等农业院校广大教师投稿。一、投稿重点1.高等农业院校"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研究。2.高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提升立德树人实效研究。3.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4.高等农业院校强化内涵发展研究(双一流建设,强化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改革)。5.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2.
农业动态     
高蛋白粮食新资源——四楞豆 四楞豆(Psopnocarpus tetragonolobus(L.)DC)是目前很受重视的高蛋白粮食新资源,是改善蛋白质缺乏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以美国为首,有几十个国家在栽培和研究。 四楞豆属豆科,是四季豆的近缘作物。在文献上最常用的名称是Winged bean,还有four—angled bean,Goa bean,asparagas bean等名称。原产地不详,有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推广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和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业、农村、农民中,从而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在农业推广的过程中应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本文对农业推广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高等农业教育》诚挚欢迎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学者、高等农业院校广大教师投稿。一、投稿重点1.高等农业院校"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研究。2.高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提升立德树人实效研究。3.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4.高等农业院校强化内涵发展研究(双一流建设,强化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改革)。5.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两系杂交稻在我地推广面积逐年扩大,为了筛选出适宜湘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性强、全生育期适中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我局受省杂交稻研究中心的委托,将5个新选育的两系杂交稻先锋组合,在汉寿县岩咀乡红旗村进行一了品比试验。  相似文献   

16.
贾晓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5,(5):288-289,314
我国农业经历30多年超高速增长后进入了常态化发展.该研究介绍了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了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提出了农业发展的改革创新之路: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深化农地制度、农业科技体制、经营方式、投融资体制、户籍制度、产业结构、文化领域等改革,充分发掘农业发展的新动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邓芸 《甘肃农业》2004,(1):50-50
农业科技成果是指农业科技人员通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研究创造、观察、试验总结出来的,并通过组织鉴定、专家评审,具有一定创新水平的农业科技理论和生产实践,在生产中产生盟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农业生产知识、产品的总称。一般分为理论性成果和技水性成果两种类型,表现的形式有研究报告、技术论文、新品种、新肥料、新机具等。  相似文献   

18.
盘点农业2017     
《新农业》2017,(24)
<正>2017年,全国农业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农业农村经济2017年终盘点】农业农村发展增添新动能2017以来,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把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新主体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绿的重要途径,强化政策创设,农  相似文献   

19.
<正>认养农业是消费者预付生产费用,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有机食品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4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部署了10个方面30项重点任务,其中提出培育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推进休闲农业、创意农业、认养农业等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发展。本期策划关注近几年兴起的认养农业,通过介绍认养农业的概念、成功案例和发展前景,指导相关从业者发展认养农业,促进农业经济新业态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阐述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国内研究现状及国外研究现状,在总结了前人研究中的优点和不足的前提下,对新时代背景下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的新方向和新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