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正>甘薯自清咸丰年间引入卢龙县,至今已有百余年的种植历史,甘薯产业是目前卢龙县农业第一大主导产业。2015年卢龙县甘薯种植面积15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23%,其中地膜覆盖栽培面积6万亩,亩产鲜薯2 000多公斤,亩产值达2 800元以上,总产值达到3.6亿元以上。但是由于甘薯连年重茬种植及盲目调引薯苗、薯种、薯干等,甘薯茎线虫病危害逐年加重,一般发病田可减产30%  相似文献   

2.
甘薯是连城县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著名的连城红心地瓜干加工原料作物。近年来,随着烤烟种植面积的扩大,烤烟—甘薯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2010年,全县烤烟—甘薯种植面积达1.5万亩,经测产验收,烟后甘薯鲜薯平均亩产3258.6公斤,比稻后甘薯亩增收鲜薯395.1公斤,增幅13.8%,最高亩产4369.2公斤。烤烟一甘薯种植方...  相似文献   

3.
1999年,我们在5个行政村示范推广种植了百余亩地膜覆盖栽培的苏薯8号甘薯,平均亩产鲜薯3342公斤,比露地栽培亩增产1190公斤。现将有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种植面积占世界的20-25%,总产量占世界18%,占亚洲的70%。黑龙江省是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和商品薯、种薯集散地。马铃薯是黑龙江省的传统优势作物,种植面积40万公顷,占全国的1/10。如何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尤为重要。近几年马铃薯大垄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比常规垄栽培一般可以增产15%--20%以上。常规栽培平均亩产1600公斤,大垄栽培平均亩产2100公斤,平均亩增产马铃薯500  相似文献   

5.
闽清县桔林乡旱地面积大,望天田多,以往由于用常规方法种植甘薯,病虫多,产量低,经济效益差。近年来我们实施甘薯“五改”栽培技术,使产量翻番。3年来全乡年推广甘薯“五改”1000亩,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春薯一般亩产鲜薯3500公斤,比常规栽培亩产1750公斤,亩产翻一番。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是:  相似文献   

6.
豫粳四号麦茬稻亩产500公斤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伊川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其中麦茬稻面积占85%左右,而单产一直徘徊在300公斤左右。自1988年引进豫粳四号以来,经大面积试验示范,平均亩产比68—11亩增产130—150公斤,出现了大量麦茬稻亩产超500公斤地块,最高亩产达602公斤,使我县水稻平均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502公斤。在栽培技术上,  相似文献   

7.
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薯是晋江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早、晚薯种植面积近16万亩,其亩产(折原粮)长期徘徊在250-300公斤左右,究其原因:就是常年应用老蔓育苗以致甘薯病毒病为害普遍发生,加以沿海旱作区水利破坏严重.干旱造成耕作粗放,从而造成甘薯种性严重退化.产量降低,品质变劣.薯农受益差。为此,我市从2003年冬季开始,连续3年开展脱毒甘薯薯苗基地建设.进行冬季薯块育苗,建成“一级”常年过冬薯苗基地,第二年扩繁供应本市旱作区进行早、晚两季甘薯大田种植。现将脱毒甘薯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杭州市萧山区设施黄瓜栽培面积较大,常年全区种植面积一般在2万余亩。为了提高种植效益,2014年在本区浦阳镇江南村引进黄瓜津优35进行示范种植,该品种产量及经济性状等方面表现优良,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示范田亩产达5 000 kg,亩产值8 000元,扣除成本2 500元,净收益5 500元。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甘薯又名红薯、地瓜等,营养丰富,富含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各种氨基酸;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地下“小人参”之称。甘薯和胡萝卜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多种保健功能,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甘薯和胡萝卜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河南省滑县甘薯—胡萝卜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近几年全县累计推广该技术3 500亩左右,一般亩产甘薯2 000 kg、亩产值3 000~4 000元,亩产胡萝卜3 500 kg、亩产值3 500~5 000元,合计亩产值6 500~9 000元,种植经济效益较好。现根据实践经验,将滑县甘薯—胡萝卜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总结介绍如下,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发挥甘薯品种秦薯5号的高产潜力,在总结秦薯5号高产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按照秦薯5号超高产量栽培的技术路径,探索总结了一套秦薯5号亩产5 000 kg的栽培技术措施在产区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秦薯5号品种的种植效益。秦薯5号亩产鲜薯5 000 kg产量构成:密度3 500株/亩,单株薯重1.4~1.6 kg,单株结薯数5~8块,单块薯重0.2~0.6 kg。  相似文献   

11.
棉花西瓜间作是提高棉田效益的种植形式之一,东光县近几年棉瓜间作面积均在2万亩左右,平均亩产西瓜3 000~3 500公斤,亩效益1000~1500元,棉花平均亩产籽棉200~250公斤,亩效益800~1 000元,棉瓜总收入达1 800~2 500元.扣除500元左右投入,亩纯收入1200~2000元.该种植模式适宜黑龙港棉区且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并有水浇条件的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2.
漳浦县自1998年从福建农林大学引进脱毒甘薯种薯(苗)及栽培技术,经过几年来试验、示范、推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4年全县脱毒甘薯种植面积达8万多亩,占全县甘薯种植面积的44.4%,平均亩产鲜薯3118.3公斤,比未脱毒增产18.6%,增产效果显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脱毒甘薯的优点1.薯(苗)生命力强:薯块育种苗表现种薯萌芽性好,出苗早,苗壮,出苗率高。据试验,脱毒甘薯种薯育苗比非脱毒出苗期提前1—天,采苗量及百苗重均略有增加脱毒薯苗扦插后发根返苗快,封垄早,茎节粗壮,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2.显著提高,品质优良:脱产量毒甘薯经脱除病毒…  相似文献   

13.
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花生是卢龙县主要的油料作物,2009年种植面积7万亩,平均亩产221公斤。为了提高单产增加经济效益,近几年大力推广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栽培面积达到5万亩,平均亩产242公斤,比裸地增产21公斤,增产1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增产增收效  相似文献   

14.
洛阳旱地西瓜间作甘薯效益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阳旱地西瓜套种甘薯的种植方式,由于西瓜、甘薯错开了生长旺盛期,两种作物争地、争水肥、争空间的矛盾降到了最低;甘薯相当于地膜覆盖栽培,容易早生根,早发棵;甘薯能够充分利用西瓜投入肥料多,剩余肥力充足的优势,很好地实现了瓜、薯(地上、地下)的双丰收,增加复种指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一般每亩西瓜产量3 500~4 000 kg,效益3 000~4 000元;甘薯亩产2 500 kg,销售鲜薯,效益2 000元,进行产后加工,效益可以达到4 500元。二项合计每亩效益5 000~6 000元。  相似文献   

15.
徐智琴 《福建农业》2013,(10):12-13
延平区栽培甘薯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在2.5万亩左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甘薯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对发展甘薯生产、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延平区农业局引进金山1255等品种,在王台镇井窠村进行高产示范种植,金山1255平均亩产2830公斤,表现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优。现将金山125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介绍了鲁南地区甘薯保护地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主要选择早熟甘薯品种龙薯9号,采用双膜种植或三膜种植2种保护地种植方式,通过鲜薯+薯苗生产销售模式和鲜薯单一生产销售模式2种生产方式,甘薯100~120 d可以获得经济效益8 000~10 000元/亩左右。采用甘薯保护地高效栽培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甘薯种植效益,有效的满足鲜薯周年供应的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解决了5月份薯苗供应紧张问题。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在达州常年种植面积约9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占四川省马铃薯总面积的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大面积种植的马铃薯品种退化严重,生产水平较低,致使马铃薯平均亩产仅1500公斤左右。为了提高马铃薯单产,增加粮食总产,我们进行了马铃薯栽培模式研究,以深松土、起垄深施肥和合理密植技术为主的马铃薯垄作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据达州市农科所试验,垄作栽培比常规畦作栽培增产15%以上,比沟栽增产4%以上,商品薯率提高20%以上。主要技术要点:一、选用适宜品种海拔600米以上区域适宜推广种植秦芋30号、LK99、鄂薯3号、川芋56、克星1…  相似文献   

18.
王振学 《新农业》2013,(1):32-3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对甘薯营养价值的重新认识,特别是鲜食甘薯因其食用品质高、风味好,备受消费者的青睐。邹城市是甘薯主要产地,常年种植面积在25万亩以上,2010年从烟台市农科院甘薯所引进烟薯25进行栽培试验,每亩产量3500公斤左右,通过窖藏,每亩纯收入4500元以上。鲜食甘薯由过去的粮食作物,变成增加山区农民收入的经济作物。现将主  相似文献   

19.
丰顺县地处梅州市南端,全县共有17个镇(场),总人口6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5万人;土地面积2691平方公里,山地面积340万亩,耕地面积22.5万亩,其中水田17万亩,旱地5.5万亩,是一个人多耕地少,以农业经济收入为主的山区县。近年来,丰顺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省、市粮食生产会议精神,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充分结合本县的气候和土质条件,狠抓旱粮生产,优化早粮质量,提高种植效益,使旱粮收八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特别是甜玉米和优质甘薯生产,2005年全县种植甜玉米5.1万亩,平均亩产鲜苞660公斤;种植甘薯7.8万亩,平均亩产鲜薯1500公斤。  相似文献   

20.
普兰店市甘薯种植面积已达7.9万亩,平均亩产由过去的1130公斤左右,增加到1950公斤。增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选用烟薯16、北京红、红泰等高产品种;二是增施钾肥,对喜钾作物甘薯增施钾肥是提高产量的首要措施。针对耕地土壤当季供钾缺乏的生产实际,我们在普兰店市莲山镇安家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