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重点简述微型种子企业在商品种子流通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微型种子企业实行自我约束管理、特别强化种子质量控制是规范种子经营行为、防范种子质量事故的重要途径,对建立规范、健康、有序的种子市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种子检验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人WTO及种子市场的国际化,国际跨国种业集团凭借高质量的种子、优惠的价格、先进的营销策略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创造更多的机会占领中国种子市场,使我国的种子企业面临挑战,进而对我国种子企业生产的种子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种子检验是确保种子质量的重要措施,开展种子检验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种子质量以及种子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卫华 《吉林农业》2010,(12):199-201
课例是针对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种植类专业学生的岗位培养目标和应职就业能力的培养及行业企业的需要而设计的。其教学内容适用于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营销、种子使用等行业企业对种子质量评估,种子定价,种子营销、判断真伪等技术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4.
戴铮 《甘肃农业》2004,(10):118
推行种子认证制度 ,是改革现有种子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新的种子质量管理体系的重大举措。推行种子认证制度 ,能大力推进种子企业规范自律行为 ,加强种子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从而全面提高种子质量 ,推行种子认证制度 ,消除技术壁垒 ,促进国际种子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杂交水稻种子在生产销售中存在种子质量不合格;虚假宣传;种子价格过高;销售人员素质偏低;推广措施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技术监督,确保种子质量;加强诚信教育,加大打假力度;加强市场监管,稳定种子价格;提高营销人员素质,强化其职业道德与责任等措施规范杂交水稻种子的生产和销售,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促进优良杂交水稻品种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葛启福 《现代农业科技》2009,(11):205-205,211
分析了种子产业的首要风险,指出了种子质量风险管理是种子企业管理的基础,提出了规范和加强种子质量监督的措施,以期促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种子生产销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杂交水稻种子在生产销售中存在种子质量不合格;虚假宣传;种子价格过高;销售人员素质偏低;推广措施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技术监督,确保种子质量;加强诚信教育,加大打假力度;加强市场监管,稳定种子价格;提高营销人员素质,强化其职业道德与责任等措施规范杂交水稻种子的生产和销售,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促进优良杂交水稻品种的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可谓是种业的严冬年,种子企业不堪业绩压力一派低迷。虽然这几年种子价格较高,但实际库存压力很大,产能严重过剩。很多种子公司业绩将继续受行业拖累,我国种子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尚普咨询行业分析师指出:种子行业位于整个农业产业链的起点,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型、战略性产业,我国政策虽然也试图扶持种业,但是行业仍然面临不少挑战。  相似文献   

9.
种子企业专业统计报表是种子行业基础性、关键性的工作,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种子企业的详细情况是衡量种子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对种业行业管理、指导种业发展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意义。张掖市种子企业专业统计报表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去年应报企业82家,实报75家,在全省地州(市)当中应报企业最多),但同时存在部分企业对报表不重视、报表不规范、基础数字不实、业务不熟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农业科技进步的载体。种子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对种子质量实施监督管理,是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种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通过实施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可以达到规范种子企业行为,净化种子市场,预防假劣种子坑农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体系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中国种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其中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健全是种业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研究通过对中国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与发达国家同类标准的比较,探索中国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构建方案。【方法】对世界上重要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122个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与中国相应13个农作物现行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两者的异同点,根据中国种业发展的情况,提出中国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的构建意见。【结果】(1)中国现行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存在两方面差异:一是质量标准的种子等级系统不一致。发达国家质量标准的种子一致地相应于种子生产四级程序,在育种家种子基础上分为三级,而中国现行的粮、棉、油及薯类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中种子等级程序多样化,有两级,有三级,甚至四级,不一致。二是质量标准的指标系统不健全。发达国家的粮、棉、油作物都基本包括净种子、杂质、其它作物种子总量、其它品种、其它类型、杂草种子、有毒(有害)杂草种子、发芽率和种子含水量等;在薯类作物中,主要突出了应有的病害指标。而在中国的标准中,仅有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四个指标;薯类仅显示纯度、薯块整齐度和不完善薯块率三个指标,缺少当地必要的病害指标。(2)归纳出制定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两原则:一是标准体系中种子生产等级系统的合理性,应体现以育种家种子为种源,通过重复繁殖和限代繁殖,有效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二是体系中指标系统的健全程度,既要体现中国现代种子生产要求,又能与国际接轨,以保证生产出优质种子,建立种子商品在国内外的品牌。(3)根据中国种业发展实情提出了构建中国主要农作物四级种子(包括育种家种子)质量标准新体系的探索方案。【结论】中国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须兼具统一的“四级种子等级系统”和健全的“八项质量指标系统”,薯类还应突出应有的薯块病害指标,为建立中国商品种子的国内外品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种子产业的发展是现代农业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新时期,种业更是发挥着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江苏省种业发展现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企业联合,促进资源整合和规模化;重视中小型企业,鼓励其走向专业化道路;强化监督管理意识,推进种子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以及发展种业的电子商务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原料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本文总结了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发展的历史、现状、成效及问题,分析了国内外甘薯产业和种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目前中国甘薯产业稳步发展,种植面积趋于平稳,年种植面积稳定在4×106 hm2左右;单产稳步提高,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96倍;产业实现了从量到质的转型升级,鲜食市场供应比例不断提高,甘薯逐步实现餐桌化,休闲、保健和功能食品得到适度发展;鲜食消费比例逐年增加,提升了甘薯种植效益;品牌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甘薯种业在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的推动下,初步建立了甘薯分子育种平台,甘薯基因组测序基本完成,构建了高密度分子连锁图谱,开发出一批与甘薯茎线虫病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和与甘薯淀粉含量等性状相关的主效QTL,发掘出甘薯品质、抗病、耐盐、抗旱等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建立了甘薯主要病虫害抗性评价平台,创制出一批甘薯特异新材料;构建了优质专用甘薯品种评价平台,育成一批甘薯专用型新品种,良种自育品种覆盖率达95%以上;制定了甘薯新品种的DUS测试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范了种薯种苗市场;完成了脱毒种薯种苗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种业协同创新体系,推动种薯种苗企业重组。现阶段中国甘薯产业和种业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优异种质数量少,无法满足育种的需求;二是优质品种评价指标缺乏,专用化品种少,无法满足加工需求;三是脱毒种薯种苗的应用率低,种薯种苗繁育技术和市场不规范;四是甘薯种业尚未形成规模,政府对种薯种苗繁育企业扶持力度较弱,区域性的种薯种苗企业数量少,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未来5—10年,中国应注重资源收集、评价和保存平台建设;打造甘薯育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多抗专用品种;着力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健康种薯种苗繁育体系建设;进一步延长加工产业链,提高产业效益;在“一带一路”国家示范推广高品质淀粉、富含膳食纤维、花青素、胡萝卜素及多酚类物质等专用品种。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中国种业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不仅培养只懂种业专业知识的人才,还要培养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懂种子法律法规的综合性人才。种子法规课程是农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有着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基于我国种业市场现状,分析当前种子经营管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探讨种子经营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推进案例式、启发式教学方法,邀请种子企业专家走进课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加入WTO及对外开放商品种子市场和种子技术市场为基本背景,主要从探索我国种子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种子产业转换与升级、提高种子产业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角度,系统分析了中国现行种子管理体制对种子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结果表明,尽管中国已经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种子管理体制进行了多层面的改革,但现行管理体制仍不具备建立现代种子产业体系的基本框架.具体而言,在市场组织发育方面,现行管理体制导致种子科研组织的科技装备落后,种子经销组织面临过度竞争的市场环境,种子加工组织发育滞后;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现行种子管理体制导致推进种子产业结构转换的动力源泉较为单一、促进种子产业升级的政策导向不合理、种子产业的区域布局不合理;在种子产业运作效率方面,现行管理体制导致种子市场主体的经营效益偏低、良种更新换代的速度较慢、种子市场秩序混乱和种子质量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国各地羊肉价格普遍走高,给羊肉消费市场和肉羊产业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为了准确掌握羊肉价格形成机制,解释当前价格合理性与否,该研究基于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所获取的数据,从肉羊产业链相关环节的成本收益分析出发,运用商品价值理论对羊肉价格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肉羊产业链相关环节中的利润率都较低,羊肉的价格主要受各环节的成本变化影响,市场上现行的羊肉价格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萧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萧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如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水平低、贮藏保鲜能力弱、价格波动幅度加大、质量安全风险依然存在。提出了完善菜地基础设施建设、创建蔬菜标准园、提升品牌效益、培育蔬菜龙头企业、提升机械化水平、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建设生态观光瓜菜特色园等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粮食生产大省山东省为例,调研了种子企业、种子销售市场、种子的行政管理机构,提出政府监管对粮食种子质量的密切关系。为有效提升粮食种子的质量,认为政府应对种子企业、种子市场加大监管的力度;种子行政机构也需要机构的整合和职能的转变。旨在通过对山东省种子质量状况的调研和分析,为全国种业的有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谷子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谷子起源于中国,是旱作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的主栽作物。国家启动产业技术体系十年来,创制出一批抗除草剂、商品品质显著提升、蒸煮时间显著缩短的育种材料;基因组测序、单倍型图谱和高通量转化技术体系构建等推动了谷子产业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持续提高;育成了一批中矮秆抗除草剂新品种,创新集成了一批适合不同产区的栽培技术,单户综合生产能力提高20倍以上,单产提高90.8%,总产提高85.7%,全程机械化轻简栽培实现了谷子生产方式历史性变革。谷子是完全市场化作物,近十年来总体价格呈上升趋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发展迅速,正在形成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和产业优势区。随着产业发展的带动,品种权保护与转让逐步增多,一批谷子种业开始起步。在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新的时代背景下,谷子的营养、生态、文化属性给中国谷子产业和种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中国谷子种业和产业也面临着种子繁殖系数高、品种权落实力度不够、科研和平台建设有待加强、缺乏突破性大品种等诸多挑战。未来中国谷子特色产业发展将助推乡村振兴并带动种业发展;季节性休耕区、压采地下水区的生态需求将促进谷子生产面积呈现恢复性增长;种业、科研、产业融合呈加快发展趋势。攻克谷子种业重大基础科学问题,构建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体系,培育突破性新品种,实现科研、种业、产业的一体化发展是中国谷子种业的发展方向。中国谷子种业发展必须坚持原始创新、坚持产业需求、坚持服务主产区、坚持差异化发展、坚持市场主体地位。未来中国谷子产业和种业需攻克的重点任务:突破性新种质创新、高效育种技术平台构建、突破性新品种杂交种培育、构建种子生产技术规范和良种繁育技术体系、提升种业管理服务能力、布局优化制种基地、打造种子优势企业。  相似文献   

20.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优良的蔬菜种子对提高蔬菜质量至关重要,因此育种是蔬菜种业产业链的核心与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国蔬菜种业市场不断扩大、商业化育种体系不断完善,我国蔬菜种业呈现出新的发展机遇。依据相关数据资料系统分析了我国蔬菜商业化育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我国国情提出了发展蔬菜商业化育种的建议,以期推动蔬菜商业化育种进程,强化蔬菜种业科技创新,培育“育繁推一体化”蔬菜种子企业,驱动全国蔬菜产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提升蔬菜种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