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保护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的前提下,讨论了其主要的客源市场,并根据其客源市场特点和旅游资源的特色,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做了客源市场定位,在此基础上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客源市场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自然保护区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区域,但不少自然保护区因开展生态旅游造成资源遭破坏。文中以辽宁省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问利益相关者的方式,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激励机制的缺乏,发展经验的欠缺,特殊国情与文化的影响,旅游创新不足等问题是制约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正确认识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诉求,完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协调机制体系及经营权、监督权分离,加强对游客的环境教育,建立游客生态信用管理制度等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观光自然景观为主要对象的高层次的旅游,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森林生态旅游也将越来越感兴趣,特别是自然保护区。福建省已有15个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0.5万公顷。国家级主要有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13个大省级自然保  相似文献   

4.
阐述由"一弧五点"构成的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概况及开发现状。运用田野勘测、资料统计分析和调查问卷法进行游客对景点认可度、提供服务满意度和服务存在问题以及对景区改善提高项目的调查。资源评价结果,该区旅游资源属二级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较大开发潜力,适合开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开展生态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阐述由“一孤五点”构成的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概况及开发现状。运用田野勘测、资料统计分析和调查问卷法进行游客对景点认可度、提供服务满意度和服务存在问题以及对景区改善提高项目的调查。资源评价结果,该区旅游资源属二级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较大开发潜力,适合开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开展生态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叙述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搞好规划、开辟旅游路线、充实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搞好旅游促销等方面论述了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可持续性发展越来越受到旅游业的重视。根据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发展现状,通过分析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八大公山森林旅游资源评价及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广泛调查基础上,对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旅游的优势和景观特点进行了全面论述,对该地开展森林旅游的前景作出了预测,用面积法和游路法对其生态旅游的环境容量进行了分析,并就环境质量的维护和污染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大理州境内林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64.9 % ,森林旅游资源丰富多采 ,类型奇特众多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条件十分优越。近几年来 ,大理州先后建立了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 ,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 ,州级自然保护区13个 ,并积极发展“绿色之旅”。如今 ,苍山、清华洞、东山、宝合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 ,每天的游客络绎不绝。森林生态旅游是在森林的特定环境条件下所从事的旅游活动。它是以森林景观为主体 ,其它自然景观为依托 ,人文景观为陪衬 ,具有旅游价值的景观资源所组成的旅游景区 ,提供人们游览 ,进行森林浴 ,呼吸新…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框架体系,并以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为例,从规划范围、性质定位、功能分区、旅游产品体系、旅游项目设计、资源保护、公众生态教育、生态旅游管理等多方面探讨生态理念在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研究阐述了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教育所具备的优势、生态教育开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如何改进保护区生态教育的建议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经过近7a的调查并结合文献检索,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增动物记录180种,其中:模式标本种20种、文献记载中国新纪录4种、江西省新纪录31种,腹足纲(Gastropoda)和软甲纲(Malacostraca)物种为保护区首次进行科学记录.  相似文献   

13.
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西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江西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亚热带海洋气候与内陆气候的过渡地区,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此次报道自然保护区内部分地区大型真菌的初步调查结果.采用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Ainsworth(1973)的分类系统进行分类.本次调查采集了200多份大型真菌标本,经鉴定.这些真菌隶属于担子菌亚门16科,共44种.  相似文献   

14.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等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植物是组成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成分之一。通过总结近十几年的科研监测成果,以《中国高等植物》、《中国植物志》为依据,对江西武夷山保护区的高等植物名录进行编目整理,共统计到植物271科1141属2820种,其中比重最大的为被子植物152科858属2255种,分别占总科属种数的56.09%、75.20%、79.96%。参照新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新增5个国家Ⅱ级、106种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9科23属26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4科92属149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茉莉科植物资源的调查及查阅相关资料,根据武夷山的自然条件和植被状况,从药用、材用、树脂资源、油脂资源、蜜源、园林应用等方面探讨了武夷山野茉莉科植物资源的利用方向和前景,以期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武夷山保护区森林昆虫资源微机管理系统,该系统集资料查询、资料修改、报表打印、数据统计于一体,系统的研制将微机引入保护区日常资源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7.
2015年9月1日在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蛛网萼,使武夷山脉(江西部分)蛛网萼分布记录达到5个县域,成为国内蛛网萼分布最广泛的山地。初步观察提示蛛网萼枝条有较好的根萌生能力,为做好这一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提供新思路。建议在做好现有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开展武夷山区蛛网萼资源专项调查和各地理群落蛛网萼遗传多样性研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铁杉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PS绕测,定位南方铁杉分布边界的坐标,输入GIS系统中绘制分布图并求算面积。发现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南方铁杉主要分布在海拔1 300~2 000 m的阴坡或谷地,最大株胸径有127.0 cm,最高分布于海拔2 070 m,分布最低海拔1 105 m,自然更新良好,分布面积达1 560 hm2,全国罕见。  相似文献   

20.
武夷山风景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武夷山风景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统计结果表明,该区有种子植物145科563属1206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2属14种,被子植物138科551属1192种。该区系的表征科是蔷薇科、樟科、壳斗科、山茶科、木兰科、冬青科、山矾科等科。属的地理成分以泛热带成分占优势,共114属,占总属数的22 31%,其次为北温带成分,共75属,占总属数的14 68%。本区系与华南(广东鼎湖山)、华中(湖北神农架)及本省各区系均有较广泛的联系,而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联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